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袁隆平當時的科研環境是極為不好的,但袁隆平仍然得到了國家的支援,並一路堅持了下來,這其中有很多故事,而且很多是相當驚險的,我們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
因為幼年時期,跟隨老師和同學一起去園藝場參觀,裡面水果豐收的景象給袁隆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並且袁隆平父母有郊遊的習慣,所以袁隆平十分熱愛大自然。
因此高中畢業報考時,毅然地選擇了學農學,當時父母對他說,學這個很吃苦的,我們都知道農民是很辛苦的。但袁隆平因為對農業有一種美好的幻想,所以就堅持了這個選擇。
在大學時,當時的教學普遍提倡蘇聯李森科的無性繁殖理論(後來被證實是錯誤的),但袁隆平的大學老師管相桓教授卻比較崇尚孟德爾的遺傳學說,因此袁隆平在他的影響下學習了很多這方面的學說,並且課餘閱讀了大量中外農業科技雜誌,開拓了視野。
大學畢業後,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安江農校(今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畢業後,因為當時全盤學習蘇聯,所以袁隆平就打算按照李森科的理論指導實踐,即採用嫁接的方式來創造新物種,當時雖然能得到產量較高的作物,但是這種特質卻無法遺傳給下一代。
就這樣實驗了三年,突然袁隆平在《參考訊息》上看到了DNA結構的發現者獲得了諾貝爾獎,於是打算拋棄李森科的這一套,採用孟德爾遺傳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
(上圖為論文手稿)
後來經過近8年對水稻雜種優勢的研究,將研究成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撰寫成了論文發表在了《科學通報》上。當時是1965年,是風暴前的平靜時期,而正巧那一期《科學通報》是停刊的最後一期。
當時很多知識分子都進牛棚了,袁隆平也原本要如此的,姓名都已經上了大字報,就差執行了。但當時的工作組來看袁隆平時,卻把袁隆平任命為一塊稻田的技術參謀,這樣袁隆平很高興,很意外。
後來得知,他的材料在被審查時,發現了一封來自國家科委的函件,工作組完全傻眼了,原來抓錯了人,這可是重點保護物件,趕緊地,經費什麼的,都安排上,就這樣,袁隆平得以開展他的實驗,並不受外界影響。
當時實驗需要一株野生的花粉敗育的水稻,因為這是實驗的轉折點,如果找不到,實驗就有可能原地踏步,於是袁隆平的助手們到處找有沒有野生的水稻。
後來在海南某處的水坑沼澤地段竟然找到了3個稻穗,當時是袁隆平的助手發現的,因為袁隆平平時就對助手們傳授很多育種知識,所以助手很敏銳地發現了這3株野稻的異常,並且迅速通知袁隆平,原本袁隆平準備去北京,接到訊息,馬上前往三亞,經過檢查,這是一株符合實驗要求的野生水稻,被命名為“野敗”。
這株“野敗”為整個實驗打開了突破口,後來經過不斷的實驗,到1975年時,雜交水稻示範田平均畝產超過500公斤,獲得了巨大成功。
至此,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熟悉了,就是不斷改進,提高畝產。
但很多人都忽視,袁隆平最大貢獻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孟德爾遺傳理論和水稻雜種優勢理論的正確性,並啟發了全國各地的學者,讓他們從思想上得到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我認為這才是袁隆平最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袁隆平口述自傳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08
確實,袁隆平當時的科研環境是極為不好的,但袁隆平仍然得到了國家的支援,並一路堅持了下來,這其中有很多故事,而且很多是相當驚險的,我們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
1.大學時期的故事因為幼年時期,跟隨老師和同學一起去園藝場參觀,裡面水果豐收的景象給袁隆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並且袁隆平父母有郊遊的習慣,所以袁隆平十分熱愛大自然。
因此高中畢業報考時,毅然地選擇了學農學,當時父母對他說,學這個很吃苦的,我們都知道農民是很辛苦的。但袁隆平因為對農業有一種美好的幻想,所以就堅持了這個選擇。
在大學時,當時的教學普遍提倡蘇聯李森科的無性繁殖理論(後來被證實是錯誤的),但袁隆平的大學老師管相桓教授卻比較崇尚孟德爾的遺傳學說,因此袁隆平在他的影響下學習了很多這方面的學說,並且課餘閱讀了大量中外農業科技雜誌,開拓了視野。
大學畢業後,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安江農校(今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2.三年實驗一事無成,轉換方向獲成功畢業後,因為當時全盤學習蘇聯,所以袁隆平就打算按照李森科的理論指導實踐,即採用嫁接的方式來創造新物種,當時雖然能得到產量較高的作物,但是這種特質卻無法遺傳給下一代。
就這樣實驗了三年,突然袁隆平在《參考訊息》上看到了DNA結構的發現者獲得了諾貝爾獎,於是打算拋棄李森科的這一套,採用孟德爾遺傳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
(上圖為論文手稿)
後來經過近8年對水稻雜種優勢的研究,將研究成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撰寫成了論文發表在了《科學通報》上。當時是1965年,是風暴前的平靜時期,而正巧那一期《科學通報》是停刊的最後一期。
3.國家科委發現人才,經費資源問題解決當時很多知識分子都進牛棚了,袁隆平也原本要如此的,姓名都已經上了大字報,就差執行了。但當時的工作組來看袁隆平時,卻把袁隆平任命為一塊稻田的技術參謀,這樣袁隆平很高興,很意外。
後來得知,他的材料在被審查時,發現了一封來自國家科委的函件,工作組完全傻眼了,原來抓錯了人,這可是重點保護物件,趕緊地,經費什麼的,都安排上,就這樣,袁隆平得以開展他的實驗,並不受外界影響。
“野敗”發現,科研也需要巧合?當時實驗需要一株野生的花粉敗育的水稻,因為這是實驗的轉折點,如果找不到,實驗就有可能原地踏步,於是袁隆平的助手們到處找有沒有野生的水稻。
後來在海南某處的水坑沼澤地段竟然找到了3個稻穗,當時是袁隆平的助手發現的,因為袁隆平平時就對助手們傳授很多育種知識,所以助手很敏銳地發現了這3株野稻的異常,並且迅速通知袁隆平,原本袁隆平準備去北京,接到訊息,馬上前往三亞,經過檢查,這是一株符合實驗要求的野生水稻,被命名為“野敗”。
這株“野敗”為整個實驗打開了突破口,後來經過不斷的實驗,到1975年時,雜交水稻示範田平均畝產超過500公斤,獲得了巨大成功。
至此,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熟悉了,就是不斷改進,提高畝產。
但很多人都忽視,袁隆平最大貢獻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孟德爾遺傳理論和水稻雜種優勢理論的正確性,並啟發了全國各地的學者,讓他們從思想上得到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我認為這才是袁隆平最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袁隆平口述自傳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