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鋒芒畢露鋒利
-
2 # 慧立教育
教育的墮落不是始於名師工作室,不用太擔心那麼少數名師的影響,無論他們是好還是不那麼好。
教育的宏觀管理原則與方法造成的危害才是普遍性的,長遠的,誤國誤民。
-
3 # 青霞人文
名師工作室,不說全部,大多數差不多也就是沽名釣譽,真沒什麼作用!我所在的某學校有三四個所謂名師工作室,就是掛個牌子,所謂名師來了一次,以後就沒事了。這是學校透過某種渠道聯絡上的,給學校臉上貼點金紙而已。這些名師們也樂得到處掛牌子,有名有利。
至於對正常教育教學有啥破壞,基本沒什麼。老師們幾乎也沒把這些名師工作室當回事,教育教學是自己的事情,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一節課一節課都是自己教出來的,教育教學是踏踏實實的過程。
名師們名利雙收,某些學校領導沽名釣譽,他們喜歡搞,隨他們搞吧!
-
4 # 楚天959
現在是編外的“老師”和相關威權領導悶頭髮財,編內上課的老師拚命的背鍋。
比如說“日語班”名義是三年實際高二開始只兩年收費2萬8,“俄羅斯語班”兩年收費2萬6千8,還有各類專業班如美術每年2萬多。什麼“快數班”,什麼“什麼科加強班”五花八門,一年收費數千上萬。辦班者派注學校一個人就會捲走家長百多萬。有些確實有收效,比如英語差的學生學日語考個本科,學俄語考不上國內本科也可“聯合辦學”弄一個俄羅斯本科文憑。有些花了錢讀個大學無非再去弄別人的錢,比如學美術家裡投資上百萬,一般工作成本難收回畢業後只好去培訓機構找下家學生。
在社會上說來,這都是“補課”,都是老師“收黑心錢”。各機構為了競爭什麼手段都施展,但除了核心領導外最多班主任弄幾個油星,一般老師邊都沾不上。
哎,其實都是高考惹的禍。也是家長有錢買任性,卻讓一線教書者背黑鍋。
-
5 # 看一哈熱鬧
我校一“名師",每學期要陪其“工作室"到處上課三四次,每次一兩天,經常有與“工作室"有關的“公事",年年鄉統考成績墊底,口碑極差,各種“硬體"倒整了一堆,今年評上副高。
-
6 # 如穎隨行的日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若是不是參與其中。大都無法真正的去了解名師工作室真正的工作性質。只要是能促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教學質量。存在就是有意義的,反之亦然。
-
7 # 12月桂花香
要說對正常教育教學的破壞嚴重,這似乎有點過!因為很多名師工作室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但是長期對年輕教師的影響比較深遠:那就是年輕教師就會發現透過寫論文做課題或者花幾個星期琢磨一節公開課這些事之後就可以做名師,接下來學校會捧地區會捧,經常就可以參加一些線上與線下教研活動,然後名利雙收!評級就容易多了!這樣的名師只會玩轉這些規則,根本不會踏踏實實教書!長遠來說對青年教師的影響就大了!
-
8 # 讀寫吧
此名師非彼明師。今之現狀,名師易見,而明師難求也。
古之為明師者,多是智慧非凡,燕處超然,明白四達,淡泊名利,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好學不怠,誨人不倦,以其德高而為師,身正以為範也。
古之善為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其人大多教授子弟格物致知修身養性愛民治國之道。此為德高之師也。
然,不知何時,道之不傳久矣,弟子離道亦遠矣。眾生不知生命之意義,本末倒置,追求感官享受,沉迷於物慾之中久矣。世風日下,爭名逐利者眾矣,而遠離顛倒夢想者,稀矣。
今日之教育,未修心養性久矣!今日之明師者,鮮矣;而名師者,眾矣!今之名師者,孰能智慧通達,授弟子為人之道?孰能淡泊明志,心無掛礙誨人不倦?如今學校之中傳道之名師,鮮矣。
古人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虛言也!人生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今日之名師若不為明師,只是演化為榮譽稱號,方便晉級之利,若今日之名師工作室演變為名利場,必將是對“師之稱謂”的褻瀆。
聖人李聃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聖賢之道,吾輩習之,理應踐行。
今日,教育若背道而馳,行彰顯人慾之道,不足信矣。若因崇尚名師之故,使人心亂,禍亦無窮也。
故,教育之道,宜固守根本,清靜本心,為無為,使師生遠離顛倒夢想,遠離本末倒置之狀,方好。
師之理想,非做名師,而做明師,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樂無窮矣。
-
9 # 中國傳統教育的捍衛者
首先要知道成立名師工作室的目的是什麼??是真的為了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我承認是!但是更大的目的是什麼???你知我知大家知道。一句老話————你懂的!
