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2133403374
-
2 # 零絮塵君
我就很勤勞也很善良,不勤勞吃不上飯,不善良出門捱揍。 你們硬生生說這事我的“美德”。 我也只好羞達達接受了。
-
3 # 史家拳
因為感情因素,大多數人都不能客觀評價本國的文化。但是每個國家都有理性的人。如果一個國家也失去理智了,那結果是很可怕的。就像美國人都認為自己的文化是做好的沒有問題,但若像美國政府一樣,滿世界的推行美國式的民主和自由就錯了。如果動用政治手段顛覆,或者動用戰爭推翻與自己不同的國家,那就是反動了。
-
4 # 東野一退休職工
這個問題不能直接回答能或者不能,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1、有的國家本國人能真正客觀分析評價本國人和本國文化,有的則不能。倒如,日本就能。我從臺灣的柏揚先生寫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瞭解到,他就是在看到日本有人寫了《醜陋的日本人》之後,受其啟發,才寫了《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可見在日本,是可以真正客觀分析評價本國人和本國文化的。但顯然,在中國的臺灣省,本國人就不能真正客觀分析本國人和本國文化——柏揚在《醜陋的中國人》中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中國人不團結、窩裡鬥、高聲喧譁、醬缸蛆等不良習慣,就被判坐牢10年,更不要說真正客觀分析評價了,那問題肯定會更嚴重。2、如果迫不得已,可以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可以客觀分析評價一下,而在重大問題、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絕對不能真正客觀分析評價本國人和本國文化。舉個例子:春秋時期,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率諸侯征伐楚國,楚國有兩條罪名,一條是重罪,大概是侵略了一個小國;另一條是“包茅不入”,即按規定應該向周天子進貢的一種幫助釀酒的茅草,楚國沒有進貢。如果以重罪為由伐楚,必然兵連禍結,難以取勝,最後兩敗俱傷;管仲反對以重罪為由伐楚,主張以“包茅不入”為名伐楚,這樣因茅草不值錢,罪輕,向周天子進貢包茅很容易辦到,楚國一定不會為此而與聯軍作戰,造成重大傷亡,肯定服罪。事情的結果正如管仲所料,楚國認錯,同意恢復進貢包茅。這件事足以給人深刻的啟示。按理說,齊率多國伐楚,當公開宣示楚罪而伐之,以顯師出有名,管仲卻擔心鏖戰日久於國不利,選擇避重就輕,責楚包茅不入——對待敵國尚且如此,假如是齊國人犯有大錯,齊國文化存在重大問題,管仲會允許本國人“真正客觀分析評價本國人和本國文化”嗎?答案很明顯:絕對不會允許。當然,如果齊國人和齊國文化確實存在重大問題,完全不讓說就無法解決問題,依管仲之精明,可能會允許齊國人輕描淡寫、蜻蜓點水、旁敲側擊地透露一點資訊,以便逐漸啟迪民智,促使社會逐步、有序地進步。
-
5 # 183589113
外國有客觀看中國的人,有歪曲中國的人。中國人要自信 ,不能夠隨歪果仁的惡意起舞,要進行必要的思想鬥爭;比如方方已經成了落水狗,歪果仁捧上天,還要繼續痛打落水狗。妖魔化中國是第五縱隊的一貫作風,中國人要有鑑別力 ,不要迷信帶著有色眼鏡用心險惡的歪果仁。
-
6 # 勿相忘66
事實證明肯定不能,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會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拿韓國為例,不是韓國的古代發明,韓國人應能透過申請文化遺產,從中國手裡搶去,比如端午文化,就是中國人能不能做到真正客觀分析評價本國人和本國文化,比如西方考古界認為中國的文化只有3500年的歷史,因為中國的夏朝文化還沒有文字,發現出土來證明夏朝文化是真實存在的,中國的夏朝文化僅僅存在於史記的記載,雖然誰都希望中國的文化有5000年的歷史,但西方學者提出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這種確立一個國家文化歷史長度的方法,也是得到世界認可的。一個民族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的進步。當然,事物也有極端,過去的中國過於自卑,對自己的文化過於的貶斥,比如在民國時代,甚至認為漢字是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要用拼音字母來替代漢字,所以任何的民族文化虛無主義也是不足取的,大概也不能過於誇大自己的文化的先進性。才能更多地吸收先進的外來的文化為本民族所用
回覆列表
(原創)本國人勤勞善良是幾千年傳承下去的優良傳統。我們的傳統文化詩詞歌賦流傳至今,史記也記載了多少朝庭的治國理念,闡述了多少仁治的典範,多以推廣真善美為主題,也鞭撻了多少暴君的嘴臉,記載了我們的四大發明,記載了多少名醫診斷,記載了多少文人墨客,記載了多少帝王嘴臉。從古至今,多以官文化為主線一代代流傳,民間文化流傳太少,甚至可以說,很少官宣。中國人勤勞善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就是中國人和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