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q101
-
2 # 平安是福W
短期可以,長期不太好。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周圍有人挑逗孩子你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孩子還不會甄別,就會信以為真。
長期下去,孩子會認為媽媽的工作比自己重要,媽媽不是最愛自己的。到時候媽媽再想管教就很難了,孩子從心裡上不接受媽媽。
-
3 # 六六依一
我家小孩一直跟在我們身邊,現在兩歲多了。後來有了二胎產假在外公外婆家待的,外公外婆待他很好,但是還是跟媽媽親,媽媽跟他講道理他的接受性更強,而且他的語言能力在此期間迅速得到提高。大的產假後我已經是每天都回家跟他相處了,但是效果還是不如整天在一起,何況是那種每週才回家一次的呢?
-
4 # 水薇水水
不好,我那時候疫情期間上班,寶寶剛好一歲,放老家奶奶帶著,我也是一個星期回去看一次。後來寶寶得了咽喉炎引起了幼兒急疹,發高燒39到40度全身抽搐一直反反覆覆四天。五一節五天全程在醫院照顧寶寶,嚇死我了。就是因為我每個星期回去看一次寶寶導致的。我一到週末就回去帶兩天寶寶,他可開心了,等週日晚上我一走就開始哭,那個哭法,撕心裂肺的,要哭幾天,等他適應過來了,又到了週末我又回去看他,有高興兩天,接下來又是撕心裂肺的哭幾天。就這麼重複,後來一次回去發現寶寶嗓子啞啞的,沒注意,後來就高燒不退了。這些都還是婆婆後來告訴我的。之前我週一到週五每天會問婆婆,寶寶乖不乖,有沒有哭鬧,婆婆怕我不能安心工作擔心寶寶,就總說寶寶很乖,沒有特別哭鬧,每天玩的很開心。其實大部分晚上寶寶心裡慌找媽媽撕心裂肺哭到累了才睡。
-
5 # 微笑的小魚魚
當然不好。我家寶寶11個月,我上班中午回去餵奶,我不在請的阿姨白天看她,都能感覺到寶寶那種焦慮和不安。何況一個星期看一次寶寶,這樣影響寶寶性格。不知道是什麼不得已的原因讓你必須一個星期看一次寶寶,如果可能最好自己能帶在身邊,因為寶寶前三歲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你現在自己不帶,對孩子性格恐怕有不良影響。建議你聽聽李玫瑾教授的講座。
媽媽和寶寶的關係會影響到寶寶以後和其他人的關係模式,你這樣嚴重影響孩子安全感。
-
6 # 淨水無香7
孩子小時候是建立親密期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你缺席了,孩子就會和身邊陪伴自己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為孩子太小,心理上需要這樣一個可以依賴的親密物件,所以其它家庭成員如爸爸或爺爺奶奶甚至照顧他的保姆保姆會取代媽媽成為孩子的親密物件。如果你錯過了這個時期以後也無法彌補,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你會更加束手無措,因為你在他(她)心裡沒有其他人有分量。這對於母親和孩子都是一種傷害,但是孩子無法選擇,作為母親的你是可以選擇的!
-
7 # 賣翡翠鐲子
一歲的孩子還不到關鍵時期,如果是工作忙可以選擇週末回家陪伴孩子,但是三歲上幼兒園後建議父母天天接送和孩子一起生活
-
8 # 醉意888
肯定是不好的,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的陪伴,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很不利,即使再忙,也請別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回覆列表
我家女兒一週歲斷奶後就送回老家給家婆帶,一直到三歲讀幼兒園才又帶回身邊。期間兩個星期回去看一次。一點都沒有跟媽媽不親。現在孩子四歲多,幼兒園中班,在身邊讀書。不知道跟媽媽有多親。每天都要跟媽媽說好幾遍愛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