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諸葛亮出身於琅琊郡諸葛氏,是當地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是漢朝的司隸校尉,其父諸葛珪則是東漢太山郡丞,後來諸葛珪病逝,其弟諸葛玄原本是劉表的部署,在聽到哥哥去世的訊息後,就去把三個侄子和兩個侄女帶了過來撫養。

    結果剛好遇到曹操征伐徐州,諸葛玄輾轉來到了江東,被當時的後將軍袁術任命為了豫章太守,不過很快就被朝廷任命的朱皓趕走了,因事起倉促,眾人與諸葛瑾分離,諸葛玄帶著諸葛亮一行人去荊州投奔劉表,而諸葛瑾則留了下來,繼續為袁術效力。此時的諸葛亮不過才十四歲而已。

    眾人到了荊州不久,諸葛玄就去世了,諸葛亮成為了一家之長,但年紀不夠不能做官,舉孝廉至少也要二十歲,所以諸葛亮一家在這段時間裡只能吃叔父諸葛玄留下來的遺產,但因為諸葛亮一家奉行節儉,加上諸葛氏聲名在外,劉表其人敬重名士,自己也是名士集團的“八俊”之一,諸葛玄又與劉表關係不錯,所以諸葛亮一家在隆中也有那麼一塊免稅耕地,這是士族們的特權,一家四口有了這固定資產,也算是衣食無憂了。

    而且雖然諸葛亮自己“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平時也不疏於與荊州名士之間的來往交際,他交了不少背景強大的朋友,像石韜、孟建、徐庶等,都是當時荊州士族的後起之秀,而在早期對諸葛亮幫助最大的,我認為還是出身於博陵崔氏的崔鈞,此人之前做過虎賁中郎將,還和袁紹一起討伐過董卓,算是當時的士族領袖人物了。

    可以說崔鈞就是諸葛亮的“橋玄”,也正因為他的引薦,荊州名士派對諸葛亮可謂是高看一眼,像龐德公、司馬徽這些荊州大名士,都和諸葛亮等人交情很好,諸葛亮之臥龍、龐統之鳳雛、司馬徽之水鏡,就都是德高望重的龐德公所賜予的。而且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在江東混得風生水起,號稱“當世英俊”,深得江東士族的看重,雖然劉表和孫權的關係不是很好,但名士之間的往來,並不受當時政治的影響。

    而也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諸葛亮一家和當時的荊州士族都有聯姻,如諸葛亮的大姐,嫁入了荊州本土士族之一的襄陽蒯家,二姐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諸葛亮自己娶了大名士黃承彥的女兒,而黃承彥又是當時荊州最大望族蔡家的女婿,家主蔡諷,三女一嫁太尉張溫,一嫁黃承彥,一家劉表,其子蔡瑁更是劉表集團的軍事掌控者,攀上了這些關係,諸葛亮在荊州完全就可以橫著走了,還需要怕生活問題嗎?

    但是諸葛亮畢竟是當家做主的,他自己已經二十來歲了還沒有正式入仕,也不能老是靠著姐姐、哥哥或是親戚們的資助,所以在這些固定資產之外,諸葛亮偶爾也會給人做做謀士,賺點額外工資。

    比如劉表之子劉琦,《三國志》記載他因被繼母蔡氏視為眼中釘,為了自保,多次向諸葛亮請教脫身之計,當然這也是因為有黃承彥和劉表這層關係,而諸葛亮就給劉琦出了“出外避禍”之計,之後劉琦離開襄陽去了江夏,避免同室操戈的禍端。

    總的來說,諸葛亮在來到荊州,到正式投入劉備麾下,這期間一共將近十三年,一開始是靠著叔父諸葛玄的庇護,在隆中有了一塊立身之地,也因為自己計程車族身份,所以這塊地的種植、糧食基本都是自己收了使用,不用交稅或者象徵性交一點,諸葛亮自己又比較節儉,沒有像一些豪族一樣圈佔土地,圈養蔭客,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開支,足夠支撐生活了。

    等到諸葛玄去世,諸葛亮也到了可以外出遊學的時候了,也就是在這時候,諸葛亮得到了名士崔鈞的賞識,在資金方面大力支援諸葛亮,也為他打通了荊州的人脈關係網,讓他得以打入荊州士族圈子,有了名氣之後,諸葛亮所得到的資助就越多了,尤其是其家族成員都分別和荊州望族聯姻,常人巴結他還來不及,像劉備剛有點名氣時,都有大商人趕著上來投資,何況本來就出身於琅琊望族的諸葛亮,反正資金方面是不用擔心的了。

  • 2 # 真正鱷魚不哭

    諸葛亮出身於琅琊諸葛氏,他是西漢名臣諸葛豐之後,雖然還算不上漢末頂級士族,但起碼是在地方上具備較大影響力的中等士族。

    諸葛亮尚在垂髫之齡,其父母便不幸早亡,諸葛兄弟淪為孤兒,只能託蔽於宗族。此時琅琊諸葛氏(至少是諸葛珪一支)家道也漸趨中落,為重振家業,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外出遊學,叔父諸葛玄匆匆投身“冢中枯骨”袁術麾下,謀得個名不正言不順的豫章太守職位。

    東漢獻帝建安二年(西元197年),南方諸侯爭豫章,郡中反叛袁氏驅逐太守。諸葛玄被迫逃亡,投靠故交荊州刺史劉表。諸葛亮兄弟跟隨叔父來到襄陽,從此定居城郊隆中。

    諸葛一家安頓下來不久,諸葛玄病故,十七歲的諸葛亮不得不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

    雖然諸葛亮出身名門,本有家學傳承,但他年少隨叔父宦遊,自早遠離故土,只在家族中接受了啟蒙教育;他的一身卓越才識,主要還是在荊襄造就——《前出師表》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可見他在潛意識中把隆中當作故土,荊襄文化對他的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

    諸葛亮當然不必親身下地“躬耕”——諸葛玄再怎麼破落也還有幾分底子,置辦一個小莊園總是可以的;諸葛家至少相當於明清時期耕讀傳家的鄉紳,衣食無憂可以專心求學。

    所謂“不求聞達於諸侯”,一半是矯情,另一半是底氣,因為諸葛亮不必“聞達”也能保持優裕生活。

    諸葛亮雖然不是荊襄士族,但荊襄名士龐德公(龐統叔父)和水鏡先生司馬徽都非常賞識諸葛亮;而且荊襄望族蔡、蒯、龐、黃諸姓都和他都有姻親關係,身兼龐氏、蒯氏妻舅,黃氏女婿,蔡氏甥婿四重身份(還跟劉表拉德上關係)。

    《襄陽耆舊記》習鑿齒撰

    龐德公……諸葛孔明每至公家,獨拜公於床下,公殊不令止。

    其子仙民(山民),亦有令名,娶諸葛孔明小姊。

    漢末,諸蔡最盛。蔡諷……長女為黃承彥妻,小女為劉景升後婦,(蔡)瑁之姊也。

    黃承彥……為沔南名士,謂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麵,才堪相配。” 孔明許焉,即載送之。

    (蒯)欽從祖祺婦,即諸葛孔明之大姊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四線城市,想買套高檔小區的房子,採取哪取付款方式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