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南閣水哥
導言
建文帝在和燕王朱棣的這場奉天靖難之中,並不是一點勝算沒有,只是建文帝沒有利用好自己的權力在整個戰役中出現了太多的失誤最終導致功虧一簣。歷史上一府之兵而得天下的之後朱棣,只能說運氣在他的身邊而已。
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首先我們要說一下靖難之戰一共進行了4年,而不是一場戰役的勝負就決定的。所以對於南京這政權來說,他其實迴旋的餘地很多,以拖待變 以和促打都是方案。只是可惜南京此時卻是沒有太多能用的將軍這是關鍵。
我們先從示意圖來看。燕王做的最正確的做法有兩步。
第一步,北平府周邊擊潰了明軍13萬的攻擊。這是靖難之役能夠繼續打下去的基本盤。不然一開始就被明軍消滅的話,那就沒得玩了。
第二步來到寧王,得到朵顏三衛的支援。這隻生力軍也是後來向南邊挺進的重要力量。
可是光這兩步是無法快速實現統一的。關鍵在於南京建文帝做了太多的誤判。
明軍其實兵力充沛而且戰鬥力也不弱。如果到處都來勤王的話,我想要消滅燕王也不是難事。可是恰恰在於他們居然籌不到兵,特別是整個南方沒有動起來。
建文帝調動不了軍隊這一點我是有疑問的,作為皇帝難道無法調兵?這可能是他們對於整個局勢的變化有關,過於樂觀的分析情勢,最終導致的失敗有關。
在戰略僵持階段沒有對燕王進行消耗即使說剛開始沒有打敗燕王,在雙方進入僵持階段,建文帝也沒有提出可行性的主動出擊戰略,反而讓燕王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導致全盤之敗。
如果建文帝要想贏,就只能在僵持階段果斷使用兌子戰術。利用車輪戰的方式嗎,消耗燕王主力最終可以實現翻盤。
很多人覺得這個辦法太土了,只要是好辦法就行為何管他土不土呢?
其實,建文朝內部的派系分野和鬥爭深刻地影響著建文朝政局,應當予以更多的重視。王紳《繼志齋集》有《上吏部書》雲:
然而位過於器而器愧於位者有之,至於職小於才而才浮於職者何限,亦有才品相丁而所任非其所長、所職非其所事者。
國內沒有擺平而外面又被人偷襲你說能不輸嗎?
-
3 # 週週說古今
朱允炆怎麼逆襲?
朱允炆天資聰穎,被其爺爺朱元璋一路看好,並親手送上皇位。可老朱沒曾想到,自己剛一閉眼就出了事,最猛的兒子帶頭叫板,一路殺奔應天!這種事情,朱元璋不是沒有想到,甚至朱允炆自己也有猜到,只是沒有想到來的如此突然。
一天,朱元璋和朱允炆在一起聊天,朱元璋說:“備邊抵禦外侮,我交給你的皇叔們管,只要邊境上沒有戰爭,你就可以放心地做你的太子了。”
不料朱允炆卻說:“如果叔叔們有異心,誰來對付呢?”這出乎意料的一問竟讓朱元璋沉默良久,最後才問:“你的意思怎樣呢?”
朱允炆回答:“以德爭取他們的心,以禮約束他們的行,若無效就削弱他們的屬地,再不行就只有更換他們的封地,興兵討伐是最後一條路。”
朱允炆作為朱元璋欽定的皇太孫,天資不可謂不聰明,思慮不可謂不縝密,但是他猜到了開頭,也猜到了最嚴重的情況,但卻沒有猜中結局。
按理說,朱允炆採取的削藩政策是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統治的,這一點並沒有錯!錯的是他用錯了人,犯了操之過急又準備不足的錯誤。
他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是一群既不懂軍事,也不會打仗的文弱書生。他們雖高喊“削藩”,但沒有相應的軍事部署來與之響應,當耿炳文受挫折時,卻用了李景隆去統率大軍,以致幾十萬軍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被李景隆斷送。而朱棣久經沙場,軍事經驗豐富,他所統率的軍隊愈戰愈強,為以後的戰爭勝利打下了基礎。
可以這麼說,朱元璋對這個孫子是盡力了,但怎奈一副好牌還是被朱允炆打得稀爛。不能說書生無用的話,但朱允炆這個書生在朱棣這個久經沙場的老江湖面前,的確是輸得太慘。
話歸正題,如果換作自己是朱允炆,面對來勢洶洶的朱棣,該怎麼翻盤?我的辦法有三:
其一,破釜沉舟!朱棣帶兵進逼京城,是不折不扣的造反,道義和法理上站不住腳。所以要明白告訴天下,朱棣是在背叛皇帝背叛國家,號召天下兵馬勤王,斬斷與朱棣和解的退路!儘管真正能夠來救的不多,但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穩住觀望派!更重要地是給戰爭定性,高舉正義的旗幟。
