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臥夢談
-
2 # 武當山道姑
打仗的雙方,講道理是不起作用的,現在美國在搞競選,競選的雙方候選人應講道理才符合先賢們的制度設計,可是,現在他們都不講道理的。
至於戰爭,美國人拿洗衣粉說那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以此為據發動入侵伊拉克戰爭,談什麼道理?
戰爭就是勝者為王,發動戰爭的手段,打仗的方式,那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胡說八道,罵人橫扯那只是小兒科。
當然,諸葛亮罵到氣死王朗純屬虛構,誰都不會把敵人的詆譭謾罵當真,更不會生氣的。
羅貫中吹捧亮仔,那是也不顧羞恥,不顧事實,不講道理,也是沒誰了。當然,寫小說也是純屬娛樂,不能當真的,跟聽相聲一樣,可以一笑了之。
-
3 # 遲到的敬意
這只是演義,事實上不可能會發生在兩軍對壘時,兩軍領袖在陣前對罵的場面,把一方罵死更是不可思議!
人們津津樂道的可能是欣賞諸葛亮的邏輯、忠心和罵人的口才。
首先講邏輯,諸葛亮一直認為劉氏政權是正統,曹氏乃國賊,王朗更是背主求榮,是奸臣,這個邏輯給了諸葛亮自信,首先在道德上佔據制高點,道義上壓倒了對手。
其次是忠心,諸葛亮受三顧茅廬之恩,託孤之重,一心一意想為劉氏克服中原,無奈蜀地弱小,曹氏勢大,正是心急如焚。諸葛亮心情悲憤,自然氣勢如虹,氣勢上壓倒對手。
最後是口才,諸葛亮舌戰群儒,口才不是一般的好,又佔據道德上風,加上氣勢宏偉,王朗豈能不敗。
但是上述情況不足於罵死王朗。
首先是王朗自以為兵強馬壯,勸降諸葛亮乃是一種施捨,諸葛亮應該感恩戴德,自己也是大功一件。沒想到諸葛亮嗤之以鼻,自己一文不值,落差太大。
再者,王朗認為自己興正義之師,來橫掃叛逆,沒想到在人家眼裡卻是正宗逆賊自投羅網,始料不及。
最後,王朗投靠曹家,自以為攀龍附鳳,無比正確,沒想到在人家眼裡就是奸邪小人,萬人得而誅之叛徒,羞憤難當。
幾番打擊,王朗定死。既然是演義,演義說之!
-
4 # 烈日清風107587166
不能說諸葛亮說的沒有道理。王朗所說的天命幾乎無懈可擊,但正如諸葛亮所說的王朗本身就是漢朝叛臣,他所說言論自然不能信。
這一段之所以讓人津津樂道是因為充滿智慧。王朗發表的言論可謂無懈可擊,但他唯獨忽略了自己的身份。別人發表這段言論大家會相信,但由他王朗發表根本站不住腳。諸葛亮來了個擒賊先擒王,從根源上直接否定了王朗所說的全部。所以王朗無話可說只能被氣死。
-
5 # 使用者坎坷春秋
又是書生意氣。王朗是講理之人嗎?美國特朗普,蓬佩奧之流是講理之人嗎?兩軍陣上沒必要給強盜們講大道理,彈妙律之琴。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一些手段或揭出其脆弱之處,狠狠反擊,像利劍一樣刺向對手,一招制敵,此法,才是跟強盜對決高手。諸葛亮做得特別漂亮。
-
6 # 平南侯丶裴希
諸葛亮人身攻擊不假,但是卻並非潑婦一樣開口就罵。
歷數王司徒平生經歷和所作所為,實在是他老人家對不起漢朝,而不是漢朝對不起他!
結論就是:這老貨非但不是忠臣,而且是大漢朝廷裡頭數得著的奸臣、逆臣、反臣、叛臣!
忠孝信悌禮義廉恥,缺了哪一條,都被人叫做“忘八端”!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也無論是將相王侯還是販夫走卒,人生天地之間,“忠孝”都是立身之本。
有很多事,做是做得,卻硬是說不得。
日寇入侵中國時,有名的漢奸千千萬,無名的偽軍萬萬千。留下萬世臭名的,正是叫囂“抗日必亡,和平求存”的汪兆銘!
屈身降敵就夠瞧的了,還恬不知恥的宣揚“賣國求榮有理,為敵張目合法”?
還是不是人?還要不要碧蓮?
叛徒的“道理”是根本不可能站住腳的,諸葛亮的忠孝大義自然佔足了上風。
你是叛逆,我是忠臣,我當然要罵你!
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大漢二十四代先帝!
天可憐見,王司徒是想還嘴來著,可是能說什麼?
誰強大天命就在誰那裡,就跟著誰幹?主子不行了就再換一個行事的?有錢就是爹,有奶便是娘?
