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會譚生
-
2 # 中醫文化傳承者胡瑛君
作為中醫很正常,這就如同你渴了,給你喝水,喝飲料,喝牛奶,喝麵湯都可以,但給你米飯饅頭就是庸醫。
若是你餓了,給你米飯饅頭可以 ,給你上述飲品就是庸醫,明白嘛?
我們只要做到渴了喝飲料,餓了吃食品這個原則就可以了,不去具體管是吃什麼喝什麼,違背這個原則就是庸醫,不用他人評判,連我們自己都會說他是偽中醫。
-
3 # 何輝27
同一個病人在同一時間段被十個中醫診斷最多兩三個方孑,不會十個方子。差別也就一兩味藥上的增減。中醫理論基本是統一的,為醫者共知,中藥藥性也為醫者共知。差異就在病因的判斷上,和用藥的膽氣上。有的偏溫和有的偏強。至亍久治無效,中西醫都存在這種病例。中醫診斷憑醫者的個人感知,水平經驗不同,存在差異在所難免。
-
4 # 月牙chaotian
條條大路通長安,殊途同歸這也很正常,比如外感傷於風寒,有的人身上出汗他表虛,就用桂枝湯加附子,身上無汗而身疼惡寒就用麻黃湯,或蔥豉薑湯,因人而異正是中醫的靈魂和活法。
-
5 # 輸入流
你每天上班走的路線也不完全相同,10次都不一樣!如果只有一條路線是正確的話,那其他9次,難道都是傻子在開車?
-
6 # 劉一飈
我也不相信自己了,同一個人,同一個病,就是溼盛。民間俗稱溼氣重。上次我是給他燥溼,再對上一次我是給他瀉溼。平時的調理是不要暴飲暴食,早上要以大米為主食,幹炒一下紅棗泡茶從而達到 健脾化溼 的目的。剛剛他又來就診,自述起床的時候頭部很不舒服
-
7 # 縱深968
我相信能治好這個病的醫生和他的方子,他的方子能對症下藥。一個病人需要十個中醫來看,十個中醫不可能同時一起上陣,病人也不可能同時喝十個醫生的藥,中醫看病沒有這樣的先例。必然是一箇中醫看不好,第二個中醫又改方,第三個到第九個都這樣改下去病還是沒好,第十個中醫把病治好了,這就是說十張處方只有一張處方能治好他的病。因為出題人的概念模糊,不管他對中醫是褒是貶都是外行。
-
8 # 無言明月1
切入點不同,所以方子也不同,有人先活血化瘀,有人先健脾補腎,有人補氣補血,有人祛痰利溼,有人解毒消炎,有人調節陰陽……只要他有這些病,都是奔著一個目標去的,那就是康復。
-
9 # 祖傳民醫
同樣是中醫黑,同樣是領狗糧的主,十個中醫黑所提的問題都不相同,所以都不要去聽,眼不見為清,由它們狂吠去吧。
-
10 # 玫瑰一號
每一名中醫都有自己的經驗,同一個人同一個病,每一名中醫都在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疾病的病因病機分析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即便是十個中醫都認為是這一種病,但病在初、中、後期的看法,病機病理的看法,陰陽虛實寒熱的輕重程度的看法不同,用藥上因為經驗不同方子也各有特點,不會相同,但其治療原則肯定是一致的。如果十個中醫對這一種病的診斷不一樣,那開出來的方子就差別更大了。這就像一件事情發生,站的角度不同,看法就可能完全相反一樣,能看透的人心中有數,不一定會說出來,看不透的卻往往會滔滔不絕,信則有不信則無,相信誰?完全在於你自己。
-
11 # Tandeqing
懸壺說醫:
中醫治病,診斷準確是關鍵,虛,實,寒,熱病情要搞清楚。每個醫生處方有出入,關鍵是那幾味主要藥物不能出錯。附藥有點出入可以理解,因為附藥種類很多,都能治同一種病。如果主要藥物出錯一定是個外行。
-
12 # 學者254467047
中醫中草藥的人才,是各有各打法,原因就是在大自然中研究所是綠色的,不是化學試驗場,這就是中草藥的功效和作用的。
-
13 # 京城名醫張一趟
中醫治病就象學生寫作文,同一個人,同一個病,十個中醫開的方子,十個樣是正常的,你相信誰,在於你的命運。該好病,一劑就好,該死,你活不了。
-
14 # _獨孤傲_
同一個人,同一個病,十個西醫也有好幾個方子,有吃藥,有打針,有輸液,甚至這些方法的組合,不說藥品不同,就說治療手段都有好多種,請解釋?還有數學題有一題多解,為什麼?難道所有問題只能有一個解決方案?
-
15 # 與其眺望不如蝸行
你們天天中醫、中醫、中醫的煩不煩?
醫學根本沒有中西醫之分,只有現代醫學和古醫的區別,現代醫學(西醫)是不分國界的,就像現代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一樣,是全人類共同發展的現代科學。
中醫就是古醫,還是漢族古醫,在現代醫學面前,能有多少可信度、可靠度?中醫和現代醫學的差距,就如同一個小學一年級學生和一個985大學畢業生的差距,甚至如同原始人和現代人的差距,認識水平、技術水平都相差甚遠!
