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考語文齋
-
2 # 飛魚勸學
我也不支援到培訓機構去補習。原因有三:
1.培訓機構的“小班制”都是噱頭,學不到真東西。
培訓機構的整個學習過程都是“程式化”的,或者說是“形式主義”的。大部分學生進入培訓班之後,基本上都是採用“小班制”,所謂的“一對一”基本不可能。因為“小班制”最符合培訓機構的利益,聘用老師少,成本就少,但是學生的學費加起來就多,利潤就變多。每個班有十來人甚至二十多人,那麼學生就基本上和在學校上課時的感覺差不多。學不到真東西。
2.培訓機構的老師很多都是在校大學生,沒有資質,也沒有資歷(經驗)。
真正有資歷(經驗)的老師基本上都在學校,高中老師更是如此。出來冒著險去兼職補課的高中老師雖然有,但畢竟是極少數;大部分老師都在學校任職,不會去培訓機構。而培訓機構找不到那些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就去招聘一些在校大學生來給學生上課,這些大學生由於仍在讀書,所以做題方面應該不成問題,但是他們還是缺乏一定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尤其是語文學科,絕對不是能做題就可以教好學生的。
3.很多家長選擇培訓機構,就是“拿錢就完事兒”。
在交錢之前,培訓機構給你“保證”有效果,保證有收穫。但實際上,所謂的“保證”有效果,“一定”有收穫,這些都是“甜言蜜語”,只是為了讓家長和學生獲得心安。如果你的孩子在培訓之後成績還是上不去,培訓機構也不會把前退給你,因為他們有一個天大的理由:“你的孩子太笨!”這個理由連家長自己也難以回擊。很多家長都是把錢交了就完事兒,覺得交了這麼多錢,孩子的成績肯定能上的去。但是家長需明白,“拿錢是買不到成績”的,提升成績這事兒,大部分動力還是來源於學生自己。
鑑於以上原因,我們覺得讓孩子去培訓機構補習語文還是沒有太大必要,如果去了,大機率是“花錢沒效果”。既然不建議去培訓機構,那麼孩子有沒有辦法提升語文成績呢?肯定是有的!在這裡,我給出三個建議:
第一,先診斷學生“語文成績下降”的原因,然後才好“對症下藥”!目前的問題是,學生語文成績“一次比一次考的低”,這肯定是有原因的。一般情況下,學生進入高中之後語文成績下降的原因有:
一方面,可以透過試卷分析來診斷,檢視試卷上自己失分最多的題型,然後進行歸納和總結;
另一方面,可以透過老師點撥來診斷,從老師的角度,來看看學生自己究竟是什麼原因成績沒考好?學生或家長,就必須加強和老師的溝通。
另外,學生還可以透過“自我總結”的方式來進行診斷,學生對階段在語文學科上的學習寫一篇“自我總結”,從上課聽課、完成作業、複習備考、考試做題、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總結,總結得越詳細,問題就找的越準確。
第二,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尋找學習動力!這個建議,主要是針對那些不重視、不喜歡語文學科的學生。這些學生不重視、不喜歡語文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對語文學科沒有興趣。可能是之前碰到的語文老師講課缺乏魅力所致,一般來說,初中或小學的語文老師講課,都是很有趣的,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但是,如果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了枯燥感、厭煩感之後,就不願意去學語文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先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給培養起來。
①透過加強課外書閱讀,增加學生的“文史知識”,只要有了“文史知識”,大部分學生都會認真聽語文課,因為這樣能夠增加他們的“文史知識”,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②瞭解語文老師,尤其是欣賞語文老師的優點,大部分語文老師都有他自己的優點,這些優點或者是個性方面,或者是知識方面,或者是思維方面,或者是口才方面等,只有學生學會欣賞語文老師,他才會認真去聽課;
③家長經常跟孩子一起討論一些語文學科中的經典課文,透過對這些經典課文的共同討論,一方面會再次複習鞏固學生在上課時的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家長從不同的視角解讀課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新奇,進而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下次上語文課時他肯定聽得更加認真了。
第三,主動學習高中語文“答題技巧”,提前形成“題型觀”!高中語文考試答題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主觀題”。沒有技巧就得不到多少分。一般來講,高一階段老師不會太注重對答題技巧的講解,但是這個內容到了高二、高三總是要講的。如果學生能夠提前掌握一些答題技巧的話,就可能走到了別人的前面,率先嚐到答題正確方法的甜頭。那麼,學生如何獲得這些答題技巧呢?
①到書店去找一些高考語文學科的相關複習資料來看。這些資料雖然稱為“複習資料”,但基本上都是“總結性”的,裡面有很多方法的歸納和總結;包括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古詩文閱讀答題技巧、語言運用答題技巧、作文提升方法等。學生透過這本書,可以提前形成“題型觀”,有了“題型觀”,才會進一步學習和運用答題技巧。
②透過上“網課”,來學習相應的答題技巧。現在的“網課”可謂豐富多彩,應有盡有,老師一邊講知識、方法,一邊講例題、練習,可以說“網課”學習是既方便,又便宜,而且還可以重複觀看使用,這是任何培訓機構都難以媲美的。
結束語:就高中語文的學科性質來看,學生即便是報了培訓機構的補習班,其效果也不會很好。因為語文學習是以長期的知識積澱和學習習(包括記筆記和寫作文)慣鋪墊而成,沒有長期的知識積澱和學習習慣,語文成績也不會得到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從高一開始,就應該做好“完成大量閱讀任務”的準備。從經典名著到報刊雜誌,從長篇小說到短篇隨筆,從名人名家到新人新作,都必須要有閱讀和積累!
朋友的兒子就讀高新某中新校區,教學質量還算可以,師資配備有老教師和新教師。每週都有單門課考試,孩子英語很數學每次都能考到班級前三,但是語文一次比一次考的低,而且聽說語文所佔比重越來越大。
開學將近半學期,接到通知下週就要期中考試了,他想給兒子找個培訓機構補補語文,但是開學時校長又說不建議讓孩子報補習機構補課,學習不到真東西,讓上課好好聽就可以了。
他很糾結,是報還是不報補習班?
回覆列表
月考成績有起伏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屢次下降就不正常了。補課還是不補課並不重要,找找成績下滑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孩子思想情緒沒有問題,如果孩子在適應老師講課上沒有問題,如果孩子語文課上學的內容和數學英語一樣在課下進行了複習鞏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語文成績月考屢次下降就應該補課,就應該立即止損,扭轉語文成績下滑的局面,以防日深月久,難以扭轉。
但是補課補什麼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必須對孩子的考試的試卷進行認真的分析,是知識欠缺還是方法不對、思路不正確,抑或是審題不準確。盲目補課不會有好的效果。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輔導學生的情況。我建議,要補課,就要找一個多年送高考畢業班的、經驗豐富的、工作認真負責的老師去補,如果是做題方法方面的問題,十次課補的就會立竿見影,孩子就會豁然開朗,腦洞大開,感覺很好。如果是知識掌握不足的話,那還得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