其二,釜底抽薪!朱棣的燕軍很強,但畢竟只是一股藩王,這個時候要嚴防其他藩王加入他的隊伍。朱棣興兵的根源在於朝廷削蕃的決定。雖然於國有利,但在這個時候只能捨車保帥,放棄削蕃的政策(至少是暫時)。昭告天下,朝廷暫停削蕃,最大程度保證諸路藩王的利益,但是朱棣除外,因為他是反叛國家的罪人。分化對立勢力。
其三,靈活應對。不拘泥於一城一池。只要朱允炆在,朱棣永遠當不了皇帝,大明朝始終還是自己的天下。所以,短期的軍事被動不會影響大局。朱允炆同志完全可以遊走於廣大的祖國大地,不跟燕軍爭一世之長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叛軍始終是叛軍,待其銳氣消減之後,力挽狂瀾也不是沒有可能!唐朝對付安祿山史思明那一套正是這個思路。
-
4 # 弈語
扭轉乾坤?這四個字放在朱棣身上才合適,朱允炆一開始削藩之時,就沒覺得自己會輸,就連朱棣本人都覺得自己無法對抗中央。
這就解釋了朱棣明知朱允炆要削藩之時,依舊派遣自己的子嗣全部赴南京,建文帝一封詔書責備,搞得朱棣連“裝瘋賣傻”這一招都用上了,因為朱棣心裡很清楚,自己這點兵力可能連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揮使都幹不過,要不是朱允炆步步緊逼,朱棣又豈會以八百親兵起事清君側?
王乃佯狂稱疾,走呼市中,奪酒食,語多妄亂,或臥土壤,彌日不蘇
燕王出其疏草,示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等曰:“此何為者?”遂令玉等帥壯士八百人入衛。
削藩這個事情,其實太祖朱元璋和朱允炆有過交流,朱元璋其實也認同朱允炆的思路,奈何朱允炆雖然思路清晰,但是執行起來卻十分稚嫩,誰能想到坐擁全國之力,擁有百萬之師的建文帝會被朱棣逆襲成功,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會不會後悔就應該自己動手削藩,原本想讓朱允炆立個威,沒想到把江山都賠進去,真是一口老血要噴出來!
太孫曰:" 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不安分),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孫曰:" 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無以易此矣"。
其實對於朱允炆而言,學習漢武帝的推恩令,是個不錯的辦法,畢竟推恩令這個陽謀已經獲得過成功。建文一朝也有人向建文帝提議,搞一個大明版的推恩令,提出這個想法的是高巍,根據《高巍傳》記錄,高巍給朱允炆的提議是:在北方的藩王,把他們的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方的藩王,把他們的子弟分封到北方。像這樣,那麼藩王的權勢,不去削奪卻自然削弱了。
曰:“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但是初登大位的建文帝對於這個穩紮穩打的方案有點瞧不上,聽了黃子澄的建議之後,隨即決定強行削藩,這對書生意氣的君臣雖然明白強行削藩的後果,但是他們都浪漫的認為:臨以六師,其誰能支?
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太孫是其言。
正當建文帝削了一眾藩王,正要一鼓作氣解決燕王之時,看了朱棣的自解書信的建文帝卻突然猶豫了,覺得要不事情到此為止吧。猶豫之中,看準時機的朱棣趁機誘殺北平布政使與都指揮使,一夜佔領北平,興兵南下。
此事凸顯了朱允炆的幼稚和優柔寡斷,若想懷柔,從一開始就聽高巍所說,咱們徐徐圖之,搞幾次如同漢武帝一般的酎金奪爵不就一舉加強中央集權了嘛,若想削藩,就必須像景帝一般快速解決,怎麼能削到一半不想削了,這個時候地方諸王和中央已經形同水火,就算中央此時想罷手,剩下的諸王定然也興兵作亂。
等到朱棣起兵南下之後,朱允炆依舊在犯錯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最大的錯誤就是陣前換將,按照朱棣當時的形勢,只要耿炳文一直守著,朱棣必敗無疑,奈何建文帝撤了耿炳文的職務,把耿炳文精心佈置的防禦體系棄之不用。隨著大明戰神李景隆的登場,建文帝的百萬大軍基本被這個爺給敗光了,要不是盛庸和鐵弦死守濟南城,山東全境就要改打燕王的大旗了。
建文帝之後的操作更是讓人吃驚,先是把徐祖輝棄之不用,然後看實在無人可用了,才命令徐輝祖“率軍北上支援”,然後等到徐祖輝和盛庸打算配合一波之時,直接又將徐祖輝調回南京了,我驚呆了,這個徐祖輝雖說是朱棣親戚,但是人家的心明顯忠於建文帝的,不然也不會賣力的在齊眉山與燕軍激戰,有必要這麼防他嗎?
