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怕寶寶熱著,穿的薄些 他怕寶寶凍著,使勁的穿衣裹被 你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要把最好也是三個月後 他從生下來就把屎把尿 。 。 。 。 。
7
回覆列表
  • 1 # 輕風梵塵

    孩子小的時候我婆婆非要讓我嚼著喂孩子,我不同意,她就自己悄悄嚼著喂。被我發現,她就說自己天天刷牙又沒病。想想真的是噁心。我說四個月以後再加米糊,三個月左右她就開始偷喂旺仔小饅頭,還說是她自己吃的。說我慣孩子,應該多打,讓孩子多吃苦,讓孩子感覺我是後媽,這樣孩子就更努力。真的好奇葩。我們在一起從來不會拉個呱聊個天,說不上兩句話,她就開始教育我怎麼教育孩子。她從來不教他兒子怎麼做,只要他兒子在身邊,她從來啥也不說。兒子一走開就開始說我應該怎麼怎麼做。

  • 2 # 小仙Eleven

    我是小仙,95年的寶媽,寶寶現在5個月,跟你們分享一下兩代人育兒會有什麼不同。

    我家婆沒有幫我帶孩子,反而因為孃家太近,我媽媽帶寶寶還要多一點。

    首先第一點,媽媽會覺得小孩子怕冷不怕熱。我兒子6月底出生的,廣東有多炎熱,相信你們都能理解,我媽媽就嫌棄我空調開太大,給孩子穿的太少,蓋著棉被手腳還是冰涼的,還好,我兒子沒有被捂出溼疹。其實新生兒手腳冰涼是正常的。因為剛生下來的寶寶神經末稍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所以血液很難到達手指末梢位置,另外,新生兒因為自身調節溫度能力不強,出現手腳冰涼都是正常現象,要看脖子後面的面板溫度才準確。

    第二點,媽媽會覺得孩子容易上火,要給孩子喝涼茶。我兒子月子裡,有點淚管不通,眼睛分泌黃色物質,臉上有幾粒很小的紅點,她就給我兒子喝金銀花水,還要求我一切上火的東西,都不給我吃。後來,我帶孩子去醫院,兒科醫生開了一點眼藥水,用了一兩次,淚管就通了。當時不懂,後來才發現,這麼早給孩子喝涼茶,會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第三點,媽媽會覺得孩子要喝水。醫生建議,純母乳餵養的孩子,6個月內,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水喝多了,會影響吃奶量,嚴重的會造成水中毒,我一次次跟媽媽家解釋,她都不聽,瞞著我給孩子喂水,後來我乾脆奶瓶勺子都不帶,她就沒辦法給我兒子喂水了。

    第四點,媽媽會覺得孩子太瘦,吃的不夠好。那天打完疫苗,帶著兒子去媽媽工作的餐廳玩,她的同事給她灌輸百天後母乳營養不夠,孩子太瘦,要追加奶粉的說法。其實我也問過醫生 醫生說孩子體重屬於正常範圍,周圍的寶媽也告訴我孩子偏輕一點點其實也是正常的。直到現在,她還是覺得孩子看著很瘦,逢人就吐槽。

    第五點,媽媽不注重語言的教育。爸爸媽媽有時候不爽,就會在孩子面前說對方壞話,說一些很難聽的粗口,也會孩子面前說孩子的爸爸媽媽怎麼傻,怎麼笨,我都會制止,他們覺得我小題大做,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呢?雖然孩子小,可能聽不懂,但是如果現在不改掉這個壞習慣,到時候孩子有樣學樣,不懂得尊重我們這些長輩就不好了。

    以上就是我總結出來兩代人育兒的不同啦,雖然有分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們出發點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有時候只是方式不對而已,我們應該感激他們幫忙照顧孩子。

  • 3 # 全職寶媽小包

    在照顧寶寶上婆媳的不同有很多,可以說衣食住行都大有不同,因為生活的時代不一樣,觀念也不一樣。

    兒媳婦跟婆婆最大的不同就是婆婆怕寶寶冷,不管天氣冷熱她都是按她老人家的標準去衡量溫度,認為孩子冷。我婆婆每天晚上必須要戴帽子,不管冬天還是夏天,睡覺也要戴著。所以她每次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就是“戴帽子”,有時候真的很無奈,因為在我們這邊冬天不算冷,孩子除了半歲之內冬天戴過帽子,之後都沒有戴過帽子,有時候孩子都滿頭大汗她也得把帽子給孩子戴上。穿衣服那就不用說了,肯定是能穿得下多少就給穿多少的。

    說到吃真的會有說不完的話,她跟我說最多的話就是給寶寶餵飯,讓他吃飽了才睡得香,那時候還是在月子裡哦。每天在我耳邊說我的奶水不好,不讓孩子吃我的奶,要給孩子餵飯。還好我孩子從小就是我自己帶的,不然嚼飯餵飯那是正常不過了。

    生病

    她們會有很多的偏方治病,不願意相信醫生說的話。孩子回老家發高燒,她就拿姜和鹽去擦身體,不讓我帶孩子去看醫生,還說醫生都是騙人害人的。

    教育

    老人都是寵溺孩子的,她們捨不得教育孩子,同時也不讓你教育孩子,每次都是拿孩子還小來說話。最氣人的是讓孩子寫作業她也說不用寫。

    每代人的觀念不一樣,她們的思想停留在了她們那一代,所以跟我們現在的很多育兒觀念都是相對立的。

  • 4 # 魚媽實用育兒

    你好,我是魚媽。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差異很多:

