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閒的西瓜刀

    抄的

    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裡對其進行祭祀時的稱呼,廟號寫在神主木牌上。

    開國皇帝一般稱為“祖”,例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繼承者一般稱為“宗”,例如著名的唐太宗,還有皇太極被稱為清太宗。當然,也有稱呼為“世祖”的,例如元世祖忽必烈。

    廟號的歷史淵源:

    1、廟號起源於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設立,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2、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將廟號連同諡號一同廢止,原因是廟號和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

    3、漢朝時期逐漸恢復廟號制度,從此廟號一直沿用了兩千年之久。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

    4、自三國起廟號開始氾濫,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和政變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廟號。

    5、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 2 # 菩提千江月

    秦朝就兩世而已。而且,秦始皇是第一個稱皇帝的人,所以是始皇帝。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六國的人,文治武功,政績都不錯。你說的那些稱號都不足以表達秦始皇的功績。

  • 3 # 半山青蓮

    文帝,武帝是諡號。評價一生功過。

    太祖,太宗是廟號。宗廟祭祀的排位及稱號。這兩個他都不想要。

    他稱帝之後,就廢除了諡號。

    “朕聞太古有號無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他認為諡號並不最初就有的,而是中古對死人生前行為的評價。但是評價有好有壞,始皇帝覺得你們這些人有什麼資格評價我,再說萬一給個不好的評價怎麼辦,索性廢掉,我當始祖,後面就二三四五六,還有一個好兆頭。

    至於廟號,秦朝是由秦國變來的,傳了大幾百年,立廟的話,始皇帝也排不到前面。而且一是,始皇帝給自己安排好了稱號,二,秦宗廟都被項羽燒了,也可能是沒傳下來吧。

  • 4 # 蒼色

    秦始皇是中國人類第一個皇帝。什麼是皇帝?三皇五帝,皇應該是天神下凡管理人類,帝是天神和人類結合體來管理人類,然後所謂神消失,人管理人類,稱王。再然後皇帝們消失太久,秦始皇為了證明自己,稱皇帝,想長生不老,未遂。開始焚書坑儒,但死後不久秦朝崩塌。所以無廟號。

  • 5 # 水一白聊歷史

    主要是秦始皇不希望後代子孫和臣子們對自己妄加評價。

    題主所說的“武帝、文帝”屬於一個皇帝的諡號,而“太祖、太宗”則是廟號。

    廟號算是出現得比較早的、古代君主死後的尊號,不過在秦始皇之前卻只存在於商朝,隨著武王滅商,廟號也開始被諡號所替代了。周朝還確立了完善的諡號制度,針對不同的君主在位時所取得的“成績”,由繼任者和朝中大臣根據“諡法解”來確立前任君主的諡號。

    這一制度一直貫穿於西周、春秋和戰國,在秦國未統一六國之前也是如此,如秦始皇的先輩“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等等,這裡面的“惠文、昭襄、孝文”就是這些秦王的諡號。

    正常情況下,秦二世即位也是會給秦始皇上一個諡號的,不過,由於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他不希望後來者對他妄加評價,於是就將諡號制度給廢除了,代之以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直至千秋萬世。

    後來,劉邦建立了漢朝,又重新恢復了周朝的諡號制度,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漢高帝(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等等。與此同時,對於政績突出的君主,西漢又開始為其立廟,以便後來者對其供奉祭祀,廟號制度也便隨之恢復了,比如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等等。

    隨著歷史的發展,廟號、諡號也都開始氾濫了,好的、壞的、長的、短的,皇帝政績的好壞已不再能透過廟號或者諡號來分辨了。

    而秦始皇雖然確實如他所願,沒有“子議父、臣議君”,只不過,他的大秦帝國三世便終結了,對他的評價兩千多年來自然也從未停止過。

  • 6 # 中孚鑑

    武帝、文帝是諡號,太祖、太宗是廟號,都是屬於君王死後,後繼之君對他的功過是非進行評價的一種結果,至於秦始皇為什麼沒有武帝、文帝等諡號之稱,也沒有太祖、太宗等廟號之稱,是因為秦始皇覺得廟號和諡號都是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就棄而不用。

