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悟空問:為什麼對《道德經》的解讀不能僅限於書面文字?大公曰:因為《道德經》首先是一部經卷,是舉要者以成"經",不是普通話;即使是普通話,也和當今的語法體系有很大的差異;縱觀全文可以看出《道德經》實際上是一部全面講述古太極(玄學)及其應用的一部經卷,首章就已經指明有無(即太極的陰陽)二者"同謂之玄(太極),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就是開啟宇宙萬物內在規律的鑰匙。整部經卷其實就是對這一規律的條分屢析。有無是玄(太極[em]e401676[/em])的組成部分,提到有時,應考慮無的存在,提到雌時應考慮到雄的存在,老子稱這種方法為"守其雌而知其雄"就是說經文中約有近乎半數的內容不見於文字表面,所以僅從文表解老會有遺漏。譬如:首句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省去了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省去了常名)等等⋯
8
回覆列表
  • 1 # 啥名沒人用我用

    停留在字面相上什麼經典都讀不懂,任何經典都不是論文,分析推理全是浪費時間。因為這不是科學,是內證,是用心直接感悟。不加主觀意識集中精神一遍遍讀經典,讀到一念不生時忽然間全都明瞭,明瞭後自己也講不出,只是自己知道

  • 2 # 飛鴻吟

    你要讀懂《道德經》,必須全面通讀,做到融會貫通。

    首先知道“道"的真正含義,再去了解“德“的內涵。

    其次再去弄懂“道"和“德"的辯證關係。

    第三、瞭解“無"和“有"的辯證關係,厚德載物的真正辯證法,柔弱勝剛強、和大怨執佐契、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生之,德蓄之的真正含義。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本意思。

    這兩句話是說,事物規律(道),你知道了一個,你就可以用已知的事物規律去發現第二個事物規律,第三個事物規律,乃至萬千的事物規律。人生活在球上,就必然要受地理環境的約束(法);地在天之下,必然要受天的約束,即天晴下雨風吹等約束;天在宇宙中,必然要按規律執行(道),然而道在那裡?他又怎麼樣?道則蘊藏於大自然中,要受大自然界的約束。

    所以,道德經通篇是自然哲學,沒有誰為大,互為條件,互為動因。

    特別是提出了厚德載物的奮鬥目標,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是造物,不是擁有物、包容物的意思。

    只要人類社會存在,人們就處在未知事物規律的探尋和已知事物規律的遵循中。這是一個永恆的定律。這就是道德經的偉大!

    中國如果按老子的思想發展,早就引領了世界,科技早就登上了巔峰,厚德載物的主導者是我們,而不是西方。

  • 3 # 混沌大世界

    又是一個,讀懂《道德經》太簡單了,難的是論語。

    哎,這世道,中國快點崛起吧,你的老根快被挖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討論下我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