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現在寫古典詩詞,墨守成規,嚴格遵守格律、平仄,認為這是一成不變的。其實在詩歌的演化過程中,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楚辭、漢賦慢慢演化為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時代都在進步。所謂格律詩、宋詞等,一定是有人創新,後人認為寫的很好,才會去模仿,然後形成固定的模式,如果我們照搬照抄,就相當於固步自封。語言最重要的是在於交流,詩歌亦然,故我認為寫詩只要朗朗上口,把意思表達完整、清晰就很好,如果再飄逸一點就更好,沒有必要被格律和平仄束縛。
9
回覆列表
  • 1 # 雲海蒼穹

    古體詩詞就是有格律的!如果發生改變那就是現代詩啦!創新可以但是把格律創新沒了那還是古體詩詞嗎?古體詩詞是國粹要堅決保護起來!決不能丟棄和斷層!這是一個民族之魂!這是中華之寶貴的遺產!切不可丟失!民族的東西丟失的太多了!

  • 2 # 燕南村夫

    與時俱進?

    那麼,象棋裡要不要加進飛機航母火箭?古琴、古箏等傳統樂器是不是別再用五聲音階改成七聲音階?小提琴別再用下顎夾住因為脖子太累?大提琴該增加品柱因為有些人掌握不好音準?圍棋要不要改成一口氣就是活棋因為兩口氣太難了?

    徐志摩、艾青,阿城,席慕蓉等現代詩人,不按格局韻書寫詩,一樣成為大詩人。

    一句話,自己寫不出,別找客觀理由。

  • 3 # 我是假大空

    回答問題要看清楚題目,提問題也要考慮清楚。既然是“寫古詩詞”那就要按照古詩詞的套路來。古代是永遠回不去了,立足當代寫古詩詞,創新的是內容、用的是當代的語言、表達新的思想。這就像我們用舊瓶子裝新酒,不能把瓶子給砸了吧?

    關於朗朗上口問題,千百年來古詩詞就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韻律、平仄就是為這個服務的,當然為了表達思想可以不受束縛,這在古代的大詩人的作品中都有體現。只是現在很多人不懂裝懂,看到有不和韻律、平仄的就大驚小怪,只能讓人貽笑大方。

  • 4 # 黃長堆

    寫古詩詞應該依據前人研究格律成果,古風也很自由。前人的平平仄仄律,我們依照老律新寫,也就是說,依老律寫出現在時代風貌,風格。也

  • 5 # 宋詞郭俊

    遵循平仄和格律就是墨守陳規?沒有這麼粗暴硬扣屎盆子的吧?你要寫律詩或者要填寫格律詞,就必須遵循它的規則,否則,你可以去寫打油詩、現代詩或者古風。打著格律詩詞的名號卻不遵守它的規則,豈非掛羊頭賣狗肉?就比如下棋,你下象棋,就得遵守象棋的規則,下圍棋就得遵守圍棋的規則。否則,何以為象棋?何以為圍棋?再說,與時俱進和格律詩詞也並不衝突。格律詩詞的格律就像容器,你想往裡裝什麼,那是使用者的問題,不是容器的問題,陳壇完全可以裝新酒。

  • 6 # 手機使用者冷月無聲

    無古不成今,延古需創新。之乎者也好!咬文嚼字笑。詩情畫意人間事,ABCD堪稱妙。人行其道陽光照,鬼飲黃泉任飄渺。是人是鬼紅塵染,莫論成敗與惡好。

  • 7 # 深青樂智

    很贊成題主的觀點,現代詩或者叫打油詩只要能表達出作者的意思,只要押韻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按照格律和平仄去作詩。按照格律和平仄作詩,難度高,也沒有多大意義。

  • 8 # 空靈688黃魁仁

    作為詩詞,它是中國傳統文學寶庫中的重要一支,由於傳統古詩詞,壓韻合則,讀起來朗朗上口,吟誦時舒心暢意。故而幾千年來,不論是文學大家,還是鄉紳賢士,人皆愛之並而從之,久而久之,詩詞歌賦這樣的文學題材己深深植根於華人的骨髓裡,從現在網路上和各大媒體來看,愛詩詞歌賦者宜乎眾矣!特別現在中國處於千年之未有地盛世,文人騷客,爭先勇躍吟誦寫作。盛世詩詞多,唐代如此,當今更不例外。至於詩詞是否法古,本人也有一個觀點;那就是詩詞歌賦也好,古體文也罷,各種體裁都應並存。現代人寫作應與時俱進。既要傳承尊重先賢的文學成就,更要開闢當今文學的新路,也就是說必須繼往開來,絕不能邯鄲學步。法古可,但不能薄今,更不能固守陳規,應跳出藩籬,闖出一方屬於有當代特色詩詞體裁。有些人整天咬文嚼字,什麼粘聯,什麼孤平,什麼對仗。吵得不可開交,無聊的很,唐代詩仙,詩聖他們不也是古體詩和近體詩同時皆有嗎?我也愛好詩詞,依愚之見,寫詩先立意,意者是詩詞的精髄,意境美,讀者自然欣賞,硬巴巴無藝境,用字為了平仄,死拉硬拽,既是對仗工正,意境嚼蠟,這樣的詩歌也毫無生存空間。不被讀者親睞。此文僅表個人看法,正確與否,懇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 9 # 聞魯生

    鑑定、識別、判斷今時之“古詩詞”,須要恪守三條“成規”:

    第一,抒發情性否?

