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工作已經結束,多所高校於近段時間陸續公佈了2021年報考本校的人數,據澎湃新聞統計,部分高校的上漲幅度均在14%以上,西南石油大學更是達到了42%。
15
回覆列表
  • 1 # 寒石冷月

    教育部研究生擴招,使考研通道進一步被拓寬。

    在今年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就表示,2020年研究生招生增加18.9萬人。重點放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特別是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等專業。由於今年研究生擴招,使以往不被重視的一些專業成了熱門,試想等到2021年時,這種熱度必然會持續,畢竟很多考生看到了熱門專業對將來就業的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為此,我們可以有理由說,2021年考研通道進一步被拓寬,這使很多原本想本科畢業就業的考生改變了想法。

    從最近10年考研錄取率來看,始終保持在三成以上,未考上的考生仍想突破,從而讓考研報名人數被累積。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不管每年考研報名人數有多少,最終錄取率卻始終保持在一個區別段上,即30-36%之間。從很多第一次報名未考上的考生調查來看,絕大多數都有兩到三次備戰的考慮,僅從這點來看,未考上的考生在三年之內,仍然會沉澱下一大批,而這些資料如果放在2021年考研人報名人數上,必然會呈現普遍暴漲的態勢。當然,這裡如果把考研擴招因素加在一起,就不難理解為何考研隊伍如此龐大了。

    2020年新冠疫情使本科生就業變得不樂觀,而考研則成了最佳選擇,擴招+等待時機,為2021年考研提供了契機。

    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使很多原本想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一下遇到了難題,面對就業不利形勢,教育部及時調整了考研政策,尤其是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一些專業進行了擴招,這使很多因為就業不理想的高校畢業生看到了新的希望。於是在等待時機中很多人選擇了考研,而這恰使2021年考研人數一下子被推高,而很多高校也正好藉此機會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進行了擴招。但不管怎麼說,明年的考研競爭仍然很激烈,如果樂觀估計的話,錄取率極有可能也會達到新高,但從歷史資料來看,突破40%的可能性不大。

    結束語:高學歷在就業競爭中必須佔有優勢,隨著考研人數的不斷增加,必然會形成了一股風氣。但是不管怎麼說,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加,總體錄取人數必然會提高,這對於很多考生來說能夠考中的機率自然增大。在這裡預祝2021年裡準備考研的考生,爭取能夠考出好成績,圓自己的夢。

  • 2 # 985碩士選調談教育

    2021年有420餘萬大學畢業生報考研究生,報考人數之多,報考人數增加之多都達到了歷史新高,想對比10年前我考試的時候多出了將近300萬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一是大學生就業難度增大。由於這幾年研究生的擴招,前幾屆研究生尚未全部畢業,這就造成了研究生畢業後仍有部分人未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學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很多單位的比較好的崗位學歷要求就是研究生起步,這就倒逼本科生不得不去考研,這樣就造成這幾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逐年大幅增加。還記得我們畢業的時候,每年的研究生是40幾萬,在就業市場上還是比較吃香的。

    二是學生繼續深造的需要。我們畢業的時候一個班裡40個人左右,真正考研的不到一半,很多都是計劃畢業後就直接工作了。現在和很多大學生交流發現,很多學生一進入大學就確定了考研的目標,有了這樣的氛圍也容易帶動周圍的同學加入到考研大軍。很多學生看到以前考上研究生的師兄師姐發展不錯,也就想透過考研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的學生一兩年考不上,堅持考好幾年的也不在少數。

    三是研究生導師數量增加。目前全國的研究生導師在46萬左右,按照每名老師2人的規模,研究生招生人數在100萬左右,況且有的老師招生人數更多。為了滿足學校的研究生招生規模需要,研究生也需要擴招。

    四是不再注重名校效應。以前很多學生都是奔著更好甚至985名校去的,我畢業的時候很多調劑到一本院校的,沒有去讀而是直接就業了。現在很多學生為了增加考上的機率,直接報考一本或者省屬重點高校,考上研究生也算是對大學學業的一個交代。

    總之,現在的研究生考試競爭日益激烈,備考難度不斷加大,正向著高考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想考研的同學還是需要提前準備,用功用心複習,才能考上理想的院校。

  • 3 # 文都EDU

    人數的上漲,對於考研人而言則是更為激烈的競爭。這是毋庸置疑的!

