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遠軍
-
2 # 洞眼觀教育
如果我小時候有機會學點藝術,我是不會拒絕的,可惜那時候就沒有。
有一句話說的好,存在既合理。社會藝術培訓之所以存在,是社會需求的產物,當學校教育滿足不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時,社會培訓便應運而生。
如今的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藝術也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擁有巨大的巿場,藝術的存在讓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尤其是當一個人到了老年,擁有一點點藝術能力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和風彩,學一點還是有好處的。
國家如果真要管控,那就是讓專業的人從事專業的事,提高入行門檻,取消那些低階趣味的所謂藝術,讓真正的社會藝術巿場擁有其該有的陽光。
國發揮其管控的手段,目的是更有利於社會和百姓,而不是將社會藝術培訓逐出巿場,那就失去控的初衷,管的意義。
幹嘛要管控呢?既然家長有需求,這個市場就該任其存在。藝術培訓本來就不是壞事,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這是在學習文化課之外的一種追求。
成績好的學生,參加藝術培訓,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不但不會影響學習,相反,能讓學習處於一種最佳狀態。可以想象,那些成天埋頭書本,鑽進書山題海的學生,其生活是多麼枯燥乏味,毫無情趣可言。而參加一些藝術培訓,可以讓這些學生釋放學習壓力。科學研究證明,藝術是可以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緩解疲勞,調適心理,能夠促進學習的。
成績不好的學生,如果還一味追求在學習上有多大建樹,那無異於水中撈月鏡裡看花 。家長也不能強求這樣的學生透過讀書去尋找一條好的出路。既然他們沒有讀書的天賦,既然他們對讀書不感興趣,既然透過這條路行不通,那麼,讓孩子參加藝術培訓,適當地分散一點精力,其實是可行的。姑且不說藝術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單就尋找精神寄託這一點來說,也是十分可取的。很顯然,人的精力是需要發洩的,既然在學習上不能投入,他們很可能會幹些違背校紀班規的事情,會違背家長意願開始叛逆之旅。而參加藝術培訓,則可以讓其找到學習之外的樂趣,說不定,他們會愛上藝術,進而不懈追求,最終能從藝術尋找人生突破口,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當然了,如果孩子對參加藝術培訓十分抗拒,那就不能強求了!起碼,他要接受這個東西!
所以啊,國家不但不能對藝術培訓進行管控,相反,還要為藝術的興盛創造條件,鼓勵更多的個人或者藝術機構參與進來。國家只需要對這些培訓實體統一監管嗎,引導藝術培訓市場健康有序合法地發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