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否可能是頭的範圍之內
9
回覆列表
  • 1 # 健康的希望

    中醫的心,包括心臟,血管和血液,內經說,心主血脈;中醫的心包括大腦的一部分功能,內經說,心主神靈(精神方面)。這是因為大腦的功能取決於心臟功能。中醫的心不包括頭上五官。如心開竅於舌,腎開竅於耳,肝開竅目等,五官內經有專述。

  • 2 # 好好學學古人

    中醫的心其實有兩層含義:形而上的心神和形而下的心臟,中國哲學講“心物一元”,所以之前一直是不分的。到了明朝,由於君主專制空前加強,所以就認為君主是不會犯錯的;到中醫理論裡,就是“心不受邪”,以心包代替之。其實這裡的心包就替代了之前形而下的“心”。至於說具體指哪個解剖部位,這個很雜,心腦血管系統的基本都有關係,因為中醫在分五臟的時候更看重的是功能。

  • 3 # 自然流進我的心

    應該指的是心神!我們還沒出生之前,心臟就開始了跳動,直至我們死亡,心臟才停止工作。大腦不能直接指揮心臟跳動,可心臟卻控制著大腦。至於是什麼在控制著心臟的跳動,我們到現在還不得而知

  • 4 # 張聲鏗

    不要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去解釋人體器官及其功能,否則你會懷疑人生。

    自己認為有理,博大精深。你們不理解,看不懂,承認學識太淺,就行了。

    何必一定要求每個人都承認地球是圓的,而不是天圓地方呢?

    自己高興就好。

  • 5 # animaqing

    《難經》中對中醫臟腑的解剖位置進行了描述,包括位置、顏色、形狀、大小、重量乃至氣味等,且不是中醫騙子們所說的什麼“意象”、“功能性描述”等說法。

    不用謝!俺這是用中醫之矛戳穿中醫騙子之盾。

  • 6 # 河間金棟

    中醫之“心”在哪?具體指什麼?

    金棟按:以心的功能而言,主血脈之心位於上焦胸腔,主神志之心位於大腦而分屬五臟。

    讀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則會發現,中醫之心(五臟)更多的是指陰陽五行化的心(五臟),非專指血肉解剖之心(五臟)。

    以《內經》而言,陰陽五行說是中醫的核心理論。講陰陽離不開五行,講五行離不開四時,有道是“陰陽五行四時者,天地萬物之道也”。古人非常注重“天人合一”,醫家則講“天人相應”之整體,即人上應於天,以求相通、相類、相和諧與統一及一致。所以,中醫之心(五臟),更多的是指陰陽五行化的心(五臟),即中醫“不重解剖重五行化之關係”。

    如《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這裡有陰陽,有四時,有血脈,有神等“天人相應”之內容。

    再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這裡有五行及五行化的“天人相應”整體觀(天地人,三才之道)類比推演。

    又如《素問·刺禁論》說:“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裡,脾為之使。”這裡有人體五臟分佈,即左肝、右肺、上心、下腎、中間脾的“天人相應”整體觀及“左升右降”天道執行變化之規律。這個五臟分佈與《靈樞·九宮八風》首圖有關。

    心的解剖位置及外形古人是知道的,但《內經》《難經》等經典著作並未記載,而在許慎《說文解字》則有明證。

    《說文解字·心部》說:“ 心 ,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可見,心是一個象形字,當是古人知道這個心在哪、其外形如何,而後造的這個心字,但是《說文》並沒有解釋字義。而“心”之本義,當如劉熙《釋名·釋形體》所說:“心,纖也,所識纖微,無物不貫(心)也。”此與敦煌醫書殘卷《明堂五臟論》中所記載“心者殲(纖)也,所謂殲(纖)物微,無事不貫心”一致,亦與《靈樞·本神》篇所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之義相同,即心之本義則是與腦“神”有關。

    以解剖而言,心位於上焦胸腔之中,“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難經·四十二難》)“心形如未敷蓮花,中有九孔,以導引天真之氣,神之宇也”(王冰注)。心的外圍有包膜包裹,謂之心包。包膜之上有絡脈,謂之心包絡,亦名心主之脈。如《靈樞·邪客》篇說:“心主之脈……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包)……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靈樞·經脈》篇這個“心中”,當是心的位置。

    “小腸手太陽之脈……入缺盆,絡心,循嚥下膈抵胃,屬小腸”,《靈樞·經脈》篇這個絡“心”,也當是指心的位置。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胃之大絡,名曰虛裡,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虛裡,位於左乳下,是心尖搏動之處,其內正是心臟之位置。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王冰注:“心為陽藏,位處上焦。”因“背者胸中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所以說心位於上焦胸腔之中。

    因“心主脈”(《素問·宣明五氣篇》《靈樞·九針論》)、“心之合脈也”(《素問·五藏生成篇》),而“脈者血之府也”(《素問·脈要精微論》)“諸血者皆屬於心”(《素問·五藏生成篇》),《素問·六節藏象論》又說“心者……其充在血脈”,《素問·痿論》亦說“心主身之血脈”,故後人將心臟功能之一歸納為“心主血脈”,並沿襲至今。此即是位於上焦胸腔之中的實體解剖心臟之功能。

    心主神志,又稱心主神明(《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內經》《難經》亦名“心藏神”,這個功能位於腦而分屬五臟。

    腦屬奇恆之府,為髓之海,位於顱內,李時珍《本草綱目·辛夷》條下說“腦為元神之府”。讀《內經》《難經》則會發現,“腦為元神之府”的功能是分屬於五臟而總統於心。所以五臟又有“五神藏”(《素問·六節藏象象論》)之稱。

    五臟藏五神,具體所指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說“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五臟藏六神,具體所指如《靈樞·九針論》所說“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

    五臟藏七神,具體所指如《難經·三十四難》所說“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五臟藏五神,《靈樞·本神》篇是這樣表述的“肝藏血,血舍魂”“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神藏精,精舍志”。

    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之“心”,即是中國傳統文化之“心”!所以有“勿忘初心”“心想事成”“三心二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裡高興”“心情舒暢”“心煩意亂”“心理健康”等中國人之“心”!此等“心”,與解剖何干?若換成“腦”又如何?

  • 7 # 哈大叔3

    中醫歸屬中華象形科學文化理論,人是渾天太極,不是物質的西醫之人,故所謂的心是指渾天太極的中心,渾天論:心是中國,中國的心是帝王。太極論,心是無極本體論,三一為元,六一為氣,合為太極第一的元氣,元氣發生的地方是中醫理論中的心。故道生一……的道是中醫“理論”的核心。

    古籍:1《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2《徐曰》:“心為大火,然則心屬火也。”(注 運氣理論)。3《荀子 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注:形指天圓地方合之的渾天之形,神明之主就是科學的帝王論)。

    現代中醫西醫化理論的心是西醫解剖的心,荒唐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類似於前程似錦,未來可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