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獸山

    線上對商圈資料的分析也大體相似,但有時偏向於消費行為分析。總的來說,商圈資料的分析主要是圍繞商圈屬性、客流量、客流結構、消費層次和競爭對手四個方面來做。問答將會以便利店業態作為案例闡述。

    一、定性:分析並確定商圈屬性

    做商圈資料分析首先要清楚這是什麼商圈,這個定性並未包括後面的流量和競爭要素,而是從公共設施和群體特徵的維度分析。比如便利店商圈可以輻射500米,這個有限空間會受到交通、樓宇和生活配套的影響。如果便利店想服務商務人士,開在寫字間一層就是封閉式商圈。商圈涵蓋火車站具有流動屬性,就是開放性商圈。

    但有些商圈有幾種特點,比如高檔社群、公寓與商務區重疊,這就是綜合性商圈。不同商圈屬性對門店的影響很大,因為顧客群體特徵會影響便利店的商品結構和服務組成。不過這三種商圈屬性分類有一定侷限性,比如寫字間和封閉社群都可能屬於封閉式商圈,但顧客群體特性卻完全不同,因此才有後面對流量結構的具體分析。

    由於這個原因,以上的三種類型商圈更多具有公共設施特點,這是從便利性出發。如果以群體特徵劃分,也可以分為社群型、流量型和商務型三種類型,這種界定方式是從需求端出發,最終來確定商圈屬性。在商圈定性上這兩種角度都需要考慮,因為兩個角度的資料都要蒐集,從而更精準分析論證。

    二、流量:消費結構和層次分析

    流量是一切零售的源泉,流量可以是細分市場規模、也可以是小範圍的市場容量,也可以是無邊界的網際網路一類使用者。流量也有自己的特點,對便利店而言流量是自帶的,因為店就在那,因此在門店可覆蓋範圍內,需要對流量做準確分析。

    便利店的理念是追求坪效最大化,商品結構和服務功能的搭配會直接影響到坪效,但這個底層仍然是銷售額能做到多少。影響實體店銷售額最重要的指標是來客數和客單價。來客數的流量池是商圈潛在消費者數量,客單價是這些消費者的購買力。

    在對消費結構和層次的分析時,主要是可覆蓋商圈內的住戶數量(或辦公人員數量等),比如500米商圈有8000固定人口,商務公寓佔了30%,總的男女比例是6:4,老人佔比20%,上班族居多有75%,人均收入生活支出達到65%等等。這些容量資料分析其實就是對客單價的論證。

    關於來客數分析,側重便利店店門前的人流潮汐變化,每個時段的客流是不一樣的,比如早晚高峰和節假日。每個時段的消費者性質也不同,比如上班族、學生和帶孩子的老人。時段的流量和客群進行資料融合分析,可以計算不同結構的人潮流量數。在店開業前,這個來客數並不是進店人數,更不是轉化率或交易筆數。

    三、競爭:同業能力和營銷分析

    確定商圈屬性和流量特點是對非競爭性資料分析,目的是瞭解市場現狀和發展可能。但之所以做商圈分析是為了具體專案設立為目的,而專案能否成功、盈利能力如何、投資回收期長短等論證繞不開對競爭對手的分析。

    競爭對手有距離上的遠近,這是商圈是否交叉和交叉程度的論證,本質是同業態密度大小對共同流量的影響和爭奪。以便利店500米商圈計算,如果沒有對手那怎麼做都很容易,如果有五六家一起服務一個客群,即使先不分析能力也會對流量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店開的太多了誰掙錢都費勁。

    競爭對手也是不同的,全家和羅森開在一個商圈那一定是競爭白熱化,快客和羅森開在一個商圈恐怕對羅森沒什麼影響,這個影響淺顯層面是來客數和銷售額,深層就是盈虧和投資回收期多久。

    強對手高密度,這個商圈開店風險最大;強對手低密度,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和機會;弱對手高密度,自己能力強就不擔心;弱對手低密度,這個商圈還不錯。但無論怎麼分析,既要知道自己的能力,也要將對手的營銷、供應鏈和精細化運營所有細節做資料蒐集。

    四、彙總:資料整合與總結

    商圈屬性比較好定性,並且資料來源與流量資料可以完全同步,這兩個可以捆綁進行分析。競爭分析的基礎,是專案自身能力如何,能力強距離和誰是對手也不是核心問題,反倒網點快速擴張和佈局更重要。商圈資料蒐集回來並不是列個表就完事,可以設定標準、分數和公式計算結果做衡量。

    比如對500米商圈劃定為100米內、100米-300米、300米-500米三個標準,影響率分別是75%、20%和5%,計算戶數與影響率的乘積得出分值,在最佳化後得出分析結果,這個可以用於第二點流量中的容量分析。客流量分析、競爭分析也都可參考這個方法。

    圍繞商圈屬性、容量、客流和競爭四個方面做商圈資料分析,對門店選址和經營分析都有用,但沒有確定選址地段前,這些資料只能作為參考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家問:今年春節大家是否同意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