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雪問心

    《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吊睛白額虎後,陽穀縣縣令要將縣裡大戶們湊的一千貫賞錢盡都賞賜給武松。

    按道理說,武松拿這一千貫賞錢理所應當,畢竟這原本就是大戶們湊的對於惡虎的懸賞,而且武松當時僅有柴進和宋江給的十幾兩銀子,可謂窮得叮噹響,但他並沒有接受賞錢,而是請求縣令將這一千貫賞錢分給了眾獵戶們。武松為何不要縣令的一千貫賞錢呢?在筆者看來,有下列三個原因:

    一、武松的性格忠厚仁德,對於獵戶們很是同情

    武松此人,性格忠厚仁德。先前他聽眾人說過,因為老虎屢次吃人,急得縣令對獵戶們限期殺虎,超過了規定的日期沒有完成任務就得吃棒子,獵戶們因為沒有獵到老虎,已經被打得苦不堪言。所以武松對獵戶們深表同情,將一千貫賞錢分給眾獵戶,意思是寬慰補償大家。

    二、武松覺得自己打虎是僥倖,不好意思拿一千貫賞錢

    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是喝多了吹牛後不好意思回去,硬著頭皮上景陽岡,不巧真遇到了老虎,然後藉著酒勁兒稀裡糊塗打死了老虎。在別人看來,武松是除暴安良的大英雄,但武松心裡很清楚,自己當時只是事到臨頭拼命一搏而已,打虎並非主動意願,而是被動自衛。所以武松對縣令這麼說道:“小人托賴相公的福廕,偶然僥倖,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也就是說,真要讓武松拿一千貫賞錢,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三、作為真正的英雄好漢,武松視錢財如糞土

    真正的英雄好漢,雖然都不富裕,但他們無不具備視錢財如糞土的豪爽作風。武松自己身上僅有十幾兩銀子,卻能毫不猶豫的拒絕數額龐大的一千貫錢(大約合現在的人民幣10萬+);還有魯智深為了幫助金翠蓮父女,將身上僅有的幾兩銀子都拿了出來。在武松和魯智深這等好漢眼裡,多少錢財也不及自己心中堅守的道義重要!所以儘管當時兜裡沒幾個錢兒,但武松卻能大義拒絕重金一千貫的誘惑!

    綜合上述,在《水滸傳》中,儘管武松打虎時窮得叮噹響,但他視金錢如糞土,且為了補償獵戶,又感覺自己打虎純屬僥倖,所以拒絕了縣令的一千貫賞錢。朋友們認為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 2 # 白酒有黑幕

    一個人對權利和金錢的貪慾都是無限的,在金錢和權利必須兩者取其一的時候,就需要仔細掂量掂量哪個更有價值一些。

    武松歸根結底還是想要進入體制內的,並且對於權利的慾望大於金錢。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武松的印象就是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其實遍觀武松的平生,才發現遠遠不是那麼簡單。

    要說殺西門慶,確實是為兄長報仇,這個倒無可厚非。

    而醉打蔣門神,則有點愣頭青的模樣了。至於殺張團練和張都監,按說也是應該的。可千不該萬不該,把無辜的玉蘭和那些下人一股腦全宰了,這絕對屬於濫殺無辜。

    武松打虎的時候,也是非常落魄的時候,如果不是宋江給些銀子,估計想回家都難上加難。以武松當時的性格,應該不會開口問柴進借錢,況且就是借,也屬於肉包子打狗那種型別。那麼想回家或者出去闖蕩,就只有搶劫一條路可走。

    湊巧打死了老虎,得到縣令青睞,這時候除了表現出武力值之外,想要讓縣令更加看重自己,刻意營造出來仗義疏財,視金錢如糞土的豪情,遠比那一千貫賞錢重要的多。

    果然,武松的這一賭,讓縣令加重了對武松的好感。這麼一條大漢,不但武力高強,且人品端莊,不貪財,是條真正的好漢,這樣的人不留在身邊,簡直就是犯罪。

    試想,一個縣的都頭,不僅可以有安身立命之所,還可以慢慢發點財,怎麼算都比單獨拿走那一千貫賞錢划算的多。所以,別說是武松,換做我,也會選擇把賞錢分發給獵戶們。

    別說是千年前的大宋朝,即使放在當下,依然還是這麼個情況。

    比如我們痛恨那些貪官汙吏,背後罵罵咧咧的。其實真的把你放在貪官那個位置,你敢說自己能一直潔身自好嗎!

  • 3 # 玉帝臨凡

    腰裡有銀子的武松窮?還窮的叮噹響?你是王健林唱《一無所有》嗎?不說什麼,就說富戶們都只湊得起銅錢,武松卻使著銀子,你想下吧?再麻煩你查一下古代到底誰才使得起銀子好嗎?告訴你吧?這一千貫大錢實際上還不值武松一錠銀子的一角!一路使慣大錢的武松這點小錢如何在他眼內?加上又性格豪爽,順手就讓給大眾並不奇怪,很自然的事,不值一談!