    我看了育兒書新生兒要穿連體衣,婆婆覺得要穿分開的;我覺得寶寶6個月之前不能豎抱,婆婆總是在寶寶3-4個月時就讓她站在自己腿上練腿力;我覺得要用紙尿片,婆婆覺得要用尿布……不同之處,大大小小,太多太多。

    但是我覺得,除了大的問題上要溝通之外,小問題,無所謂正確的,誰帶誰說了算。做兒媳的,如果讓婆婆來照顧寶寶了,只有婆婆心情好了才會更盡心、耐心地照顧寶寶,我個人是覺得,小事情上可以順著婆婆,大事情上自己拿主意就好了。想想,有個免費的幫手幫忙照顧孩子,還不用擔心被虐待或孩子的安全問題,已經覺得挺好的了。

  • 5 # 靜靜手工日常

    我個人覺得婆媳在照顧寶寶上的不同太多了,關鍵還是觀念的問題。說說我個人的經歷。

    第一:從懷孕開始就開始體現出來了,孕期要按時做各種檢查,可婆婆覺得沒必要事事聽醫生的。孕後期準備孩子的用品,婆婆說先別準備不能讓東西等孩子,要讓孩子等衣服,我就呵呵了,難道要等孩子生了再買,衣服奶瓶之類的不都需要提前洗洗嗎?跟老公果斷不聽我們自己去準備的。

    第二:孩子出生後不同就更多了,坐月子一直是傳統老觀念小米雞蛋,吃的我嚴重便秘,孩子大小便每次都會給她洗洗屁屁閒我洗的勤,給孩子穿衣服閒我穿的少,結果捂的孩子起溼疹,婆婆感冒我讓她吃藥戴口罩,人家不聽成功傳染了孩子還嘴硬的不行,孩子剛吃飽我說不能直接讓她躺著還是不聽,有次把孩子嗆得都喘不上氣來,把我嚇死了後來好在有驚無險。孩子六七個月公婆看電視讓孩子跟著看,還一直笑孩子看得認真,從此不敢再把孩子單獨舍給婆婆。

    總之婆媳照看寶寶的問題不同太多了,說都說不完

  • 6 # 山東二妹在深圳

    因為接受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經歷不同,婆媳照顧孩子方面有很大不同,我認為主要體現在:穿衣、日常餵養、寶寶生病時和教育這幾個方面。

    首先,說穿衣方面,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老人家恐怕孩子凍著,容易給孩子穿多。孩子捂著了,不是容易長痱子,就是容易長溼疹。兒媳婦主張不能捂著孩子,可以凍手凍腳,奶奶一摸孩子手涼,趕快再套一件,等孩子出汗了,再脫掉,這樣更容易晾汗。晚上睡覺時,老人也喜歡給孩子多蓋點,多裹點被子,因為蓋的比較多,半夜孩子就容易蹬被子,這樣更容易感冒。

    記得大寶剛出滿月那會,那時正值8月份,一天,天氣下雨,稍微有點涼爽,我家奶奶感覺孩子小,怕孩子凍著,給他上衣多穿了一件,結果孩子後背和額頭都長了痱子。從那以後,奶奶也不會輕易給孩子新增衣服了。

    其次,在餵養方面,兒媳婦更注重質,其次是量,主張科學餵養,少吃多餐,保證營養的基礎上,每次只喂八分飽;“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奶奶喜歡把孫子養的胖胖的,總擔心孩子吃不飽,衝奶或者餵飯的時候,習慣多喂點,讓孩子吃得飽飽的。孩子的腸胃功能比較弱,每次喂太多,會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奶奶疼愛孫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餵養孩子方面,還是要講求循序漸進,科學餵養。

    寶寶生病時,媳婦一般主張先觀察下孩子的情況,多給孩子喂水,必要時,再去就醫;比如,孩子發燒,媽媽們都知道不超過38.5度,不需要用退燒藥,一邊適量補水,一邊勤測體溫,並用冰袋或者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就可以;奶奶一看到孩子發燒,就著急給孩子多穿點或者多蓋點,讓孩子發發汗;想著儘早先給孩子吃點藥,最好去打個針,讓孩子的病快點好起來,讓孩子少受點病痛的折磨。

    開始我家孩子有個咳嗽或者感冒的,我家奶奶就是特別著急,想著孩子一下好起來,老催著我們給孩子吃藥。因為,在老家,孩子生病,動不動就吃藥打針。後來,我們向奶奶普及一些知識,奶奶也都接受了。

    最後,一點就是在孩子教育方面,這方面應該是分歧最大的一點。做為年輕的寶媽,主張教育從娃娃開始,孩子可以用來愛的,不是用來寵的,比如,培養孩子從小自己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培養孩子自主入廁的能力,按時培養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學會表達自己情感,不能亂髮脾氣等。

    當媳婦在做這些的時候,在奶奶看來,有可能認為媳婦這是在折騰孩子,孩子這麼小,做這麼多事情多累,到大了自然就會了。

    我家遇到同樣的情況,我們在教育孩子做這些的時候,奶奶經常幫忙,還會說:那麼小的孩子,教這麼多幹什麼,等她回老家,不在這邊的時候,她看不到了,你們願意怎麼教就怎麼教。奶奶經常幫助孩子,孩子形成依賴心理,有事就會向奶奶求助。這都源於奶奶對孫子的溺愛。

    為此,我老公專門找奶奶談話,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奶奶可以去自己房間,當聽不到就好了。好在,我家奶奶能聽得進去。

    總之,儘管在照顧寶寶上,婆媳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出發點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婆媳應該在目標一致的基礎上,多溝通,多理解,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的父親生病了,向我借錢,該不該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