等到朱棣率軍直逼南京之時,建文帝再次出了個昏招,把直面燕軍,最關鍵的金川門防務交給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然後就是這兩貨直接開城門,讓燕軍入城,此時大局已定,朱允炆放火燒宮,生死不明。值得一提的是,燕軍入城後唯一率部抵抗的將領,是朱允炆一直不放心的徐輝祖。
終上所述,朱允炆在原本穩操勝券的情況下,昏招頻出,最終讓燕王逆襲成功,對於我來講,一開始就採取懷柔政策不就好了,一動不如一靜,在實力碾壓的情況下,懷柔政策是最好的選擇!
回覆列表
靖難之役是明朝早期最大的一次內亂,也是歷史上少有的藩王作亂成功的案例,在這次內亂中,擁有絕對優勢的建文帝朱允炆可謂是昏招頻出,親自把一手好牌給打爛了,讓本來處於劣勢的朱棣扭轉了頹勢,最後朱棣登基,乾坤逆轉了。
要說朱允炆有什麼辦法可以逆轉乾坤,贏得最後的靖難內亂,說實話還真不少,如果我是朱允炆的話,大概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對付朱棣。
擒賊先擒王,先把朱棣擼下來再說很多人覺得因為朱允炆的削藩才導致了朱棣的反抗,可是在當時帝權至高的環境下,九邊諸王的勢力龐大,影響到了還是朱允炆的帝位,所以如果我是朱允炆的話還是要削藩,但也有人說為什麼不實行漢武帝的推恩令,分化藩王的權力和地盤,可是那只有在絕對優勢下才能實現的,劉徹削藩前不也有吳楚七國之亂的發生。
所以如果要削藩的話,朱允炆應該先從朱棣下手,而不應該只是把朱棣監管起來,反倒從沒什麼影響力和本事的周、岷、湘、齊、代五王下手,把善戰的燕王朱棣、善謀的寧王朱權放在第二批名單中,給了他們時間準備。
而且在削五王的時候手段過激,反而給了朱棣一個很好的造反藉口,也給了諸王一個兩邊都不幫的立場,本來朱允炆削藩是站在朝廷身份上的,名正言順,可是朱允炆削五王藩時逼得湘王朱柏全家自焚,這就讓站在朱允炆一邊的輿論力量跑偏了。
要知道朱柏不止是朱元璋的兒子,還是朱允炆的叔叔,然後才是大明的藩王,朱允炆逼死朱柏、囚禁代王朱桂,侄逼叔的惡名已經種下了,這才讓朱棣有了起兵的藉口和理由。
任人唯才不唯親事實上當時朱允炆手裡能用的人才很多,瞿能、鐵鉉、平安、盛庸、徐輝祖等人都是有能之士,可是朱允炆太過年輕,不懂御將也不能懂將,他所任用去對付朱棣的人,要麼就是年老體弱的耿炳文,要麼就是愚蠢無能的李景隆。
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耿炳文是朱元璋時期僅存的將領,忠心耿耿,可朱允炆錯誤地把他當做了大明的周勃,而李景隆則是曹國公李文忠的長子,是朱允炆的族兄,而最後開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的,恰恰就是這位朱允炆恩寵備至的族兄。
而瞿能、平安這些雖然本事過人,可在朱允炆心中,他們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汙點”:瞿能家族和盛庸都跟朱允炆沒有血緣關係、鐵鉉是色目人、平安雖是朱元璋義子,但以前卻是朱棣舊部、徐輝祖是朱棣妻弟,朱高熾三兄弟的舅舅,他們的政治身份始終來得不夠耿炳文、李景隆要好,所以朱允炆信任齊泰、黃子澄,而齊、黃二人信任耿炳文、李景隆,結果白白葬送了大明的近百萬精銳。
朱棣在軍事上雖然贏了耿、李二人,可卻多次在瞿、盛、平、鐵四人手裡失利,甚至於在瞿能、平安的拼死衝鋒下,朱棣差點就在東昌之戰戰死了,只不過在李景隆的無能害怕之下,朱棣才得到了一絲喘息之機,可是也折了張玉等優秀將領。張玉是朱棣手下雙璧之一,有“張玉善謀、朱能善戰”之稱,張玉之死讓朱棣“痛失良輔,泣不能止”。
如果朱允炆能在李景隆第一次失利後,及時調整用人方針的話,或許靖難之役的結果也能不同了。
而除了以上兩個方面外,朱允炆用來對付朱棣的方法也還有,比如按徐輝祖的建議,不放朱高熾三人回北平,讓朱棣南下時投鼠忌器,可惜的是朱允炆不聽,最後朱高熾率老弱殘兵把守北平城,擋住了李景隆大軍的進攻,讓朱棣迂迴給包了餃子,而朱高煦隨軍出征,於白溝河斬殺瞿能父子,還多次救援朱棣出險境,這些都是朱允炆執政幼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