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再次震驚了我的三觀,是我太三觀太正還是真的與他們的三觀合不來?為什麼孝順一下老人會被父母說不應該?只因為以前的陳年舊事,就要叫自己的子女不要孝敬老人,那老人年齡都80多了,什麼恩什麼怨都算了,要記到什麼時候呢?你也是為人父母的,你讓你的子女不孝老人,你的子女怎麼想呢?
12
回覆列表
  • 1 # 老木子2020

    你的父母還真的挺奇葩!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孩子孝敬老人是好事。說明你父母教育的好,家族遺傳基因好!他們不讓你孝敬老人就不怕將來他們老了你如法炮製嗎?跟老人是沒有隔夜仇的。即使他對你在不好,他不也生養你了嗎?你可以直接告訴他,不孝敬老人的人,世人會看不起,也不會有人交你為朋友。慢慢你父母就會想明白!你不要在呼別人如何看,只要你堅持做好就好了。積德行善,孝敬老人是中華美德!!!

  • 2 # 珊珊依舊是珊珊

    不是你的三觀有問題,而是你的父母和你立場不同。估計是他們年輕的時候,和你的爺爺奶奶關係不融洽導致的。

    堅持你的初心就好,慢慢去感化他們,人心向善是會被潛移默化影響的。

  • 3 # 陳穀子雜貨鋪

    怨源相報,世代相傳,前赴後繼的觀念在農村,尤其是文化偏低的部分農民中間,還相當嚴重,甚至是根深蒂固,這代人的結怨教育孩子們記住,否則視為不孝順,農村話叫"踩外幫",大逆不道。

    在農村的婆媳之間,宗親鄰居之間,為一些雞狗之事兒,小孩子們玩耍打鬧之間,容易產生小磨擦小矛盾,這本是很常見的,有時引發大人之間的爭吵,也有上升到肢體衝突,經人勸和本應息事,可有的人記下了,由怨恨不理對方,指桑罵槐的,久而結成了仇恨。

    兒時打鬧起因結下的怨,當時的發小都已長大成人,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對兒時的不快早已忘卻,有意去化解積怨,可是父母不依不饒的,覺得自己沒有面子,子女不聽父母的話,認為是不孝順。

    面對這樣的父母,要有耐心,他們一時半會兒,心理上是轉不過彎的,父母和子女之間接觸機會多,在共同看電視,或者其他方面的事例話題,與之有關,旁證側引的給父母嘮嘮,說完又不當回事兒,以後類似的機會再繼續嘮嘮,父母會認為孩子長大成人了,說得老人們高興,又樂意聽,後邊就慢慢的接受你的觀點了。

    這部分老年人的思想比較守舊,因為他們大半生就沒過門,轉化是要個過程的。

    年輕人,正能量,是社會倡導的,支援理解你的人很多,社會的進步,社會的文明進化,正是由一代代年輕人延續的,崇尚文明也是每個人的行為規範,不必糾結苦腦,相信自己的踐行善舉,也是人們所希望的。

    (網路圖片)

  • 4 # 滄桑老人

    你主動去孝敬老人,你父母反而說你不應該,你父母能說出這樣的話,真是該千夫所指,萬人唾罵。

    老話說的好,父母的恩情大於天。做為兒女不要去計較老人的一點對與錯,一定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老人。同時來講,自己不願孝順老人,晚輩去孝順你們還說不應該,這真的是對老人的大不敬。

  • 5 # 訁念君子

    都寬容一點吧,其實那時候的老人對子女確實沒現在好,就像現在看看小孩過得不是比自己那時候要好,但是最後不要去直接只出父母不好,迂迴一點慢慢改變吧

  • 6 # 甄愚70

    孝敬老人,這個命題沒有錯。

    我覺得,你能夠孝敬老人,這個品質的養成,和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開,他們一定也是善良的人,理解父母的心,同樣也是孝敬的一個方面。

  • 7 # 零度清泉

    我不明白,這樣的父母懂三觀嗎?他們知道三觀是什麼嗎?將來你的父母老了 沒人管 可能他們就知道什麼是三觀有問題了。

  • 8 # 水沐土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都希望在老的時候能得到兒女的照顧,安心的度過晚年,所以你有正確的三觀。

    對於孝順老人我們應該分為幾個方面: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證老人的衣食,想從我們呱呱墜地起,父母對我們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把最好的都留給我們,我們現在父母年紀大了,沒了勞動能力了,我們不說給他們最好的,但起碼也應該我們吃什麼就給父母吃什麼;

    其次就是老人的精神層面問題,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比較大,每天都是工作工作,往往會忽視老人,這樣老人會越來越沉默,覺得被時間拋棄,所以,我們要時不時的跟老人聊聊天,說說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或許從中我們會得到一些感悟。

    最後,借用古人一句話:“何為孝,答曰色難”,意思就是說要孝順父母,不給父母臉色看,這是最難的,回想我們在小時候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父母都很耐心的教導我們。現在我們不一樣要回饋於父母嗎?

  • 9 # 自在1577

    謝謝遨請。以提問者的描述,他孝敬的這位老人應該與他的先輩有過節,或是他們家與此老的家有些解不開的結。其實這種情況在鄉村很普遍,究其原因,還是山野村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和見識較少造成的。上一代以及上上代的山民,因流動性小,而且因為生活,在各方面都有繞不開的交際,再加上家族觀念的影響,各各族姓都有排外頃向;因此,家族之間,一旦有隙,那麼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導至產生仇恨。這種仇恨在古代甚至改革開放以前,在農村是很難化解的,這是歷史的侷限使然。

    到了現在,山村的人都走出去了,無論知識,見識都與原來有天壤之別,因此世界觀,和對人處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原來上一輩的那些雞毛祘皮的小矛盾,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了。由於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心胸也變大了,也更能容人。再加上我國幾十年的遵老愛幼的思想推廣,遵老愛幼已深入人心。

    總之,提問人的做法是對的,以德報怨,化解上一代人之間的恩怨,會讓我們的社會變的更加和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們幾千年的傳承,希望在吾輩能更加發揚光大。

  • 10 # Jackie44

    按理說孝敬老人是傳統美德,但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些老人的所作所為也的確不值得晚輩尊重,只能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 11 # 知足常樂林蘭

    其實我們身為晚輩,也是有知識文化的一代人,應該開導父母,人生誰無錯,十指尖尖也有長短,何況我們又不是聖人,凡夫俗子的人間生活,必有唇舌之爭的口角之爭。

    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有成為一家人,就應該不計較前嫌,把矛盾化小化小。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和氣生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基礎很差,有沒有必要去上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