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本是真人

    無所謂進步還是退步。

    自古以來老人由子女贍養,這是約定俗成的。那時雖然沒有法律約束,但人們都自覺遵守,這其實就是一種文明進步。因為他有助於社會的進步和和諧。有老不養,禽獸不如,這是文明社會人們的共識。

    現在社會用法律形式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不贍養老人不僅要受到道德譴責,更重要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並且規定兒子和女兒的權利和義務是平等的。這當然是一種文明的更大進步。但另一方面老人贍養問題好像比以前問題還複雜,引起人們對社會文明的進步與否的疑慮也是可以理解的。

  • 2 # 太白天下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統美德,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父母不但給了我們生命,而且精心養育了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為了我們讀書,他們費了多少心,花了多少錢。我們生病了,他們心急如焚,讓我們及時就醫,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怨言。我們結婚買房,花了他們一生的積蓄,甚至還扛了不少債。如今,他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掙不到錢了,生活沒來源了,特別是廣大的老農民和城市無業人員,他們沒有退休金,晚年的生活靠不了國家,只有靠兒女了。

    中華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兒女們即使生活有困難,也不能丟下父母不管吧。從情理上講,應該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生我養育我的親生父母呢!烏鴉反哺,羊羔跪奶,動物況且如此,而況人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詩句,千百年來,廣為流傳,誰都會背。優良傳統,經久不衰。

    我國法律明文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既然是法律義務,就必須要履行。如果拒不履行義務,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後果嚴重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可見,贍養父母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是文明進步的表現。守法護法,弘揚法治精神,也是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

    即使有退休金的父母,子女也還是要盡贍養的義務。因為贍養父母,不光是為父母提供物質幫助,還應該給老人以精神撫慰,應當心裡想著父母,常回家看看,打電話聊聊天,讓父母高興。老人生病了,要及時就醫,生活不能自理了要服侍照顧或者請人代勞。等等。這樣,父母才能安享晚年。只有這樣,孝敬父母的家風才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永不丟棄!

  • 3 # 傳哥37677215

    我能不能反問一句提問者?現在那麼多年輕媽媽自己有現成的母乳不捨得喂寶寶,卻捨得高價買進口奶粉來喂孩子!這有怎麼解釋呢?

  • 4 # 風雨寒寒錄

    我搞不明白子女贍養老人怎麼和文明的進步和退步扯上關係了呢。我們的國情決定了子女要贍養父母。

    先說過去吧,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們國家一直都是養兒防老的,一輩一輩傳承下來,好像也沒有任何人提出這有什麼問題。既然他存在這麼長時間就說明了它的合理性,它和文明的進步、退步真的關係不大。

    再說現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建立了相對比較完善的退休和養老制度,養老也從過去單一的養兒防老變成了現在的子女養老和社會養老多種形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社會養老的認可程度並不是太高,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老人退休後的養老大多數還是依靠子女來贍養。基於這種情況,你能說它是文明的進步或是退步嗎?都不是!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特色,子女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短期內不會改變!

    綜上所述,子女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和文明的進步或退步沒有關係,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現實情況決定的!

  • 5 # 桑榆紅老蔣

    由子女來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是文明的進步還是倒退?這個命題我認為不應該以文明的進步還是倒退作為衡量標準。

    因為子女履行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是法律賦予子女的責任。就像父母撫養兒女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一樣。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中華民族幹百年來遵循的道德標準。不贍養父母的人將受到社會和道德遣責。

    父母給了兒女的生命,養育了兒女,嘔心瀝血培育兒女成長,是父母的艱辛,父母的愛使兒女們健康成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做兒女的沒有不贍養老人的任何理由。

    中華民族幾幹年來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的美德一脈相承。代代相傳,這本身就是文明的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放這輛車怎麼樣?送給自己當禮物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