    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形勢也是屬於低迷的狀態,因此,更多學生選擇了繼續學習,而這也是造成今年人數上漲的一大原因。

    儘管國家有政策表明未來研究生擴招,但畢竟,考研人數基數也大,因此,對於考研人而言,唯有更加專業的選擇以及有目標的努力才能有助於提升自己的上岸率。所有的這一切變化,也說明學歷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要。

    本科生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研究生甚至更高學歷層出不窮,縱觀崗位招聘以及公考報考條件,研究生學歷成為越來越多人選擇的底氣,因此,無論是否考研,但未來一定是屬於有競爭力的人,而從當下來看,學歷的獲得無疑是最直接明瞭的。

  • 4 # 導師說

    答案:考研人數上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疫情。疫情導致收入下降,很多人失業,大家更加看重工作的穩定性,而穩定性的工作往往是所謂的體制內工作,比如醫生、教師、公務員等。這些崗位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都需要透過考試競聘上崗。本來大家感覺不需要研究生學歷的工作,隨著報考的人越來越多,於是研究生學歷就成了報名的基本條件,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內卷吧。個人估計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規模可能會增加,作為考研的上岸人,住院考研學子們發揮順利,考上自己滿意的院校。另外,也請大家堅信,考研是實現人生逆襲的捷徑,考研的路很艱辛,但辛苦的付出是值得的。

  • 5 # 自在人生wub

    2021考研報名結束,人數普漲,有高校暴漲42%,你怎麼看?

    2021年考研,網上報名已於2020年10月31日22:00時截止,那麼明年的考研報名基本情況如何呢?很多高校陸續公佈了本校的考研報名具體人數,據相關資料統計,部分高校的考研報名人數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均達到了14%以上,尤其西南石油大學表現更為搶眼,竟然達到了42%!對此,筆者談幾點個人看法,供參考與商榷。

    首先、由於受到眾所周知的原因影響,經濟不景氣,開工不足,就業壓力驟增,為緩解就業壓力,國家鼓勵本科生考研。在今年2月2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強調指出:教育部全力拓展畢業生升學深造渠道,綜合考慮高校辦學承載能力、支撐國家戰略所需學科、經濟社會發展緊缺專業等因素,在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前提下,著力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今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去年增加18.9萬人。2020年9月25日教育部正式對外發布有關2021年度研究生擴招計劃,重點面向中西部院校、面向基礎學科、面向國家重大需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面向經濟主場、和麵向人民健康;擴招人數大概是30萬左右,擴招比例達到20%,重點增加專碩、專博計劃,並且適當調整學術研究生招生計劃,讓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整個研究生招生計劃佔比達到66%以上,以更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其次、“碩博遍地走,本科多如狗”,這話雖然言過其實了,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青年人才的學歷文憑確實在日趨提升。隨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3年的17%猛增長到2019年的51.6%,我國已經從高等教育大眾化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同時也標誌著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我國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都在高速發展,無論接受的是什麼樣的高等教育,邁進大學的門檻現在真的沒有那麼難了,並且選擇愈發多樣化,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當然了,這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大學學歷文憑逐漸不怎麼“值錢”了,畢業生在就業中若想找到更加稱心如意的職業,學歷文憑高低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籌碼,研究生學歷作為個人學歷文憑中的高階品牌,勢必會讓大學生們趨之若鶩,這也是近年來考研成為社會大熱門的重要原因!

    再者、隨著我國工業化與資訊化社會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了,考研成為了佔領職業高地的必備“敲門磚”。我國正在步入後工業化和資訊化時代,同時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又蓄勢待發,創新成為了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作為創新活動的核心要素,成為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資源,而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有關國際競爭力研究中,教育已作為影響全球競爭力的核心指標之一,流傳廣泛的“錢學森之問”、“喬布斯之問”,反映出社會對人才培養問題的反思和憂慮;面向即將到來的“工業 4.0”時代,隨著資訊化的發展,如何使“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將是人才培養體系的新挑戰,許多專業化的工作越來越多地被機器取代,而社會對人的能力需求則突出表現為合作能力、網路能力、相互關聯及歧義辨別的思維能力,因而創新能力的培養日益成為人才培養的核心,高素質人才成為社會急需!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2021考研報名結束,人數普漲,有高校暴漲42%,你怎麼看”的問題,突出反映出三個社會性問題:其一是由於全球性突發事故引發經濟衰退,造成現實的就業壓力;其二是人才競爭呼喚更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尤其是人才素質普通提高的情況下;其三是社會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對高素質人才的新要求。這些都讓考研、撫碩博成為一種社會發展必然趨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6歲的人了,欠了十萬塊錢還沒有個工作,現在我能幹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