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約翰Macron
-
2 # 等待春天的白梅
上世紀八十年代,徐志摩的詩歌也曾影響過很多文學愛好者。我也算是其中一個。他的經典詩歌《再別康橋》曾打動個無數青春少女。
-
3 # 任思溫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最熟悉不過的就是他的這首《再別康橋》。徐詩,毫無疑問——美。
第一闋。“輕輕”二字,好似不驚動周圍環境,像一顆精靈飄忽而來又飄忽而去,還周圍環境一遍寧和。
第二闋。夕陽下,金柳似新娘,美在詩人的心扉。
第三闋。青荇油油,柔波盪漾,是那麼清涼乾淨,彷彿能洗滌人心靈上的煩絲。
第四闋。天上的虹與地上的潭交相輝映,譚中有天,天中有潭,好似夢中才能見到的景象,美也!
第五闋。尋夢,完全進入了夢境,星空下,一船、一人,好似漁舟唱晚。
第六闋。緊承上闋,不能放歌,否則會劃破夜的寧靜,他只是想靜靜悄悄,不作聲張地獨自飽腹這夏蟲也覺得難得的快意。
最後一闋。從第一闕的輕輕到這裡悄悄,他沒有帶走任何東西,揮袖作別。他享受了美,但不去破壞它。從夢中把這種美作以昇華。詩人是從精神上得到了美的富足的享受。
悄悄作別,還自然以原有的樣子,可見詩人貪求美,但不刻意破壞它,仍是一種高尚的品格。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徐志摩的詩出現在中國由封建王朝向民國轉換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孕育出徐志摩,林徽因等代表新人文思潮的人物實是歷史的使然!他們的作品不只是反映他們的思想,而是那個曇花一現時代的光芒!它照亮並傾倒了無數人並將繼續下去!因為那個精彩的時期是唯一的、無法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