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
漢滅趙是三路大軍合圍的結果,包括劉邦南路軍團、韓信西路軍團、陳豨北路軍,滅趙之戰結束的標誌是南北兩軍合圍於趙都襄國。
靳歙傳對於滅趙是這樣說的。
別之河內,擊趙將賁郝軍朝歌,破之,所將卒得騎將二人,車馬二百五十匹。從攻安陽以東,至棘蒲,下七縣。別攻破趙軍,得其將司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從攻下邯鄲。別下平陽,身斬守相,所將卒斬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從攻朝歌、邯鄲,及別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縣。6
南線起於河內,河內是舊殷王司馬卬的領土,劉邦東擊彭城前滅殷國,改其地為河內郡。
滅趙起於漢國境內,這一點非比尋常,趙國後期肯定沒辦法侵略漢國的,那麼河內之戰打響,一定是發生在前期。
可以推斷,趙國在彭城之戰漢國戰敗後,處於痛打落水狗的心態,進攻並侵佔了河內。
沒想到劉邦穩住了腳跟,擊退了項籍的追兵,回軍消滅了章邯,再派曹參、韓信攻滅了魏國,開始反擊。
由於地形和形勢受限,漢國沒有第一時間收回被奪的河內郡,滅魏後漢國三面包圍趙國,開始反擊。
漢滅趙和秦滅趙雙方版圖差不多,意味著滅趙方案也差不多——三面合圍,事實上也確實採用這個方案。
上引用的文字中,有兩個字“從”“別”,從攻就是助攻,聽從某人指揮協助之意,別就是單獨。
文中四別三從,意味著靳歙四次單獨進攻,三次聽從某人指揮進攻,從空間距離和資格看此人正是從滎陽過來的劉邦。
提到劉邦的司機,很多人想到夏侯嬰,其實劉邦還有一個司機,就是周緤,此人是劉邦親信,常年跟著劉邦,他的去向也透露著劉邦的行蹤。
蒯成侯緤者,沛人也,姓周氏。常為高祖參乘,以舍人從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漢,還定三秦,食邑池陽。東絕甬道,從出度平陰,遇淮陰侯兵襄國,軍乍利乍不利,終無離上心。以緤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戶。高祖十二年,以緤為蒯成侯,除前所食邑。
周緤是沛縣人,為劉邦參乘(同一輛馬車上的貼身警衛),漢軍時勝時敗,但周緤始終沒有離開劉邦,是非常忠誠的一個臣子。
這個人在滅趙階段到襄國與韓信相會,作為劉邦的警衛,周緤肯定不會一個人跑去見韓信了,所以他其實是陪著劉邦去襄國的。
在《史記·功臣侯者年表》中,有個詞彙叫“從起”,相當於現在官員介紹中的“參加工作”,功臣表通常會記錄功臣從起的時間和地點。
大量燕趙籍功臣在滅趙後加入漢營,並且還被帶到了滎陽前線,契合劉邦的行蹤。
劉邦滅趙後派周勃攻燕,迫降燕國,接收韓信軍、趙降軍、燕降軍拉到滎陽前線。
有的。
漢滅趙是三路大軍合圍的結果,包括劉邦南路軍團、韓信西路軍團、陳豨北路軍,滅趙之戰結束的標誌是南北兩軍合圍於趙都襄國。
靳歙滅趙靳歙傳對於滅趙是這樣說的。
別之河內,擊趙將賁郝軍朝歌,破之,所將卒得騎將二人,車馬二百五十匹。從攻安陽以東,至棘蒲,下七縣。別攻破趙軍,得其將司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從攻下邯鄲。別下平陽,身斬守相,所將卒斬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從攻朝歌、邯鄲,及別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縣。6
南線起於河內,河內是舊殷王司馬卬的領土,劉邦東擊彭城前滅殷國,改其地為河內郡。
滅趙起於漢國境內,這一點非比尋常,趙國後期肯定沒辦法侵略漢國的,那麼河內之戰打響,一定是發生在前期。
可以推斷,趙國在彭城之戰漢國戰敗後,處於痛打落水狗的心態,進攻並侵佔了河內。
沒想到劉邦穩住了腳跟,擊退了項籍的追兵,回軍消滅了章邯,再派曹參、韓信攻滅了魏國,開始反擊。
由於地形和形勢受限,漢國沒有第一時間收回被奪的河內郡,滅魏後漢國三面包圍趙國,開始反擊。
漢滅趙和秦滅趙雙方版圖差不多,意味著滅趙方案也差不多——三面合圍,事實上也確實採用這個方案。
上引用的文字中,有兩個字“從”“別”,從攻就是助攻,聽從某人指揮協助之意,別就是單獨。
文中四別三從,意味著靳歙四次單獨進攻,三次聽從某人指揮進攻,從空間距離和資格看此人正是從滎陽過來的劉邦。
周緤遇淮陰侯襄國提到劉邦的司機,很多人想到夏侯嬰,其實劉邦還有一個司機,就是周緤,此人是劉邦親信,常年跟著劉邦,他的去向也透露著劉邦的行蹤。
蒯成侯緤者,沛人也,姓周氏。常為高祖參乘,以舍人從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漢,還定三秦,食邑池陽。東絕甬道,從出度平陰,遇淮陰侯兵襄國,軍乍利乍不利,終無離上心。以緤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戶。高祖十二年,以緤為蒯成侯,除前所食邑。
周緤是沛縣人,為劉邦參乘(同一輛馬車上的貼身警衛),漢軍時勝時敗,但周緤始終沒有離開劉邦,是非常忠誠的一個臣子。
這個人在滅趙階段到襄國與韓信相會,作為劉邦的警衛,周緤肯定不會一個人跑去見韓信了,所以他其實是陪著劉邦去襄國的。
功臣從起透露劉邦親赴燕趙邊境受降在《史記·功臣侯者年表》中,有個詞彙叫“從起”,相當於現在官員介紹中的“參加工作”,功臣表通常會記錄功臣從起的時間和地點。
大量燕趙籍功臣在滅趙後加入漢營,並且還被帶到了滎陽前線,契合劉邦的行蹤。
劉邦滅趙後派周勃攻燕,迫降燕國,接收韓信軍、趙降軍、燕降軍拉到滎陽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