-
10 # 楊永厚說教育
回答這個問題多少還是有些顧慮的。
這並不是說這個問題難度大,而是這個問題有些敏感,且是各地教育管理部門正在熱火朝天推進的一項活動。但不說不談又有不吐不快的難受之感。
說實話,我是贊成在區域內建立名師工作室並形成一項科學的推進制度的。在教研管理崗位時是也是積極倡導者和施行者。
建立“名師工作室”的設計初衷在於,發揮名師的引領、帶動、示範、輻射、孵化等功能,促進區域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能力。應該承認的是,這種做法及舉措在一些地區或學校還是取得一定的成效的。
那麼,為何對“名師工作室”現象會出現一些不同聲音和意見?且有的還很過激尖刻呢?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刻思考。
“名師”是目前各地教育內部比較稀缺的資源,人數也並不多。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為了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採取了一些行政的模式做法,在區域內大張旗鼓地搞起了運動,而不是活動。這樣做,出現幾種情況,一是承擔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教師任務過重,活動過於頻繁,疲於應對,影響了本人本校正常的教育工作,領導不高興,學生及家長不滿意。二是聚焦了活動的開展,忽視了名師自身的學習、研究、培訓及素質提高。使一些名師出現不“名”或不“明”的問題。三是名師工作室的活動質量教研含量出現下降。參加活動的教師受益及收穫低於預期,參與積極性大打折扣。
要改變名師工作室過熱、形式化、運動化的現狀,需要管理部門要有迴歸意識,調整思維,掌握基本的教育規律和常識,改變工作思路,做實做好做優名師工作室工作。最基本的是,重視名師教育教學綜合素養能力的提升工作,使他們有機會有條件有時間不斷學習,完善並超越自我。減少過多的名師工作室活動,做到精心設計,最佳化內容,創新形式,增強實效性。根據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必要的教學研究等活動,減少對正常學校教學工作的過多幹擾。讓教學及教師專業發展迴歸科學、理性的軌道,重點放到校本研修工作中,規範並引導指導學校紮紮實實開展教學教研活動,避免大轟大嗡式的表面化做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名師工作室應有的功能,形成教育教學改革的合力及活力。
-
11 # 沂州文史一哥
名師工作室能抬高名師榮譽感,還能應付各種名堂的檢查。但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一是隔斷了名師與其他老師的距離,名師在教師中可參與集體備課,可近距離指導青年教師,而設名師工作室讓普通教師有了生分感。二是名師工作室往往配備更豐厚的教學資源,更多的教學參考書,而這部分資源別的教師很難分享,既是浪費,對全體教師而言又失公平。三是名師工作室很難發揮輻射作用,評比條件時大多數老師而言可望不可即。
綜上所述,讓名師走入民間,讓名師迴歸本來身份,讓名師之明發光才是應有之義。
-
12 # 致遠語文
現在中國不缺名師,缺的是明師。
名師大家都是知道的,名師就是有名而已,有名而已,就是有實嗎?如果有實,那是實是什麼呢?那就是實實在在的利而已。很多的名師說實在的是有其名無,其實這樣的名師也不見得是真正懂得教育教學的規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不見得有多大的益處。
真正的名師要成為明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起碼要堅守住自己的教育初心不動搖,有深深的教育情懷,有自己的教育擔當。這在當下的社會環境當中很難得也很不容易。
大部分人被社會的滾滾洪流所裹挾,教育也不能例外,教師也不能例外。當我們認真研讀教育這個行業,也會發現它有可能走得太快了,已經忘了出發時的初心。
當前許多名師成立了工作室以後,並不見得有什麼教育和科研的專案,對推動教學也沒有起多大的作用,很多名師工作室在單獨成立了以後,牌子掛起來了,就塵封了起來,名師工作室的整個房間,被一層厚厚的塵土所遮蔽。這難道是名師工作室的作用嗎?這難道是名師起到了引領作用嗎?
正如中國教育學會顧明遠教授所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處。名師們,你們做到了嗎?
-
13 # 使用者243849174176
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在搞校外補習!教育部應該下很心了!從小學到高中都在補!補!補!說白了就是教育太混亂!老師抓巜錢》
-
14 # 木筆123
“名師工作室”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真正的名師開辦的工作室,以研究為主題;另一種是以領隊帶頭組成的教師研討團隊。現在遍地開花的主要是為一種,既然叫遍地開花,那就說明有一定的亮點。
過去,教學研討一般只在校內進行,這就有一個侷限,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一個教學模式,教學研討也成了形式。校際之間要搞交流,那靠的是校長之間的關係。校長之間是朋友,就認真教流研討,相互無保留的展示。一般關係的,最後就搞成一種相互聯歡的結局。
現在的名師工作室,都是在教育局掛名的,有計劃,有經費,人員組成也遍佈各校,一切都相當正規。只要一活動,工作室的人員都必須參加,那就是一個縣或市的教學大交流,公開課等各種形式交流的老師展示的都是代表學校或縣局,展示的本領自然就是最高水平,參加研討的老師就會學有所得。
所以說,名師工作室只要運用得法,也是把地方教育資源整合的好方式。
回覆列表
學校上課不教重點。下課收費開個什麼尖子補課班……現在學校附近都有這重機構。小學生5點40分下課,6點馬上跑到什麼付費尖子補習機構去補習2小時今天在學校學習的課。這個什麼教育方式啊。課堂上老師不教,卻下了課用錢去再補……現在這社會都是錢矇蔽了雙眼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