別說王司徒是個有身份的,這話就是下賤的奴才也說不出口啊!
牲口也得要忠心的呀!
最終,王朗墜馬而死。
死就死了吧,算他還有點兒羞恥之心。
於是雙方退兵,擇日再戰。
曹軍沒有因悲憤而士氣高漲。
更沒人提議為司徒大人報仇雪恨。
出來混,高低還是得要臉的!
-
7 # 雙樵
殺人似梃與刃何異?所以殺人的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切入本提問,在國人看來,諸葛亮罵死王朗,為殺人之最高境界者,不但千年來津津樂道,簡直就是國粹,爭相效仿,樂此不疲。為什麼?成本最低,效益最高,你看,將軍陣上,披堅執銳,橫刀縱馬,攻城掠地,血流成河,然而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勝也是慘勝。何如口若懸河,舌如利刃,唇槍舌箭,防不勝防,談笑間殺人於無形之中,何其妙哉!這就是本提問之疑問“為何這麼多人津津樂道”之原由本真。據此愚以為,這種津津樂道的今古奇觀還會繼續下去的。
-
8 # 朵朵佬爺
諸葛亮罵王朗,雖然是虛構的,但也在情理之中。諸葛亮是踩在王朗的痛處。王朗,生為漢室舊臣,按王朗年紀,應該在漢獻帝時代做了許多年官,君臣名份早定,君君臣臣,王朗肯定深受感染。後來,曹丕奪權,王朗為虎作倀,雖迫於權勢,內心是有愧於漢室的,生怕別人揭這個傷疤。諸葛亮當眾揭王朗傷疤,如同亂箭穿心,氣急而亡,符合孔孟門生的作派。
-
9 # 鑲黃旗爵爺
祖上世食漢祿,後擁立曹魏篡漢,然後在兩軍陣前高呼投降曹魏是天數,篡漢投降才是順應天意!你蜀漢如果不投降就是逆天而行,不投降就是不仁不義!
對於這種人你跟他講道理?你跟一個不忠不義,毫無廉恥的人講道理?換成我,我人身攻擊都是輕的!罵的他狗血噴頭就是客氣了
-
10 # 恬然滋味
題主指責諸葛亮罵王朗時不講道理完全人身攻擊,這是不對的。須知王朗是千年狐狸,能被潑婦罵街氣死嗎?有人罵曹操,曹操一向滿不在乎極其鄙視。“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算老幾?曹操不虧心篤定的很。王朗虧心不?“好一個大老元臣?”,王朗是誰家的大老元臣?題主可能年輕,不會體會。王朗老朽了,幾十年大漢子民,做官拿俸祿,平生一定沒少作報告唱高調教育僚屬百姓乃至自家子侄要忠君愛國,得,老朽了皓然了,姓曹了!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丟。遇到諸葛亮,比對諸葛亮的凜然大義,豈不羞死?
王朗好大喜功恬不知恥不自量力,不縮頸苟活竟敢搖唇鼓舌蠱惑天下,可是,這麼個蒼然老賊一般人是對付不了他的。看看諸葛亮!多麼精彩直接搞定。看過《射鵰英雄傳》應該有印象,洪七公挺身而出時,裘千仞鬥志全失黯然受死。遇到了有本事殺又有資格殺你的人,在對方精彩施為之下,不死而何?
這麼精彩的篇章怎麼能不津津樂道呢!
-
11 # 梁溪水
諸葛亮在民間被神話了,大家津津樂道他幾句話就可以罵死敵人的本領,卻沒有仔細想想王朗的話,句句在理,而且充滿了為天下百姓著想的人文情懷,可嘆!
-
12 # 小飛牛居然是頭象
當時看的時候就發現了,王朗跟諸葛亮講天時,地利,人和,雙方的實力差距。諸葛亮扯了兩句董卓篡權,就開始人身攻擊,我當時這樣說,還有人噴我:你聽的懂文言文嗎?你知道什麼是人身攻擊嗎?我都懶得回他,不知道他在裝啥
-
13 # 智慧指標
諸葛亮的故事都是“演義”的,壯多智足近妖,這個評價,已經非常貼切了,因此當做故事聽一聽,不必深究!假如真能靠動嘴就可以,那誰還動手呀?動手多累呀,還成本那麼高,總之,就是文人墨客的意淫。這就好比,在聊齋裡,都是酸腐書生的豔遇,而且遇到的都是神鬼狐仙的美女,為什麼?因為天天做夢娶媳婦呀,這種能把對手罵死的想法,就是出自這類書呆子的想法之下。
-
14 # 老船長60
兩軍對壘,智勇勝。何謂人身攻擊?兩個敵對營壘以殺滅對方敵首,從而戰勝對方為目的。諸葛亮在駁斥對方論點,挑揀對方行為上的糗事。進行揭露攻擊,從而削弱對方士氣,提高本方將士士氣。談不上所謂人身攻擊。朗朗上口的罵戰,倒使得作者影響讀者正統思想,即偏向蜀漢諸葛方面的人覺得解氣。尤其那句。無恥小人,皓首匹夫。
-
15 # 一隻小白船
王朗心理承受能力——太“低”!若換為司馬懿——黑厚心理專家!——“死”的就是諸葛孔明瞭!所謂人身攻擊有兩面性:於己一方面可作反擊原由——以維護自己尊嚴!於敵一面可作為一攻擊“利”器——這一面往往於被攻擊者受到攻擊而陷入憤怒情緒中而勿略!——就“中”招了!
