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菊香齋
-
2 # 書法有云
學習書法一年多,請老師指點?按照題主所提出的問題,一年之內學習了三個碑帖,而且三種碑帖的風格還不盡相同,讓我得出一個結論來,題主應該是透過自學的方式進行書法學習的。否則,倘若有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是不會出現你這種情況的。
圖片:張黑女墓誌
一、書法的根基很重要對於你所上傳的習作,我暫時不做點評,但是我想要給你的一點忠告就是:你如果想要學好書法,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書法根基。
簡單來講,就是你需要先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把它練習到精深之處。其精深處的表現就是能夠透過背臨的方式將它表現出來。然後以此為基礎繼續去學習其他的碑帖。
否則,按照你現在的這種學習方式,你將得到的學習結果就是雜而不精。什麼都懂一點但什麼都拿不出手。
圖片:東漢 石門頌
二、書法技巧與理論一起學習另外,可以兼學下書法史和書法理論以及文字學方面的書籍。
你的書法入門學習是以隸書為主,這種選擇是沒錯的,不管是從篆書還是隸書或者楷書這三種正體字當中擇一進行入門學習都沒錯。
但是,隸書畢竟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楷書字型,其字形變化還是相對比較大的,透過漢字演變以及書法理論方面的學習,可以讓你進一步地體會到隸書的特點以及其字型的演變過程,這對於你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圖片:張遷碑
總而言之題主在一年多的時間學習了三種風格不同的碑帖,這對於書法初學者來講,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建立書法的根基,對於初學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建議題主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和審美做一個決定,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把它學習到精深處。
-
3 # 格物致知616724600714
我來回一下這個問題,首先不能說是指點,僅把我若干年來對書法學習的一些感觸作以交流。
興趣是書法入門的鑰匙。一個人想學習書法,特別是毛筆書法,一時的學習衝動,是遠遠不夠的,只能說是對軟筆寫字的好奇罷了,和“興趣”無關。“書法興趣”是帶有先天性的,是一種潛意識的東西,就象對音樂的感覺,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想在音樂上有所造詣是很難的,貝多芬成了聾子仍舊可以作曲,是他骨子裡有,這就是天賦使然,農民歌手朱之文沒什麼文化,沒進過音樂專業班,但卻成了家喻戶曉的農民歌手,他是天生唱的好嗎?不是的,是他自身的內在的樂感潛能加上有一付令音樂人羨慕的好噪音,加上堅持不懈的、持之以恆的鍛鍊、學習、模仿,再加上良好的機遇才成就了今天的朱之文,這其中關健的東西還是他自身天賦的具備,濃厚的興趣成就了他。書法作為一個藝術門類也是一樣的,真正對書法產生興趣,一不是靠“強迫”式的衝動突擊,二不能“隨大流”般的盲從跟風,應該是“發掘”出潛在的書法興趣,而後激勵培養,循序漸進。這個“興趣”是真正內在的東西才對,有些人是永遠入不了這個門的。再說一個例項,大家都知道電影演員張鐵林、張豐毅,他倆是學院同學、張鐵林不光戲演的好,從小酷愛書法,對書法有著特別的興趣愛好,字寫得也很棒,很有味道,現在還被聘為某某書院的院長,前幾年的某天張豐毅去他家串門,張鐵林也是好意,把練書法的萬般好處說給張豐毅聽,並送了不少筆墨紙硯給張豐毅,從此以後,張豐毅是得空就練,在劇組拍戲也擠時間苦練,兩年時間過去了,練書法卻成了他的負擔,更談不上興趣,最終是筆墨高擱,放棄了之。這說明了個什麼問題,實際就是張豐毅缺失對書法興趣的潛意識,也就是書法層面的天賦,只是一時的衝動,練的也有時日,卻堅持不下去了,為什麼?就是內在的天賦興趣沒有的原因罷了。所以說興趣是書法入門的鑰匙一點不假 。
