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宦官弄權,以東漢最為熾烈。
秦朝作為封建社會的第一個專制王朝,從開國到滅亡,僅有十五年時間。這個時期,宦官完全被視為皇宮的奴隸。而宦官趙高所以能夠執掌權柄,是因為秦始皇統治的需要。秦始皇十分重視法治,為鞏固封建統治,他需要大量的人才來輔佐政治。於是,趙高"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由奴隸變成了朝廷官吏,登上了封建統治的舞臺。在政治的旋渦中,趙高成長為野心家,在秦始皇死後,矯詔廢公子扶蘇,立胡亥為皇帝,最終殺胡亥要自立為王。他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第一個弄權亂政的宦官,是典型的陰謀家、亂臣賊子。
在中國封建社會官制史上,秦漢可以劃為一個段落,即所謂漢承秦制。這個時期雖然歷經秦、西漢、東漢三個朝代,但是制度的基本性質,都是維護新出現的封建專制政權。漢初,宮中設有常侍官職(為皇帝近侍之官)。此官並不完全由宦官擔任,"然亦引用士人"。呂后執政時,任用宦官張卿為謁者,出入宮帷之間,傳達詔令。漢文帝劉恆時,宦官趙談、北宮伯子很得寵信。但是,張卿、趙談、北宮伯子等人,雖受皇帝信寵,卻沒有過多地干預政事。
漢武帝劉徹對官制進行改革,西漢的朝廷中出現了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和以皇帝左右侍從構成的中朝官。當時九卿中的少府所屬有尚書和中書謁者,其後,尚書往往用士人擔任,中書令往往用宦官擔任。史學家司馬遷遭宮刑後,任中書令,這只是中朝官的雛形,還沒有成為制度。但是,這種官制的變化,為宦官圖謀弄權,提供了條件。武帝寵信宦官李延年,遊宴後庭,出入離宮,朝中一些機要政事的請奏,常常任用宦官,但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可是到了漢宣帝劉詢時,石顯則以中書令專制一切,搞得朝綱大亂,成為漢朝宦官專權的先例。
東漢初建,基本延用了西漢的官制。但"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調它士。至永平中,始置員數,中常侍四人,小黃門十人"。劉秀開國後,皇宮內苑之官不再任用士人。漢明帝劉莊時,皇宮內苑所用宦官數額有所增加,於是,開始定出由宦官擔任的官職數額。自明帝以後,到漢殤帝劉隆延平年間,對宦官的任用逐漸擴大,中常侍十人,小黃門二十人,並在卿署內兼任官職。漢順帝劉保陽嘉四年(公元135年)正式下令,宦官可以養子並世襲封爵。直至漢靈帝劉宏熹平四年(公元176年),"改平準為中準,使宦者為令,列於內署。自是諸署悉以閹人為丞、令"。(《後漢書·孝靈帝紀》)。這些都為宦官勢力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漢靈帝還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增設西園八校尉,任宦官蹇碩掌統率大權,開宦官統兵之惡例。
東漢官制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中樞權力更為集中,集中在皇帝直接掌握的尚書。尚書設左右丞各一人;侍郎三十六人;令史二十一人;機構龐大,事權繁重,使"三公"徒有虛位,形成"政歸臺閣"的局面。因此,宦官一旦擅權,"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意,則參夷五宗"。
東漢宦官專權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宦官集團與外戚勢力的鬥爭。這是其他的朝代所沒有的。這是由東漢王朝所具有的特殊條件決定的。
在東漢經歷了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三個成年執政的皇帝之後,從和帝開始,都是幼主執政,年紀最大的不過二十歲,小的只出生幾個月。皇帝年幼,母后臨朝,勢必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面。皇帝長大以後,不甘心做傀儡,要收回皇權,親執朝政,但又沒有可靠的朝臣幫助,所以就依靠宦官發動政變,消滅外戚。宦官為皇帝效力立功,自然要加官進爵,於是形成勢力,掌握了朝廷大權。而下一個小皇帝繼位後,朝政大權則又易手外戚,幾年以年,鬧劇再度重演。就這樣,外戚和宦官這兩個毒瘤,"你方唱罷我登臺",迴圈往復,持續了近百年。
