回覆列表
  • 1 # 大溪水長流

    如果馬謖在街亭留下張郃,不會

  • 2 # 羅賓說歷史

    我想題主想問的是馬謖在街亭如果能阻擋住張郃的大軍,產生的影響會不會改變三國的格局吧。我認為街亭之戰即使勝了也不會改變三國的最終結局,但卻有可能改變第一次北伐的結局,從而讓蜀國延續更長的時間。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北伐,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幾個目的:第一是實現劉備平定天下,復興漢室的理想,以此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第二是蜀國偏安一隅,各方面發展和資源都不如魏國,魏強蜀弱是常態,為了不坐以待斃,諸葛亮選擇以攻代守,步步蠶食魏國的戰略,讓魏國對蜀國心存忌憚,延緩蜀國被魏國吞併的趨勢。第三則是轉移蜀國幾大派系的矛盾,透過北伐凝聚共識,一致對外,保持蜀國政權的穩定。而後面兩點我覺得是諸葛亮北伐的重點,也是相對容易實現的。

    諸葛亮的歷次北伐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進行的,用兵謹慎,不求取得重大勝利,但不能遭受慘敗,損失蜀國本就不多的軍事力量,所以諸葛亮拒絕魏延的子午谷之計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蜀國不能承受重大損失。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準備非常充分,而且打了魏國一個始料不及,蜀國向魏國的隴右方向出兵,迅速奪下其中的三個郡,餘下2個郡雖然還在抵抗,但是奪下來也只是時間問題。就在這時,魏國派出張郃率領的援軍增援隴右,而街亭是張郃援軍的必經之路,所以能否在街亭阻擊張郃,是保證諸葛亮大軍攻下剩餘2郡,從而拿下隴右地區的關鍵。

    既然街亭之戰關係到第一次北伐的結果,那鎮守街亭的人員必然應該是一位攻守兼備,經驗豐富的大將,諸葛亮手下像魏延、吳懿都可以勝任,甚至是王平我覺得也是可以的。但是諸葛亮卻選擇了此前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來鎮守這個關係全域性的地方。事後證明這絕對是諸葛亮的一大失誤。

    諸葛亮選擇馬謖我覺得一方面是馬謖本人確有真才實學,在諸葛亮南征討伐孟獲時,馬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計策,讓諸葛亮認為馬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另一方面蜀國中生代人才出現斷層,諸葛亮也希望可以培養一些人才來讓蜀國繼續發展,所以他有意培養馬謖,想讓他在軍隊中樹立威信,而軍功顯然是最好的立威方式。馬謖自己也希望有表現的機會,這樣在確定街亭守將的時候,馬謖毛遂自薦,諸葛亮力排眾議選擇了馬謖也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馬謖卻為自己沒有實戰經驗,盲目自大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諸葛亮是讓他守住街亭,為蜀國大軍爭取時間,臨行前特意叮囑防守的要點,並派王平輔佐他。但是立功心切,急於表現的馬謖一到街亭就把諸葛亮的囑咐拋之腦後了。他並沒有在街亭大路上設定防禦工事,而是把部隊帶到了道路旁邊的山上,想採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式,靠快速突擊打敗張郃,改防禦為攻擊。

    張郃大軍到了街亭發現蜀軍沒有進行正面防禦,而是跑到山上,馬上把山圍困起來,斷了水路,在山下以逸待勞,蜀軍人困馬乏不得已衝下山和魏軍交戰,結果可想而知,蜀軍大敗,馬謖自己逃回去了,街亭失守了。諸葛亮真是哭的心都有了,無論從丟失街亭的責任,還是不聽命令擅自修改作戰方略,還是嚴明軍紀的角度,馬謖都是難逃一死,最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隨後率軍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馬謖利用街亭狹小的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的特點,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實施積極防禦的策略。馬謖阻擊張郃10天半個月是有可能的。一旦蜀國大軍利用這段時間拿下隴右所有郡縣,那張郃的援軍就會撤離,就算不撤,諸葛亮大軍回師街亭吃掉張郃的大軍也是有把握的。一旦拿下隴右地區,雖然還是不能根本改變蜀國和魏國實力的差距,但蜀國就可以更從容的面對魏國,時刻威脅魏國的關中長安,一旦魏國生變,就是蜀國進攻的機會。

  • 3 # 太行東

    三國演義故事不是這樣講的,有司馬懿父子對話為證,是司馬懿所帥大軍,還夜探地形,圍之,斷水源,破馬謖軍。可見諸葛亮軍進險地,難以為繼,必須撤軍。如同中印反擊戰,雖佔領藏南,但必須乘勝撤退。

