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鳥西夷

    應該取消購物團旅遊,一涉及到忽悠購物,推銷不開發票的不受消保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商品,二涉嫌部分商家偷稅逃稅,三對旅遊體驗大打折扣,失去旅遊宗旨目的,實屬消費違規商業行徑。

    國家應當取締!

  • 2 # 錦江冰

    有關低價團,旅遊行政部門已經多次整頓,但是依然累禁不止,究其原因,都離不開利益。

    搶奪客源,低價攬客

    現在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太多,很多都是私人掛靠承包。

    為了生存,搶奪客源,可說是想盡辦法,而降低旅遊團費是最直接粗暴的搶人方式,忽略旅遊本身作為服務行業的職責。

    為了規範服務,太需要旅遊行政部門對組團社進行合理化管理了。

    但是,如果旅行社之間互相惡性競爭,為了用價格吸引客人,有些旅行社用壓縮成本的方式先攬客,即使先虧著,後面也要從客人身上挖苦心思把虧損利潤掙出來。

    這種低價操作的結果,是服務標準降低,把矛盾轉移到客人身上。

    比如酒店住偏遠的客棧,餐食從八菜一湯餐標變成四素兩葷, 或儘量參觀無需門票的景點等

    最讓遊客反感吐槽的,就是把時間大部分安排進旅遊購物商店。

    客人進店購物,旅行社和導遊都可以簽單從店裡拿人頭費或購物回佣,以此彌補低價團費的損失。

    這些行為造成客人旅遊體驗差,旅行社服務差,導遊客人關係緊張,實際上這一切是可以改變的。

    長期以來,低價收團都是旅遊市場被詬病的頑疾。

    最好有一些實際有效的管理措施,比如調查旅遊市場,整理出旅遊產品的多樣性成本,科學合理地制定行業價格標準,並將之規範化,系統化,在執行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減少人為因素。

    改革導遊薪資

    現在旅行社的導遊,沒有固定工資,沒有保險,所有收入只能靠客人購物後商店給回佣。

    國外導遊收入主要靠小費,而我們國家沒有給小費的傳統,很多旅遊團會在客人報團時強制性向客人收取小費。

    單這些小費,導遊是難於生存的,只能靠客人購物,或賣旅遊自費專案才能有收入,有些導遊為了掙回生活費,與客人關係緊張,強迫客人購物,或與客人發生毆打的現象都時有發生。

    所以,我認為有關部門應該按照勞動法,給予導遊正常的薪資待遇和購買保險,靠真正人性化的管理來規範從業人員。

    遊客參團時,不要為了價格低就去報名,選擇品質團出遊才能玩的開心,遊的放心

    作為遊客,我們也應該明白一個市場規律,一分錢一分貨,若單純選低價團,那麼就得犧牲旅途中的遊覽時間去購物,還要做好旅途中服務標準被降低的思想準備。

    出門旅遊是為了舒心放鬆,建議最好選擇品質團,出發前與旅行社簽訂協議,明確旅遊專案和費用。

  • 3 # p_b_paul_

    有人喜歡這種旅遊,花極少的錢甚至不花錢,中途大量的購物專案,有人還專門找這種團呢。

    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不會取消的

  • 4 # 大漠行旅記憶

    不可能,因為旅行社的專案就是兩張皮。

    一張皮是當地報名收費的旅行社,一張皮是景區當地的地接,這兩張皮根本不可能嚴絲合縫對接,然後就有利益上的衝突 ,然後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斷的想盡辦法從遊客身上掙錢,這是旅行社不能搞好的主要原因。

  • 5 # 跟著飛哥去旅遊

    取消不了,因為客人是圖便宜,購物是賺錢的大頭,為什麼團費便宜,連成本都不夠,不購物怎麼填補這個虧損。旅遊行業從業人員的質量文化不是很高。

  • 6 # 東營老楊

    作為從業10餘年的旅行社從業者,感覺這個有困難。吃住行,遊購娛。這就是旅行的六大要素。我們很多線路都沒有購物店,但是到了要返程的時候,客人還會要求推薦些當地值得購買的物品,不安排還不樂意。所以我一般推薦去當地的農貿市場和早市選購。

    但是這個也不能說絕對不行。比如規定每天出門到住宿的地方,不得超過10小時,含午餐時間。團費限制一個最低價,可以比拼服務,不比拼價格。但是這樣對於兼管部門要求就很高了,得非常熟悉這個行業。如果有人提出了新線路,就得進行稽核。

    真的挺難。關鍵還是客人的選擇,選擇低價,肯定就有各種的貓膩,自己選擇了就自己承受吧。如果選擇品質,什麼樣的產品應該是什麼樣的品質?還是得有一個標準。

    所以,行業的標準必須要由主管部門制定,但是過於頻繁和複雜的標準,又限制了靈活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自己媽媽沒有還禮的能力,老公是否需要送媽媽生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