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竹也
-
2 # 嘶嘶哀鳴的瘦馬
因為:1,現在人生活的壓力大了,節奏快了,競爭激烈了,沒有時間走過了;2,現代人通訊發達了,遇事打電話,發信息即可,不許要走動了;3,現在人親情淡漠了,沒有興趣走動了;4,現在人住進小區和城鎮了,不方便走動了;5,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了,不少在外地安家或打工,後代少了,熱鬧不起來了。
-
3 # 光陰的故事
我們住在一個小山村,80年代時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腳踏車,沒有摩托車,沒有交通工具。那時候走親戚全部靠走,為什麼叫做親戚?這大概就是走親戚的由來。
那時候我們主要的親戚大多居住在山裡。所以走親戚要翻山越嶺。向南翻一座山,過一道嶺,就到了榨水。我舅舅家就在炸水。我們在那兒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
那裡有熱炕有臘肉,有疼我們愛我們的姥姥,姥爺,還有嚴厲管教我們的舅舅,舅媽,還有陪我們玩耍的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翻過東邊的山就到了湯峪,姑姑的家就住在那裡,翻過西邊的山就到了大峪,姨媽家就住在那裡。那時候我們無論到哪個親戚家去,一住都是十天半個月,我們相互來往,每個親戚家都感覺到特別的親近,特別的溫暖,一點兒也不生分。我們經常盼望著表兄表弟到我們家來做客,一到暑假,我們家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一大幫人在我們家住著,我們捉迷藏,下河捉魚,上山採野果,非常的開心快樂。他們也盼望著我們去他們家做客。那時候走親戚真是又熱鬧又快樂。
可是現在,有了公路。有了交通工具。以前走親戚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而現在一小時不到,就到了親戚家。以前到親戚家一住十天半個月,而現在到親戚家,連吃一頓飯的時間都待不住。過年的時候給親戚家拜年, 開著汽車一天走好幾家,然後再回到家裡吃飯。回到家裡後,母親告訴我們,誰誰誰誰都來過了,他們都很忙,有事都走了,連頓飯也沒有吃。
為什麼親戚之間的親情越來越淡?
交通發達了,生活節奏變快了,人們不知忙著去追趕什麼?沒有陪親戚吃飯的時間,也沒有了和親戚拉家常的時間,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
4 # 肆月情感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其實不是現在沒有那麼熱鬧了,而是時代的發展讓許多人都變得勢利了,現在這個社會人們都變得浮躁,許多事情都急於求成,對待感情也是。
在我小時候,那時候人們生活都比較慢,親戚之間是真的親戚,平時親戚之間遇到什麼困難都會互相幫忙,只需要一個招呼,基本上這一脈的人都趕去幫忙。
春節過年的時候,串門也真的只是串門,是為了聯絡感情才來的,那時候串門是情感的寄託,進門就開始嘮家常,那時候我最討厭的就是和父母去串門,因為總是一大早出去,到了傍晚才回來,彷彿他們有說不完的話。
我還記得,平常的時候還會有親戚來家裡串門,為的也是和自己的親人聊天嘮家常,每年都會去串門十幾次,當時交通還不發達,但是關係卻很發達。
現在老一輩的基本上已經走不動了,來的都是自己的孩子,過年來的時候,都是放下禮物的匆匆過客。
也有不是匆匆過客的時候,就是來借錢的時候,那時候不但不帶自己的三個孩子,而且還能坐在屋裡和自己的長輩好好聊聊天,聊著聊著就開始借錢了,本來我們都是不想給的,但是自己的母親都已經答應了,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也無可厚非。
最讓我接受不了是借錢了,然後從此以後再也不來了,就好像我們會追著他要一樣。
前年,我的一個堂哥,給我家拿了一桶三無的油,在我拿著放大鏡仔細端詳,終於找到了生產日期,2013.4.5生產,保質期兩年,我當時看到之後就把這壺油藏了起來,但是還是被母親發現。
母親平生是一個很有素養的人,在我印象裡她沒有說過幾次糙言,但是那天我感覺母親把這輩子的都說完了。
現在,串門也很少了,基本上一年去一次,一次10分鐘,也沒有在誰家吃飯,都是中午回到家吃飯。
以前是走親戚,在在是走關係,你對我來說越有用,我就走的越勤快。
這是時代發展必須經過的過程,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
5 # 泰山人1963
親戚們走動是沒有以前熱鬧了。我小的時候,走親戚可熱鬧了。我覺得有二個原因,第一那時通迅不發達,親戚們有什麼事(當然都是不很大的事),互相之間都不知道,長時間不見面,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顯得很熱鬧。現在手機都普及了,不管大事小事打個電話,或者影片聊天,見了面反而沒有很多話要說了。第二那時家裡都窮,走親戚吃飯,能吃點好的,特別是小孩都是帶著期盼的心情,有點激動去走親戚,所以一見面很熱鬧。現在,家家都富裕了,不愁吃了,想吃什麼都可以了,對走親戚的吃喝不那麼相望了。由於通訊發達,經常聯絡,有人把走親戚當成了累贅,不走又不好,所以現在走親戚不如以前熱鬧了。
回覆列表
老人說:親戚只能走二代人,以前不懂,現在看來真這麼回事,日子都是自己過自己的,誰也幫不了誰,誰也代替不了誰,親戚是父母給你帶來的社會關係,如果有對眼的、性格脾氣有契合的那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但不要期望值太高,否則失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