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下微單是銷量最大和攝影愛好者使用最多的器材,尼康,佳能,富士,賓德,徠卡,奧林巴斯,適馬等都有微單,但為何大家都只喜歡用索尼微單來轉接老鏡(包括電影鏡頭,單反鏡頭工業鏡頭,旁軸相機鏡頭,放大鏡頭,監控鏡頭,放映鏡頭,掃描鏡頭)進行拍攝呢?
15
回覆列表
  • 1 # 閒轉世界

    因為索尼鏡頭貴。主打影片的機子用不著自動對焦,所以可以用老頭。索尼全畫幅,但法蘭距足夠轉接其它品牌老頭。我的松下s1h也轉接尼康老頭。

  • 2 # 蜀人好攝

    原因很簡單。

    因為索尼早在2011年就研發上市了NEX系列C畫幅微單,2013年又上市了A7系列全畫幅微單,並且持續更新了3、4代,其技術日益成熟,逐漸得到使用者認可,市場保有量上升很快。

    由於索尼微單法蘭距較單反短,過去因卡口不匹配而不能在單反上使用的一眾老鏡頭,透過轉接相應卡口的轉接環都可以在索尼微單上轉接使用。這無疑為擁有老鏡頭的攝友提供了數碼相機+老鏡頭的全新體驗,這在單反時代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眾多相機配件廠商當然瞅準了這一商機,不僅向市場推出了大量索尼微單轉接佳能、尼康單反鏡頭的轉接環(Metabones 等品牌可以自動對焦)還研發出匹配眾多老鏡頭的轉接環,(Techart甚至能夠實現徠卡M口手動鏡頭自動對焦,逆天啊)。

    而佳能、尼康的全幅微單上市是最近一兩年的事,市場佔有率是遠不如索尼的,雖然它也可以轉接老鏡頭,但畢竟索尼已經佔得先機。轉接環生產廠商又不傻,現在大量生產佳能尼康微單的轉接環銷量並不大,資金回籠慢,不划算。

    目前佳能尼康微單的轉接環不是沒有,而是很少。等這兩家的微單市場佔有率提高到一定量後,轉接環還是會越來越多的。

    此外,涉及到轉接環實現自動對焦這碼事(原廠不談),還得佳能尼康兩家微單像索尼那樣完全開放鏡頭通訊協議才好使。

  • 3 # 樹人新語

    轉接環佳能EF口的不少,尼康不行,不能直接上環,只能改口,富士的也不少。哈蘇的是鏡間快門,玩徠卡的基本上沒有轉接的需求

  • 4 # 騎著駱駝找綠洲

    兩個原因一個是索尼法蘭盤大,大盤接小口鏡頭就比較方便,尼康就小,,所以不多,索尼大,先天優勢。第二個是峰值對焦,有了峰值對焦,手動頭也能又快又準的對焦,這就是索尼大法的牛x的地方

  • 5 # 802原創影像

    索尼是瞅準了機會,大刀闊斧全面開發微單相機,這就是現代思維的準確定位和策略的重要性。縱觀比索尼開發和生產微單更早的廠商,如奧林巴斯,松下,都是微單的先驅者,而大廠佳能尼康,則瞻前顧後,自恃有百年單反的雄厚基礎,不愁單反使用者,但隨著手機拍攝的迅速崛起,相機廠商的思想還轉不過彎,等反應過來時,已經被索尼甩了幾條街了。所有產品的製造,不在於有多厚的基礎,在於先機,觀念及魄力,贏一步步步勝。不是不相信尼康佳能不會後來居上,但市場一旦飽和時,尼康佳能終歸是遲了一步,索尼早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 6 # 我是個文化

    其實一開始轉接老鏡頭用的多的是佳能,5D2當年就經常被拿來轉接老頭。但是5D2是單反,受限於法蘭距只能轉接部分老單反鏡頭。

    微單由於法蘭距短,可以轉接幾乎所有鏡頭。最先推出微單的是松下,採用的是M3/4畫幅,由於畫質一般,轉接用的較少。但仍然復活了不少旁軸老鏡頭,很多老鏡頭開始慢慢漲價。後來索尼看準時機,釋出NEX微單。出色的畫質,APS-C的畫幅,全高畫質錄製,在當時都是天花板的級別,而且比松下的機子更小巧。慢慢的NEX系列萬能數碼後背的名聲就打出來了。很多第三方開始給E口開發各種轉接環,自動的、手動的五花八門;其中天工的轉接環最黑科技,可以將任何一個手動頭變成自動頭。索尼也很給力,不斷的提升畫質、對焦並加入4K錄製,升級全畫幅系統。釋出全畫幅A7系列用的還是NEX卡口不變,相容性更強。佳能尼康在微單上發力也只是近兩年,之前都是小打小鬧;松下和奧林巴斯前幾年一直堅持M3/4,後來才搞的馬徠松全副;富士的機子也貴鏡頭也貴;所以微單一直是索尼站多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燦榮教授孩子在美留學並結婚,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