秦漢時期的宦官弄權,以東漢最為熾烈。
秦朝作為封建社會的第一個專制王朝,從開國到滅亡,僅有十五年時間。這個時期,宦官完全被視為皇宮的奴隸。而宦官趙高所以能夠執掌權柄,是因為秦始皇統治的需要。秦始皇十分重視法治,為鞏固封建統治,他需要大量的人才來輔佐政治。於是,趙高"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由奴隸變成了朝廷官吏,登上了封建統治的舞臺。在政治的旋渦中,趙高成長為野心家,在秦始皇死後,矯詔廢公子扶蘇,立胡亥為皇帝,最終殺胡亥要自立為王。他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第一個弄權亂政的宦官,是典型的陰謀家、亂臣賊子。
在中國封建社會官制史上,秦漢可以劃為一個段落,即所謂漢承秦制。這個時期雖然歷經秦、西漢、東漢三個朝代,但是制度的基本性質,都是維護新出現的封建專制政權。漢初,宮中設有常侍官職(為皇帝近侍之官)。此官並不完全由宦官擔任,"然亦引用士人"。呂后執政時,任用宦官張卿為謁者,出入宮帷之間,傳達詔令。漢文帝劉恆時,宦官趙談、北宮伯子很得寵信。但是,張卿、趙談、北宮伯子等人,雖受皇帝信寵,卻沒有過多地干預政事。
漢武帝劉徹對官制進行改革,西漢的朝廷中出現了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和以皇帝左右侍從構成的中朝官。當時九卿中的少府所屬有尚書和中書謁者,其後,尚書往往用士人擔任,中書令往往用宦官擔任。史學家司馬遷遭宮刑後,任中書令,這只是中朝官的雛形,還沒有成為制度。但是,這種官制的變化,為宦官圖謀弄權,提供了條件。武帝寵信宦官李延年,遊宴後庭,出入離宮,朝中一些機要政事的請奏,常常任用宦官,但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可是到了漢宣帝劉詢時,石顯則以中書令專制一切,搞得朝綱大亂,成為漢朝宦官專權的先例。
東漢初建,基本延用了西漢的官制。但"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調它士。至永平中,始置員數,中常侍四人,小黃門十人"。劉秀開國後,皇宮內苑之官不再任用士人。漢明帝劉莊時,皇宮內苑所用宦官數額有所增加,於是,開始定出由宦官擔任的官職數額。自明帝以後,到漢殤帝劉隆延平年間,對宦官的任用逐漸擴大,中常侍十人,小黃門二十人,並在卿署內兼任官職。漢順帝劉保陽嘉四年(公元135年)正式下令,宦官可以養子並世襲封爵。直至漢靈帝劉宏熹平四年(公元176年),"改平準為中準,使宦者為令,列於內署。自是諸署悉以閹人為丞、令"。(《後漢書·孝靈帝紀》)。這些都為宦官勢力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漢靈帝還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增設西園八校尉,任宦官蹇碩掌統率大權,開宦官統兵之惡例。
東漢官制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中樞權力更為集中,集中在皇帝直接掌握的尚書。尚書設左右丞各一人;侍郎三十六人;令史二十一人;機構龐大,事權繁重,使"三公"徒有虛位,形成"政歸臺閣"的局面。因此,宦官一旦擅權,"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意,則參夷五宗"。
東漢宦官專權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宦官集團與外戚勢力的鬥爭。這是其他的朝代所沒有的。這是由東漢王朝所具有的特殊條件決定的。
在東漢經歷了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三個成年執政的皇帝之後,從和帝開始,都是幼主執政,年紀最大的不過二十歲,小的只出生幾個月。皇帝年幼,母后臨朝,勢必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面。皇帝長大以後,不甘心做傀儡,要收回皇權,親執朝政,但又沒有可靠的朝臣幫助,所以就依靠宦官發動政變,消滅外戚。宦官為皇帝效力立功,自然要加官進爵,於是形成勢力,掌握了朝廷大權。而下一個小皇帝繼位後,朝政大權則又易手外戚,幾年以年,鬧劇再度重演。就這樣,外戚和宦官這兩個毒瘤,"你方唱罷我登臺",迴圈往復,持續了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