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中說夢兩重虛
-
2 # 夏雨風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古代史官雖能秉筆直書,但畢竟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為當朝歌功頌德。我們今天剖析歷史,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丶觀點和方法,按照唯物主義歷史辯證法分析和總結,才能客觀的丶全面的丶一分為二的歷史觀,看待歷史。比如太平天國,既有農民反抗黑暗王朝的歷史意義,又有本身的侷限性陷入腐化享樂的消極面。不能一味拔高,也不能全盤抹黑。評價曾國藩丶李鴻章等,不能臉譜化,而要結合國內外局勢來深刻細化。曾國藩鎮壓天國其兇狠殘忍,但在家教丶文化傳承上有其特色,應一分為二看待。曾國藩家書,還曾被許多大人物所看中,有其積極的一面,曾家後人也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袁世凱,雖然有野心恢復中華帝國,曾經告密讓維新運動夭折,但在逼清禪讓丶建立中華民國,是第一任大總統,他提出的五族共和的立國觀還是肯定的。歷史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算術,只有遵循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丶五個範疇丶三個基本觀點,才能詮釋歷史丶還原歷史,才能還歷史的真面目!
-
3 # NOW剛剛好
現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史志機構,專門編寫地方史料,這放到將來就是不帶觀點的史書。而古代司馬遷基本上就是這種專門的史志機構,所以你覺得《史記》是不帶個人觀點的,其實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個人感情因素影響的。
-
4 # 劉坤忠120
史馬遷是漢武帝的近臣,向漢武帝提了不少有效建議,敢直言犯上,惱怒了獨斷專行的漢武帝,將司馬遷處以腐刑。司馬遷為繼承父志,完成史家使命,以身殘志堅的毅力,完成影響歷史深遠的《史記》。從皇帝時期到漢武帝統治中期,以實至純正的調查記述,記錄了僅三千年的華廈歷史程序。司馬遷充分地發表個人觀點,闡述了每個歷史時期的變換更替,以求取不同意見和時代人物的真實性,從而可對記錄修正。儘管司馬遷對漢武帝高度評價,但司馬遷又對漢武帝言行進行評擊和形象的貶低,但《史記》還是在雄才大度的漢宣帝時代稽核發表了。《史記》使華廈子孫瞭解歷史,知道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過程。。。記錄近代史是每段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他的結局在每個政權時期的表達不同。鴨片戰爭失敗是滿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從此進入半封建半殖民時代。太平天國運動使清廷雪上加霜,在清妖與湘軍和地方武裝的共同鎮壓下,維繫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毛主席說,農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動力。現代網路評論太平天國是長毛,是禍國秧民的邪教。不同時期的歷史和人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評價和解說。所以要尊重歷史,瞭解歷史,在記錄歷史上是憑著時代的觀點,怕觸及時代的紅線和政權,記錄者只得詮釋和發表觀點。。。只有建國以來,社會主義的紅色政權,記錄著每個時期的重要事件,存放在檔案館裡,唯有新中國的歷史,永不變色,弘揚萬年。
-
5 # 馬哥讀史
這其實很好理解,在古代社會,在封建君主專制下,歷史向來都是由勝利的人書寫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伴君如伴虎”,其實事實也就是這樣,多少人因為不聽皇帝的話被殺,所以在古代,史觀記載歷史和現代有很大不同。
司馬遷純粹的記錄是有原因的司馬遷大家都很熟悉,它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也被人們稱之為太史公。他曾經因為救人被皇帝處以宮刑,在古代,這種刑法是對人最大的侮辱。正是因為這一點,司馬遷對於皇權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這也影響了他和之後的史官。
1、記的純粹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誰都想多活兩天,史官也是人,也不會嫌自己的命長,在封建朝代,尤其是生活在皇帝身邊記錄皇帝日常生活中大小事的官員,最好的選擇就是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來展開對日常事物的記錄。
這樣做其實最穩妥,因為沒有任何人指責皇帝的所作所為,有什麼事自己心裡想想就行。畢竟皇帝也不可能鑽到史官肚子裡瞭解事關怎麼想的。
2、皇帝有些事不想讓人知道
當皇帝的人每個人都會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儘管很多事明著看是這樣,但是展現給大家的很有可能是一種假象,真相皇帝是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的,一旦流露出去對皇帝的形象就是一種打擊,有的事也根本上不了檯面,所以在古代,每個皇帝都有很多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多死得越慘。史官見多了,也怕了,所以不願意多說一句。
3、沒有必要這麼做
記錄完事情在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這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畢竟皇帝是天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何苦讓自己擔風險了,這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事,還拉in累自己的家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
近代史之所以要帶觀點是因為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到近代社會,皇權什麼的已經成為歷史,而且隨著思想的進步,也需要人們在記錄歷史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認識加入自己的觀點。因為根據哲學原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只有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同意歷史問題,才能形成對事物的全面認識,而且現代社會發表觀點也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所以社會進步促使近代史必須要帶上自己的觀點,堅持按照封建朝代的做法純粹記錄很難讓人們對歷史事件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要發生變化,只有堅持唯物主義理論,才能從歷史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
回覆列表
你看的是教科書吧,史書是不能帶觀點的。史書要求的是準確性,是不能帶有大概可能等模糊性,更不能帶有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