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賀須橫

    是真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掌握社會規則密碼的人群達成的一種共識,也是定理一樣的標準,不可撼動。社會的潛規則是每個人心裡的共識,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古稱帝王,現在就是上層社會的人士,你所學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賣”字服務的,當你三十五歲其實你的身價已經定型了,思維僵化並且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但是你願意相信的東西往往是錯的,機會變得稀少,話語也沒有價值,淘汰就是必然。

  • 2 # 粟米之憂

    不是真的!

    一個社會是靠35歲左右的人,做骨架支撐起來的。區別在於:有的人是支柱;有的人是橫樑;有的人是椽子;有的人是木楔。

    35歲以後,大部分人已經定型,現在的位置可以發揮最大作用,如果一旦工作崗位變動,大部分都會貶值。就像老房改造,很多木料只能切割小了再用,甚至變成劈柴燒火。

    社會賦予35歲人的責任是穩定,心靈雞湯要求35歲人繼續升值。但是,如果35歲的人,不結婚生子、不贍養老人、不踏實工作。每天努力讀書,學本專業以外的學科,隨時準備升職或辭職。公司有幾個這種人,是積極上進!公司全是這種人,會分崩離析!

    印象中《文化苦旅》,寫了一個在外國讀研究生,讀了六七個專業,不工作只靠補貼生活。如果他一直讀到60歲,算不算一直在升值?

    世界會按照自有規律運轉,不會拋棄每一個人

    ,有被拋棄的感覺,是人自己在傷春悲秋。當然,社會也不在乎某個人放棄,其實整個人類都放棄了,每天太陽還會照常升起。

  • 3 # 風行水上雨飄空

    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就男人而言,35_50歲正處於男人幹事創業的鼎盛階段,不僅是家庭,也是社會和國家的頂樑柱,怎麼會被社會拋棄嗎?不明白題主是製造恐慌,還是別有用心?人生理階段分幼兒、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幾個時期。按人生事業成長,我認為劃分求學期(7_30歲)、成長期(30_45歲)、成熟期(45_60)、成果期(>60歲)。35歲無論從人的自然生理階段,或是人生成長階段,都是人一生最輝煌的開始,題主被社會拋棄一說不知從何而來?當然,成年人無論多大年紀,如果是"三無""三好”人員,什麼社會都是拋棄物件!“三無”人員,即無知識、無技能、無上進心的人。“三好”人員,即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好高騖遠的人。從題主提問,沒有任何辨識,不加分析地就堂而皇之提出來,估計也是"三無"“三好”人員。這些人中,不少人對社會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第一,這種人素質低,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低,很多需求得不到滿足,對社會或他人存在較大的牴觸情緒,容易散發不滿和消極資訊。第二,這種人由於素質低,辨識能力有限,像題主,人云亦云,道聽途說,譁眾取寵,很容易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第三,這種人,像題主,非常關注社會存在的缺陷或問題,極易形成偏激認識,甚至誇大其詞,造謠惑眾。社會在快速發展,中國正在崛起,需聚全民的智慧,應當對這些掙扎在社會的“三無""三好"人員加強教育引導,開展職業培訓,克服惡性迴圈的固疾與弊病端,實現全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華人總是看不起中國產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