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是封建男權社會,女子的命運完全掌握在男子手中,實屬不幸。然而,更加不幸的是一些婆婆對同為女性的兒媳也十分殘忍。以宅鬥劇《知否》原著為例。看看盛華蘭遭遇家中惡婆婆的擺佈以及盛明蘭如何巧妙化解這一矛盾的吧。
熟悉《知否》原著的都知道,盛家的嫡女盛華蘭嫁入伯爵府,看似風光的背後也隱藏著許多無奈。就在華蘭生產之後的“洗三”慶典上,盛家的女眷們居然發現盛華蘭一臉病容,見到孃家人還落下傷心淚。一向膽大潑辣的盛如蘭,直接對著盛華蘭的婆婆袁氏丟擲了靈魂三問:“是不是趁著兒媳懷孕又往房裡塞小妾了?”“是不是又逼著兒媳婦給婆婆站規矩了?”“是不是讓兒媳婦懷孕還在做家務了?”
盛如蘭雖然脾氣暴躁,卻說出了古代婆婆整治兒媳婦常用的三板斧招數:“管家務,站規矩,塞妾室”。為什麼婆婆可以如此對待兒媳呢?從客觀原因看,婆媳是一種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際關係,它以兒子(丈夫)為中介,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親屬關係。這種關係無法自由選擇,也很難斬斷和任意解除。他不像夫妻生活關係為基礎,也沒有血緣作為支撐。所以他們之間沒有特別強的凝聚力和親密感。
但古代以“孝”至上,不管父母對錯,後輩只得服從。所以古代婆媳關係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屈從關係。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婆媳之間的不平等,這種行為助長了婆婆的獨斷專橫。加上古代法律的約束,讓人們普遍認為,妻子不過是娶來的外人,兒子不能因為妻子而忤逆了母親大人,背上不孝的罪名,成為千古的罪人。
盛如蘭雖然說了出前面的事情,卻不瞭解內情。根據華蘭的控訴真實的情況是,婆婆非要把剛出生的孫子放在身邊親自帶,又沒有安排人手仔細看顧,華蘭的女兒去救弟弟,兩個人都燙傷了。婆婆居然惡人先告狀,把責任推到孫女身上,在家裡大鬧一場。接下來,用孝道大帽子壓人,打罵兒子。明事理的公公站在兒子兒媳一邊,婆婆居然拿出繩子上吊。
其實,相比嫁給孫秀財的淑蘭,盛華蘭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有一個處處維護她的老公,有一個明白事理的公公。問題是,大家這種無理加無賴的搞法,確實如同滾刀肉一般令人無法下手。其實,這格故事的背後也映射了現代社會中的另一種社會矛盾,對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問題。
由於婆媳是屬於不同時期的兩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思想價值觀念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大相徑庭,這種差異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婆婆經歷過艱苦生活,主張勤儉持家,媳婦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好,講究時尚,主張能掙會花。一個重親情,一個重事業,特別是小孩的教育問題方面,反應的尤為突出。每次家裡孩子生病,總會成為家庭矛盾的主要爆發點,雙方互相指責,其實還是文化差異使得她們相互都看不慣,覺得生活在一起有點彆扭。這就容易導致衝突的發生。