    廟號,在商朝時就已經有了,當時是對國家有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進行特別追上廟號。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來定的。

    如:

    創基立業者為“太”,功高者為“高”,中興者為“中”。

    廟號的使用,在歷史上因時代不同而情況不同。

    商朝有廟號,但周朝卻不用廟號,而用諡號。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等都是屬於諡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始皇覺得廟號和諡號都是屬於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就把廟號和諡號一起廢了不用。所以廟號從周朝到秦朝,也曾一度被廢用了近千年。

    諡號分褒諡、貶諡和平諡。褒諡是讚美的美諡,比如文、武、宣、景、康、莊、等等。貶諡是名聲不好的,比如煬、厲等等,平諡是不好也不壞,比如惠諡等。(哀、思表示有點同情的意思,比如漢哀帝、明思宗)。

    秦朝滅亡後,接著是漢朝。漢朝重新使用諡號和廟號,不過漢朝對諡號和廟號的使用非常嚴謹。

    比如諡號這方面,皇帝死後,透過對他的一生進行蓋棺定論的評價,該是褒諡就是褒諡,該是貶諡就是貶諡,該是平諡就不會是褒諡。。

    比如漢文帝、漢武帝就是褒諡,劉盈做皇帝期間沒有大功,但也沒有大過,所以就是平諡“惠帝”。

    漢朝不僅對諡號使用嚴謹,而且對廟號的使用更加嚴謹,漢朝時期,皇帝都有諡號,但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非大功大德者不得有廟號。

    比如西漢時期,經過後來重新確定,整個西漢只有四位皇帝有諡號,分別是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文皇帝劉恆,世宗武皇帝劉徹、中宗宣皇帝劉詢。就連開創文景之治之一的漢景帝也沒有廟號,可見漢朝對廟號使用之嚴謹。

    漢朝時流行諡號使用,但後來諡號卻出現了亂用現象,不僅字數從一兩字,發展到二十多字,而且但凡後來繼位的是前面皇帝的子孫,都會給他的父祖進行美諡,根本不考慮太多的功過是非,於是就無法更好的從諡號中看出皇帝的功過。

    唐朝之前主要使用的還是諡號,比如漢章帝、魏文帝、魏明帝、晉文帝、隋文帝、隋煬帝等等。

    直到唐朝時,由於諡號濫用的情況嚴重,字數也變多了,已經不能起到蓋棺定論的作用,於是就開始改用廟號稱皇帝,比如隋朝是隋文帝、隋煬帝,到了唐朝及後來就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宋太祖、宋太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明英宗、清世宗等等。

    廟號後來的使用標準,一般是:

    開國立業的是太祖、高祖。發揚光大的是太宗。重新天下的是世祖、聖祖、成祖。守成令主是世宗,也有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是仁愛孝順的賢主。中宗是中興之主。

    哲宗、成宗、聖宗、顯宗是守城之主。肅宗想中興卻沒能成功。憲宗、宣宗、景宗是功過並有。寧宗懦弱。德宗遇亂逃亡。高宗由盛轉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喜好玄虛。文宗文弱。武宗好武。穆宗在位時間短。僖宗昏庸。哀宗、思宗悲情亡國之主。

    當然,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稱外,還有一個年號之稱。年號是漢武帝首創。始創年號為“建元”。後來形成一種年號制度,但凡遇到大事,一般都會改年號。明清之前,一個皇帝年號不止一個。不過到了明清時期,大多皇帝都是一人一個年號。

    大家比較熟悉的年號比如貞觀、開元、洪武、永樂、嘉靖、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曾經把婆婆當成自己媽媽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