    第二,合轍押韻否?

    第三,運用文言否?

    倘若古詩詞可以“與時俱進”,那也只能屬於思想主題內容方面,否則,革除了平仄格律的詩詞,又與京戲的“西皮二黃”,進化成歌劇的“詠歎調”,有甚區別?

    請敬重傳統古詩詞,請敬畏千古美滄桑。

  • 10 # 梧桐樹邊羽

    寫古詩詞,是與時俱進創新,還是墨守成規嚴格遵循平仄、格律?

    很多人現在寫古典詩詞,墨守成規,嚴格遵守格律、平仄,認為這是一成不變的。其實在詩歌的演化過程中,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楚辭、漢賦慢慢演化為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時代都在進步。所謂格律詩、宋詞等,一定是有人創新,後人認為寫的很好,才會去模仿,然後形成固定的模式,如果我們照搬照抄,就相當於固步自封。語言最重要的是在於交流,詩歌亦然,故我認為寫詩只要朗朗上口,把意思表達完整、清晰就很好,如果再飄逸一點就更好,沒有必要被格律和平仄束縛。

    上面是主問題,引用部分是問題補充。

    遵守規則並不意味著墨守陳規,與時俱進也不意味著放棄傳統。

    很多人現在寫古典詩詞,墨守成規,嚴格遵守格律、平仄,認為這是一成不變的。

    文明人穿衣服、褲子、鞋子也是千百年來的陳規了,咱們墨守不墨守?

    穿衣服是“陳規”,這是不能被打破的規則。

    題主所說“古典詩詞”如果不是近體詩,就不談平仄格律,既然談到平仄格律,他在這裡必然是指近體詩。

    遵守平仄格律是近體詩的基本規則,也是不能打破的,因為牽涉到近體詩的定義。

    就好像一個球,你硬要打破規則,說它是方的,那就不是個球了。

    其實在詩歌的演化過程中,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楚辭、漢賦慢慢演化為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時代都在進步。所謂格律詩、宋詞等,一定是有人創新,後人認為寫的很好,才會去模仿,然後形成固定的模式,如果我們照搬照抄,就相當於固步自封。

    前面說得挺對。問題在於後一句話,照搬照抄,就相當於固步自封。

    有些東西不叫照搬照抄,而叫符合定義。

    詩作遵守平仄格律,就符合了近體詩的定義,被稱作近體詩,或者格律詩。不遵守平仄格律,就稱作古體詩,或者古風。所有的古詩都依照平仄格律這個規則進行定義區分——這是定義,定義就必須是精準的,不變的。

    你寫古風,就是古體詩,你守平仄,就是近體詩,請問這算哪門子照搬照抄?

    語言最重要的是在於交流,詩歌亦然,故我認為寫詩只要朗朗上口,把意思表達完整、清晰就很好,如果再飄逸一點就更好,沒有必要被格律和平仄束縛。

    這句話當然是對的。

    不過還是那句話,寫詩只要不寫近體詩,就和平仄格律沒有關係。

    你不寫近體詩,這通篇都是廢話。提問也是,回答也是。

    詩歌三個基本原則,高低起伏、有節奏感、押韻三條,沒有一條和平仄有直接關係。

    使用平仄格律會幫助我們達成這三條特徵並規範,但是不使用平仄格律,只要我們的作品達到這三條原則,比如“朗朗上口”、“通順清朗”,一樣是好詩。

    你不寫近體詩不就結了,開開心心不好嗎?

  • 11 # 今生我財

    中國傳統文化裡,太極之理有太陽生少陰之說,現代課裡也教辯證法,不可片面的看待事物!可嘆有太多的腦袋只會二元對立!

    中華文明裡,很多東西一出來就是巔峰。比如《老子》一書,無為二字已經說盡。比如《離騷》一詩,騷體詩之絕唱!再如唐詩,古典詩歌的頂峰!後人要麼在前人的圈子裡打轉,要出圈就得自立山頭。比如同是道家,老子談無為,莊子就論逍遙;同是騷體,屈原為詩,司馬相如就寫賦;同是詩,唐人寫詩,宋人寫不過就寫詞……

    但是想要創新出圈,要先有基礎。漢語就是有平仄,漢字寫成的東西就是有平仄的變化。而格律詩裡平仄的要求,就是漢字表達的最優解,恰若數學裡已經總結好的公式。好比,貸款要計算不同週期不同利率下錢數多少,直接套公式即可,不必每次都一筆一筆的加!

    所以,學寫古體詩,先要明白平仄格律這些東西。明白這些了,才能會。會了,才有創新的基礎。不要說平仄難,現在學的東西里背英語單詞容易,還是記住微積分的公式容易了,還是程式語言容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6000學形意拳大家覺得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