其實任何一種衝突或矛盾出現在家庭中都是正常的,由於人們的理念中存在著婆媳關係難處的成見,所以,人們時常神經兮兮地將婆媳之間正常的衝突理解為災難性的行為。實際上,婆媳雙方生活和經歷不同,她們所遵循的是各自時代的道德原則和倫理規範,以她們各自所接受的文化觀念去衡量,都無可指責,再加上是非曲直中還裹挾著親情和愛情,因此很難用理性標準加以判斷。
三、家庭矛盾的緩解辦法,轉移視線
古代提倡重孝而輕兒女情長,當一個男子在遇到母親和妻子兩難選擇時,都會毫無疑問地選擇母親。丈夫孝母,妻子屈從於婆婆。母與子的地位不平等,婆婆與妻子的地位就更加不平等。雖然盛華蘭的公公向著她,可是兒媳婦也不能天天跑去告狀。而婆婆整治兒媳婦,可是分分鐘的事情。
所以,盛明蘭出的主意,直奔問題的核心。她的辦法是,為公公納一名妾室。這個看似荒唐的主意,其實完美的解決了所聞的難題。明蘭的具體做法是,先找到了可靠的盟友壽山伯夫人,由這位大姐給弟弟物色一名身家清白的妾室來服侍。如果婆婆鬧騰,就是犯了“七出”之罪,如果想打殺、發賣,也要顧忌大姐的臉面和丈夫的發難。
清苦了大半輩子的老伯爺果然很喜歡那個妾室,這個小妾也和兒媳婦結成了攻守同盟。後來,婆婆想給兒媳婦穿小鞋,被枕頭風一吹就能直接消弭一場宅鬥內亂。而婆婆拿伯爵府的錢,貼補自己孃家的事情也很快敗露。婆婆掌管家庭財產的權利被剝奪,兒媳婦在宅鬥中大獲全勝。
古代生活節奏緩慢,大戶人家又完全脫離生產勞動,在悠閒地狀態下,自然要尋釁生事滋生矛盾。雖然《知否》講述的這一幕比較荒誕,方法卻非常靠譜。作為現代兒媳婦,其實在產生矛盾前後,完全可以給自己的婆婆找點新鮮的事情來做,轉移對自己的注意力,也不失為一個高明的辦法。
白羽點評:婆婆利用古代律法中的孝道和對家庭的管理權威對兒媳指手畫腳,完全是因為在經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後獲得了家長權的“婆權”。夫為子綱,孝道其實是對家長權利的肯定。
在中國古代,家裡就是婆婆的統治範圍,而媳婦就是婆婆施威的物件。婆婆在經過多年痛苦的媳婦生涯後,兩下比較心裡難免扭曲。所以,婆婆對兒媳婦的心態,很大一部分要取決於婆婆的涵養與素質了。在古代,面對大如山的“婆權”,做媳婦的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我國古代是封建男權社會,女子的命運完全掌握在男子手中,實屬不幸。然而,更加不幸的是一些婆婆對同為女性的兒媳也十分殘忍。以宅鬥劇《知否》原著為例。看看盛華蘭遭遇家中惡婆婆的擺佈以及盛明蘭如何巧妙化解這一矛盾的吧。
一、古代婆婆為何熱衷於讓兒媳婦“站規矩”熟悉《知否》原著的都知道,盛家的嫡女盛華蘭嫁入伯爵府,看似風光的背後也隱藏著許多無奈。就在華蘭生產之後的“洗三”慶典上,盛家的女眷們居然發現盛華蘭一臉病容,見到孃家人還落下傷心淚。一向膽大潑辣的盛如蘭,直接對著盛華蘭的婆婆袁氏丟擲了靈魂三問:“是不是趁著兒媳懷孕又往房裡塞小妾了?”“是不是又逼著兒媳婦給婆婆站規矩了?”“是不是讓兒媳婦懷孕還在做家務了?”