-
16 # 大蟲197538578
羅貫中先生調動一切文字詞彙讚美諸葛亮,貶斥諸葛亮的對手,以達到作品揚劉貶曹的藝術效果。《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並非正史,沒必要煞費口心去考究和較真。孔明罵王朗,孔融罵曹操,這類事皆是描寫小說的技巧,為主題服務而已。
-
17 # 操冉
因為這是假的,大多數人對事實沒有興趣,反而喜歡戲劇性的杜撰。另外,三國演義關於諸葛亮的多數事蹟,都是假的,比如三顧茅廬、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
-
18 # 長心眼168794174
在法治社會,一個人有罪沒罪法院說了算,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對其人身攻擊都是違法的。而在人治社會,有身份的人說了算,老百姓聽話就是美德,皇帝想殺誰,給他按個罪名就可以了,岳飛就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的。諸葛亮是正義化身,而正義的對立面王郎,自然就是邪惡代表,正義罵死邪惡當然津津樂道。只是百姓沒有意識到,百姓想成為正義化身幾乎不可能,而百姓成為邪惡代表到是很容易,比如不聽話就是刁民,是刁民就可以嚴懲。所以才有了法治社會。
-
19 # trivial
戰爭不是講講道理就能解決的,本身就是和平途徑已經無法解決,需要用暴力的時候。
王朗想勸降諸葛亮,應該是提前勸。
大量本該用於生產生活的勞動力和物資被徵調為軍用,長途跋涉,哪能光聽幾句大道理就能倒戈卸甲?
當然,去說說也不妨,算是給自己的軍隊做個戰場宣言,我們愛好和平,期待國安民樂,不是我們想打,是對方打上門,我們不得不打,過錯都在對方,我們給他許諾封侯之位他們還不要,大魏帶甲百萬怎麼可能輸給他?……
這種演講是給自己人聽的,對方聽不聽都是次要的。
結果呢?反而被諸葛亮批駁了。
其實這種批駁,正常情況下也就是諸葛亮給蜀漢軍隊說的,說我們是正統,對方是篡逆,是反賊,是叛徒,道義上站不住腳……
王朗居然因此上頭了,一激動死了。
換司馬懿,不想打,就高築營壘,你送女人衣服我也不打,生氣也是假裝生氣。
不管你有理沒理,戰爭贏了,大多數人會站在勝利者一邊。
還沒打自己氣死了,別人也懶得分析你的言論是否有利,直接當作無能就可以了。
-
20 # 三方天地
既然是罵人,還要講什麼道理嗎?又不是公平辯論,雙方要以理服人,彬彬有禮。在東吳舌戰群儒時,諸葛亮的口才已經是天下絕倫了,並沒有一句罵人,也讓東吳群臣羞愧難當。王朗是自取其辱,有沒有大心胸,只有被氣死。如果是司馬懿的厚臉皮,送女人裙子也敢當眾試穿,諸葛亮就沒有辦法了,沒有被氣死,只有被累死了。
回覆列表
這都被你發現了,諸葛亮偷換概念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諸葛亮聰明的地方!
兩軍陣前喊話說什麼不重要,因為畢竟那麼大的陣仗,有幾個人真的能聽清對方喊什麼呢,說的你墜馬身亡就不一樣了,那大家都看到了,對士氣的影響相當大了!
王朗就錯在這一點,他天真的以為幾十萬大軍都在對峙的情況下了,說幾句天命的話就能讓幾十萬大軍倒戈。私下裡灌輸,偷偷的策反才是正常途徑,當然諸葛亮也不會被策反的!
諸葛亮就聰明多了,你跟我談什麼不重要,只要跟我談我就罵你,罵的你吐血墜馬我就達到目的了,我和你也沒什麼私怨,就是為了鼓舞士氣,讓全體軍士看著好像我說的對就行!如果罵你效果不明顯,那就罵你祖宗十八代(當然諸葛亮應該還不至於)。
所以大家即使意識到了諸葛亮在那人身攻擊也無所謂,畢竟軍事戰爭都要用手段的,每次都真刀真槍的幹那不成莽夫了。反間計啊,美人計啊等等之類的,成功了就行唄,難道還要罵他手段低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