這位朋友練書法才一年多,真不能說是入了門了,俗話說“三年學畫能上牆,十年練字家裡藏",就說明了一件事,書法看著簡單,實則門檻很高,流派眾多,想在書法方面有所建樹,沒有潛在興趣,就不能做到持之以恆;沒有自身內在的天賦,就不能體會和感悟書法的美;沒有透徹的、正確的書法認知,就會成為負擔,半途而棄;沒有鐵杵磨針的毅力,就永遠找不到書法這條路上的航標燈。
囉嗦的不少,請朋友們指正。
-
4 # 臨山羨水
作為一個學習漢隸多年的人來回答你的問題。看了好多人的回答,大都是從理論上回答,但作為初學者重要的是實踐上的切磋。《石門頌》被稱作“隸中草書”。具有質樸率意,收放自如,大小參差,動感強烈的藝術特徵。因其點畫結體變化多端故而初學者不推薦臨習此碑。《張遷碑》朴茂雄強,方整奇絕為隸書方筆的代表。而從你的臨作來看你的線條質感不強,用筆和結體都還存在問題。我建議你先寫一寫《禮器碑》,把線條搞紮實。另外該碑變化不大,容易入手。臨寫時要忠實原碑精臨。
-
5 # 宋鳳洲書法
我看了你臨習的字,總的說還不錯!其結構和章法都有模樣,值得繼續發揚。目前,臨習的不足處是筆法不夠準確。
怎麼改進,我提點建議:一、先專再博。也就是不要見異思遷,看著哪個帖都好,就一齊動手。一定先要抓住某一個帖(這三個,你最喜歡哪個,或覺得哪個更順手),下上兩三年功夫再看情況。要知道,好學是對的,多學也是對的,只是初始的時候目標多了,就不能一心一意,容易寫雜寫亂。因為它們風格不同,標準也不同。二、求精不求多。有句俗語說得好:“寧吃好梨一個,不吃爛梨一筐”。這裡是說,臨帖不貪字多,而要精準。認真把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看準寫準。意在寫像和真正領會其中奧妙!臨帖不是為了多抄字,也不是大概像就行。惟妙惟肖才能學到手!要不我們幹什麼臨帖呢?
我認為,開始能抓住這兩點,就會少走彎路,或事半功倍。僅供你參考。
(宋鳳洲)
這是我臨的《蘭亭序》
-
6 # 西楚霸王小表弟
書法無法,很多事情是靠悟性,很多事情無師自通,尤其是書法,基本功是苦練,熟能生巧,自己風格的形成,靠的是綜合素質,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寫字習慣等,實際上書法風格的形成,就是基本功加書寫習慣加審美情趣
-
7 # 畫說正定
看了你的臨帖,結合自己的感受!臨多個字多字帖,不如專臨幾個代表性的字!一直做到背臨默臨,隨時寫,隨時都能夠達到最佳效果!就是自己都感覺自己寫的太好了的感覺時!
到這時候你都不用臨別的字,都知道該怎麼寫字了。這時候你就對書法有了一個真正的深刻的認識,甚至小到一筆一劃!一絲一毫!更可以感受到墨在紙上洇開的那種細小的韻味,也就是墨韻!後面你的書寫會有飛速的進步,登堂入室。
-
8 # 源遠流長18784521
學書不能一味地臨書,應臨書與創作結合,我發現很多人臨書臨得很好,但創作寫自己的書法卻不行,臨是學技術,創作是實戰與運用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我先拋塊磚吧。從習作看您臨習的應該是《張黑女》、《石門頌》、《張遷碑》,一年多時間涉及這麼多碑,並且能寫的這麼棒確實難得![贊][作揖]首先,我覺得您的眼光很獨到,且定力十足,因為您學書的入門選帖並未受世風影響落入唐楷俗套!這點我曾不只一次的提及,儘管回聲寂寥,但所幸你我所見略同。我估計這只是其中較好的臨作,但至少可以看出,您偏好於樸拙、雄強但又略帶雅緻之象的風格,取法漢魏實乃不錯選擇。魏碑的選擇尤其需要眼光,因為它畢竟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學不好往往失之粗野。而《張黑女墓誌》則雄強與俊雅兼備,實屬上上之作。與《張遷碑》一樣,臨時不可一味霸蠻,尤其是要透過刀鋒悟筆法,不要太過側筆,要中側結合,強調書寫的自然性。相比之下,您的《石門頌》把握的稍弱些,可能受魏碑影響太多,拙味過重,字的結體略顯鬆散,自由灑脫感不足。要知道,此碑與前兩個大不同,多中鋒圓勁用筆,左右開張,波挑不明顯,略帶草意,恣肆放縱,自由浪漫,所以您的稍顯拘束了。好啦,湊個數吧,由於我也是業餘水平,故不妥之處還請方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