  • 4 # 語陌泣離傷

    《水滸傳》中的人物故事,向來有“宋十回”、“武十回”之說,即作者對書中人物事蹟的描寫,宋江佔了十回,武松佔了十回,可見,除宋江這位第一男主角之外,施耐庵最重視、最喜歡的角色,就是武松武二郎了,不過武松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好面子!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武松正式登場。

    彼時的武二郎,還是一副落魄模樣,寄居在滄州橫海郡柴進的莊上,身患瘧疾,人人嫌棄。可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並且為他贏得面子,這件事,就是景陽岡打虎

    話說,武松離開恆海郡柴家莊,回鄉看望哥哥,路過景陽岡,不聽酒館店小二的勸阻,連吃了十八碗酒,仍要堅持孤身過岡。

    起初,他堅持過岡的理由,是不相信店主人的話,壓根兒不信岡上有老虎。直到在岡下看到了官府的榜文,他這才明白,原來山上真的有老虎。

    他也是人,也知道老虎的可怕。驚恐之下,就要轉身回去,但他又怕被店家笑話:“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

    於是,他硬著頭皮,繼續趕路:“怕甚麼鳥!且只顧上去看怎地!”

    對於武松的逞強,金聖嘆在這裡評道:以性命與名譽對算,不亦異乎?

    是啊,為了面子而去冒生命危險,顯然是不智,但是武松憑著逃生的本能和高強的武藝,武松打死了老虎。這番經歷,不僅讓落魄中的武松重新找回了自信,而且變得得意起來。

    在景陽岡下,他對獵戶們說:卻才岡子上亂樹林邊,正撞見那大蟲,被我一頓拳腳打死了。面對鄉紳們,他又“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腳細說了一遍”。

    大家紛紛伸大拇指:“真乃英雄好漢!”

    在縣衙廳前,武松再次“將打虎的本事說了一遍”,廳上廳下眾多人等都驚得呆了,知縣甚至主動聘請他來縣衙裡擔任都頭,大家接連不斷的驚歎、讚譽和禮遇,讓武松飄飄然起來。

    從這裡開始,“三拳兩腳打死猛虎”,成為他最願意和別人談的話題,而且,打死老虎的過程,在他的嘴裡,越來越輕描淡寫。

    這一件事,已然為武松贏得了面子,所以他自然不會要縣令的賞錢!

  • 5 # 中孚鑑

    在《水滸傳》中,因景崗山上有大蟲出沒,也就是老虎。其在當地為惡,傷了不少命案。縣官大人就組織獵戶抓捕這個大蟲,以除後患。可這大蟲神出鬼沒、兇猛異常,又豈是輕易抓住的。廢了不少人力物力,最後還是一無進展。

    直到武松武二郎喝了那三碗不過崗,藉著酒勁、不顧勸阻就進山了。大蟲兇猛異常,武松也不遑多讓。雖然武松剛見大蟲時也有些驚懼,但事已到此種地步,也只有打就完了。

    縱然武松打虎時耗費了不少氣力,但好歹最終是把老虎拿下。這時該好好的休息一下了,畢竟他確實很累。這時若在來一隻老虎,那就慘了。好在並沒有第二隻老虎出現。

    當人們發現武松,以及武松說他打死了老虎,眾獵戶還不信,當然真金不怕火煉,當見到那隻死虎的時候,獵戶們信了。故而也非常佩服武松,畢竟能把老虎打死,那肯定是了不起的英雄。

    當然,眾人也自然會把這個好訊息告訴縣官大人。武松打死了老虎,那可是當地一大新聞,所以人們都趕來一睹打虎英雄的風采。

    由於武松為本縣除了一大禍害,縣官大人就要賞武松一千貫錢,當時武松雖然窮,但他沒有要這一千貫錢,而且分給了獵戶們。

    那武松為什麼不要縣官的一千貫錢呢?

    在《水滸傳》中梁山的英雄好漢們,有很多是把金錢看的很淡的人,比如柴進(當然人家有錢)、宋江等。他們自稱是梁山好漢,自然是以義氣為主而視金錢如糞土。

    再則,武松又是一個恩怨分明、性格爽朗之人,如此就更加不會在乎縣官賞的一千貫錢了。

    此時武松雖為縣裡除了一害,但對於英雄好漢而言,路見不平則就拔刀相助,若要回報、報酬,還怎以英雄好漢自居。

    同時武松打虎是一個巧合,當然這個巧合也成就了他。若沒有他的出現,眾獵戶打虎雖然有難度,但他們已經堅守了那麼長時日,只要假以時日、部署得當,終會除去大蟲這一禍害。

    武松打虎雖然幫助眾獵戶除去老虎,讓他們免於傷害和驚嚇,但那一千貫錢的賞銀他們也沒有了,這就是說獵戶們多日的堅守之勞,一下化為泡影。

    獵戶也需要生活,而武松是英雄好漢,他又怎麼能獨自收下賞銀呢,畢竟他如今成了打虎英雄名聲在外,只這“打虎英雄”的名號應該就值不少錢吧。

    所以,武松打虎時雖然沒錢,但還是沒有收下縣官的一千貫賞錢,而是轉分給了眾獵戶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連土豆絲都切不好,卻說自己做菜很牛皮,有這種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