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拾起雞毛做撣子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的媽媽,想回答一下,非專業,僅供參考。

    帕金森發病和年齡關係不大,從青壯年到老年每個年齡段都有,甚至青壯年的患者不在少數。往往病因不詳。

    媽媽生前患有帕金森,我們親見了她從剛剛查出帕金森一直到去世,十幾年間病症的一個發展過程。

    媽媽患帕金森之前身體一直都很好,除了血脂有點高,沒有其他疾病。有一天她自己發現右手拇指和食指不由自主的做數錢狀,家族裡沒有帕金森患者,媽媽每年都做體檢,所有指標也都正常,所以也沒有太在意,根本沒有想到會是帕金森病。這應該是最初的症狀,除此之外,媽媽還是那個健步如飛的媽媽,那時候年齡大概六十七八歲。

    大約兩年後,有一次上樓媽媽說右腿老是踩一半樓梯,覺的有點不利索,這時手還沒有開始抖,沒有明顯的帕金森症狀。去醫院看過後也沒有查出帕金森,時年差不多70歲。

    這以後就發展比較快了,確診帕金森是72歲,手開始有些抖了,慢慢開始顯現面具臉。到一些狹窄的地方會有障礙,比如上電梯前會緊張,出現小碎步,過馬路的時候也一樣。但是在空曠的地方就和沒病的人一樣。醫生給開了多巴絲肼,最初每天吃四分之一片,吃過藥後,手就不怎麼抖,臉色也好多了。隨著病情的發展,有耐藥性了,增加到半片,到後期每隔一段時間藥量都會增加一些。服藥的副作用是味覺差,便秘等,到後期便秘是常態,常常需要服用潤腸藥物來緩解。

    那時候我看了很多關於帕金森綜合徵的影片,看到很多年青一點的患者在安裝起搏器後愈後很好,甚至能穿針引線做一些很精細的事情。也想讓媽媽做手術,很遺憾媽媽已經過了能手術的年齡,(當時上限是70歲)只能吃藥控制病情的發展。

    2015年帶媽媽出去旅遊的時候,已經開始拄柺杖了。2016年因為腿腳運動退化柺杖已經不安全,換成了助步車,由此可見,這個病發展還是很快的。

    2018年之前媽媽除了生活能自理外,還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2018年之後行動就變的吃力,每況愈下。

    2019年年底去世前生活一直還都能自理,自己吃飯上廁所,我們只是洗衣做飯,幫忙洗澡。

    聽很多人說帕金森病人到後期會失智很磨人 ,很慶幸我的媽媽沒有,記憶力甚至比我們都好,能用智慧手機,會微信語音、影片,看到好的養生影片會分享給我們,每天都關注新聞,能背下我們的電話號碼。能自己做的事情硬撐著也要自己做,靠強大的意志力對抗病魔,帕金森到後期病人非常難受,各種功能逐漸退化,但從不呻吟,默默忍受,沒有發過脾氣,樂觀坦然的面對一切。在最後的日子裡,因肺部感染住院,期間安心的接受我們的照顧,現在想來,是為了不讓我們留下遺憾。身後事都自己做了安排,甚至擔心冬天送葬太冷,讓我們照顧好前來送別的人。媽媽一直說她想站著離去,她實現了她的願望,她一直很堅強,直至離世,享年79歲。媽媽是我的榜樣,一直給予我面對困難的力量,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米蘭沒伊布之前就是三流球隊,怎麼就一個伊布就變一流球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