  • 4 # 毛毛蟲的麵包

    整個三國時期的歷史(漢末),其實最終還是實力疆土最大的魏國(司馬炎篡魏),統一三國。蜀漢東吳勉強支撐幾十年而已。所謂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現在看來更像是困獸猶鬥,不自量力而已。蜀國國力最弱,然而最不消停,諸葛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導致國力大衰,最先滅亡。這是實力導致的,幾乎不可逆。也就是說戰略上吳蜀被滅掉的可能性更大,不是一場戰役勝負能改變的。

  • 5 # 備羽飛雲

    首先要知道的是,馬謖只是偏軍,對戰爭的總體發展只有增益或削弱的作用。要達到質變,並非易事。

    那麼,主力部隊的戰略是什麼呢,是否正確呢,這個要綜合分析。首先,從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來看,曹魏佔有巨大優勢,為什麼勢弱的蜀漢能夠對曹魏採取攻勢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曹魏主力部隊主要置於東南,對蜀漢輕視,關中虛弱,蜀漢在區域性形成短時優勢,是戰爭的根本原因。

    第二,曹丕去世,曹魏權利更迭引起政治危機,內部矛盾激化,政權出現裂痕,是戰爭的導火索。

    第三,魏國主要的名臣大將相繼離世,軍隊因多年和平疏於操練,中層指揮官缺乏經驗,而且像夏侯楙這樣的關係戶和鍍金族比比皆是。

    第四,蜀漢在地形上對曹魏有優勢,一旦戰敗,有一定的容錯。

    所以從蜀漢角度看,應該採取快速佔據關中實地,形成既成事實,進保函谷關的策略。但問題是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子午谷計劃的急策,而用了出祁山的緩策,這並非愚昧和膽怯。可能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蜀漢能從區域性形成優勢,是吳國牽制曹魏造成的,如果沒有吳國,蜀漢生存都非常困難,這是三國鼎立的基本面。所以如果吳國不參加北伐,僅憑蜀漢的力量無論如何是無法單獨對抗曹魏的。想在曹魏主力進入關中前鎖關,可能性太小。所謂出祁山,不過是一個有東吳參加的更大戰役的序曲。所以諸葛考慮一個能牽制曹魏主力且隨時能夠撤退的方法,這個關鍵點就是街亭。

    第二,隨時防止東吳偷襲,東吳搞這樣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曹魏空虛的同時,蜀漢更是空虛,東吳偷襲蜀漢,似乎也合邏輯。

    所以,諸葛亮並沒有把這次北伐作為扼殺曹魏的戰爭,也不是搶得實地的戰爭,而是給東吳提供一個消滅曹魏的機會,至於這個機會東吳怎麼用,主動權不在蜀漢手裡,就好像諸葛亮遞給孫權一把刀,這把刀鋒利到足夠殺死曹睿,但孫權也有可能將其刺向劉禪。所以諸葛亮給出了保留選擇的動態方案,而不是具體的戰略目標。

    而諸葛亮提出問題的時候,司馬懿顯然不願東吳給出任何答案,他們要趕在東吳之前,讓事態走向一個可控的路線。於是司馬懿走了看起來更加冒險的急策,孤軍奔襲街亭,他要扼住諸葛亮的喉嚨,逼迫諸葛亮把頭縮回去,趕在孫權想清楚之前。同樣,諸葛亮也完全有可能將司馬懿伸過來的手指掰斷,從而達到“受吳以刃”的戰略目的。這個時候,諸葛亮需要一個堅決的將領,執行這個苦差事,他選擇了年輕的馬謖。

    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馬謖能夠勝任,或者諸葛亮用魏延王平這樣的老將,也許能成功掰斷司馬懿伸過來的手指。但這也僅僅是打敗了司馬懿一個冒險的舉動罷了,諸葛亮打敗司馬懿也不是一回了,這遠沒有觸碰曹魏的命根。即使得手,並且牽制主魏國主力,東吳也未必出手,畢竟東吳在地形上對曹魏更趨於劣勢,一旦有閃失,陷入戰爭泥潭的可能巨大。另外,東吳不願北伐的地方豪強大有人在,這些都是掣肘孫權北伐的因素,而且東吳未必不出現當年像周瑜呂蒙那樣,敢於與蜀漢翻臉的權臣,把蜀漢遞過來的刀刺向蜀漢也未可知。

    綜合起來分析,似乎諸葛亮正在推動一個更大的計劃,這個計劃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司馬懿就將其匆匆扼殺了。如果沒有被扼殺,事態只會滑向對東吳主動的方向,到底東吳後來的選擇對哪方有利,還未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有多少人喜歡炒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