盛如蘭雖然脾氣暴躁,卻說出了古代婆婆整治兒媳婦常用的三板斧招數:“管家務,站規矩,塞妾室”。為什麼婆婆可以如此對待兒媳呢?從客觀原因看,婆媳是一種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際關係,它以兒子(丈夫)為中介,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親屬關係。這種關係無法自由選擇,也很難斬斷和任意解除。他不像夫妻生活關係為基礎,也沒有血緣作為支撐。所以他們之間沒有特別強的凝聚力和親密感。
但古代以“孝”至上,不管父母對錯,後輩只得服從。所以古代婆媳關係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屈從關係。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婆媳之間的不平等,這種行為助長了婆婆的獨斷專橫。加上古代法律的約束,讓人們普遍認為,妻子不過是娶來的外人,兒子不能因為妻子而忤逆了母親大人,背上不孝的罪名,成為千古的罪人。
二、一哭二鬧三上吊,古代婆媳關係難處的關鍵盛如蘭雖然說了出前面的事情,卻不瞭解內情。根據華蘭的控訴真實的情況是,婆婆非要把剛出生的孫子放在身邊親自帶,又沒有安排人手仔細看顧,華蘭的女兒去救弟弟,兩個人都燙傷了。婆婆居然惡人先告狀,把責任推到孫女身上,在家裡大鬧一場。接下來,用孝道大帽子壓人,打罵兒子。明事理的公公站在兒子兒媳一邊,婆婆居然拿出繩子上吊。
其實,相比嫁給孫秀財的淑蘭,盛華蘭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有一個處處維護她的老公,有一個明白事理的公公。問題是,大家這種無理加無賴的搞法,確實如同滾刀肉一般令人無法下手。其實,這格故事的背後也映射了現代社會中的另一種社會矛盾,對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問題。
由於婆媳是屬於不同時期的兩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思想價值觀念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大相徑庭,這種差異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婆婆經歷過艱苦生活,主張勤儉持家,媳婦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好,講究時尚,主張能掙會花。一個重親情,一個重事業,特別是小孩的教育問題方面,反應的尤為突出。每次家裡孩子生病,總會成為家庭矛盾的主要爆發點,雙方互相指責,其實還是文化差異使得她們相互都看不慣,覺得生活在一起有點彆扭。這就容易導致衝突的發生。
其實任何一種衝突或矛盾出現在家庭中都是正常的,由於人們的理念中存在著婆媳關係難處的成見,所以,人們時常神經兮兮地將婆媳之間正常的衝突理解為災難性的行為。實際上,婆媳雙方生活和經歷不同,她們所遵循的是各自時代的道德原則和倫理規範,以她們各自所接受的文化觀念去衡量,都無可指責,再加上是非曲直中還裹挾著親情和愛情,因此很難用理性標準加以判斷。
三、家庭矛盾的緩解辦法,轉移視線
古代提倡重孝而輕兒女情長,當一個男子在遇到母親和妻子兩難選擇時,都會毫無疑問地選擇母親。丈夫孝母,妻子屈從於婆婆。母與子的地位不平等,婆婆與妻子的地位就更加不平等。雖然盛華蘭的公公向著她,可是兒媳婦也不能天天跑去告狀。而婆婆整治兒媳婦,可是分分鐘的事情。
所以,盛明蘭出的主意,直奔問題的核心。她的辦法是,為公公納一名妾室。這個看似荒唐的主意,其實完美的解決了所聞的難題。明蘭的具體做法是,先找到了可靠的盟友壽山伯夫人,由這位大姐給弟弟物色一名身家清白的妾室來服侍。如果婆婆鬧騰,就是犯了“七出”之罪,如果想打殺、發賣,也要顧忌大姐的臉面和丈夫的發難。
清苦了大半輩子的老伯爺果然很喜歡那個妾室,這個小妾也和兒媳婦結成了攻守同盟。後來,婆婆想給兒媳婦穿小鞋,被枕頭風一吹就能直接消弭一場宅鬥內亂。而婆婆拿伯爵府的錢,貼補自己孃家的事情也很快敗露。婆婆掌管家庭財產的權利被剝奪,兒媳婦在宅鬥中大獲全勝。
古代生活節奏緩慢,大戶人家又完全脫離生產勞動,在悠閒地狀態下,自然要尋釁生事滋生矛盾。雖然《知否》講述的這一幕比較荒誕,方法卻非常靠譜。作為現代兒媳婦,其實在產生矛盾前後,完全可以給自己的婆婆找點新鮮的事情來做,轉移對自己的注意力,也不失為一個高明的辦法。
白羽點評:婆婆利用古代律法中的孝道和對家庭的管理權威對兒媳指手畫腳,完全是因為在經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後獲得了家長權的“婆權”。夫為子綱,孝道其實是對家長權利的肯定。
在中國古代,家裡就是婆婆的統治範圍,而媳婦就是婆婆施威的物件。婆婆在經過多年痛苦的媳婦生涯後,兩下比較心裡難免扭曲。所以,婆婆對兒媳婦的心態,很大一部分要取決於婆婆的涵養與素質了。在古代,面對大如山的“婆權”,做媳婦的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