現代醫學才是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的絕對中堅力量,這個道理很難想明白嗎?!
中醫有用嗎?當然有用,但作用有限。在高鐵、汽車、輪船、飛機到處跑到處飛的如今,古老的牛車也有點用處,只不過用處不大了,中醫同理。
中醫有未來嗎?沒有!首先,醫學發展的結果就是現代醫學取代一切古醫,因為醫學是自然科學,最終結果是全人類認識統一、結論統一、技術統一,不可能像哲學、宗教那樣可以一直分門別派。再者,中醫理論屬於古代哲學,醫學本身是自然科學,兩者是錯位的,而且是很致命的錯位,就像人身上長了個狗頭,先天畸形,已經沒有獨立發展的可能了,要發展,也是朝著現代醫學發展,殊途同歸。
所以,千萬別吹中醫,更別迷信中醫,沒啥意義,不如做點正經發展現代醫學的實事。
-
16 # 老耄耋
這樣的設問,證明提問者本身對醫(無論是中西醫)都外行!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說你外行,不要不服,聽我說:第一,中醫歷來辨的是“證”,號稱數千年來的精髓就是“辨證論治,對證下藥”,你去隨便問任何中醫磚渣,他們誰能說明白“什麼是病”,何時治過“病”?同一個,同一個病,應該是同一個“證”才對!為什麼十個醫生,十個樣,十個方?這樣問也不是切題,建議你把“醫生”改為“郎中”為好(可避正規從業者噴)!為何各人各方不同?這應該是他們的“潛規則”。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判斷標準,那才叫“水平”,幾個人說的是一樣的,充其量只能是旗鼓相當,誰高誰低,如何顯現。要有“不同”,其實不難。例如“溼寒”,一個說了,換一個可以說“溼寒中尚有偏熱”。下一個說“不是完全溼寒,溼中夾燥”……以此類推,只要各自有點差異就行了,反正不用客觀標準檢驗,誰也沒有依據指責對錯!十個方子,更好辦,你開十二味藥,他加兩味,他來減一味。他的某味藥用三十克,另外的可以加幾克(以示對方輕了),或減幾克。“內行”人都明白,一個方子,一味藥的味數及各藥的分量雖說有常規,但都不是死的。這樣的“不同”,其實並無本質差異,要有效,都有效。無效時,十人十方一個樣,屁用沒有!唯一的解釋就是“無緣份”,實則是連“證”都不對,更不用說“看準了病”了!
-
17 # 家傳紅
記得上海群力中藥房,當年用草藥緩解不少癌症病人。
出名後,年年門庭若市、熙熙攘攘,幾個老中醫生應接不暇,捉襟見肘...
無奈一方多用,效果有限,但緩解擠破門面的窘境。
可見中國醫術高超的老中醫太少了...
-
18 # 閒雲心雨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一氣周流的閉合圓,只要你切入其中一環方法正確,就可以撬動整個環的執行流暢,從而痊癒疾病,這是其一。其二,中醫講的是治病思路,開的是治療方案,藥材是表現這一思路和方案的符號,只要思路正確,方案正確,用有相似或協同或互補作用的藥材,只要配伍精當,都能表達這一思路和方案,從而治癒疾病,並不是必須固定某味藥材。2+2=4,1+1+2也等於4,3+1還等於4。三,不同的醫生寓於自己的水平和見解,也會有所不同。四,中醫還有正治、反治、異病同治、同病異治,汗吐下瀉溫清養,等方法和手段,不同醫生可能採取的方法和手段也會有所不同。上述多種原因會造成不同醫生開的方就不會相同。簡單舉個例子,常用的利溼藥,一般開具茯苓的較多,可有的醫生也許會給你開成豬苓,或者他加了味豬苓,你外行看著就不一樣了。但看思路,只不過他加大了利溼力度而已,並沒有改變思路。這些,不懂中醫的,可能就是疑惑,只要你問清他治病的思路對你的證,那麼就問題不大了。但中醫黑就傻逼了,就像二哈再聰明永遠也不會理解人的思想的,進化不夠啊!
-
19 # 翁江小子
這很正常。因為有很多藥它們的藥性和功效是相同的,是可以互相代替的。有的醫生習慣用這種藥,有的醫生習慣用那種藥,效果是一樣的。
不僅是中醫,西醫也一樣,有些藥作用相同,可以互相代替。比我血脂高,不同的醫生給我開過不同的他汀。
-
20 # 長春人2018
如果這不信那不信,也只能自求多福了,莫生病。能去看十個中醫大夫也是服了。中醫有些東西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全靠代代相傳,但有時殊路同歸,這就是經驗所在。古傳信者為醫,既然能去看十個中醫,說明不是十分相信中醫診療,那可以看西醫,西醫大多能給個同一病症的,但別到看西醫時又覺得這檢查那檢查又貴了。
回覆列表
中醫確實存在診症偏差的現狀,但是也不至於治不好,開的方子可能不完全相同,治療效果也會有的……但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開的藥也會有點不同,但關鍵是,他要懂得調整,第二次開方子能根據上一方子和效果、新的身體狀況來調整、加減藥方,也能治好病的。
當然,庸醫除外……所以,懂得分辨誰是庸醫就很關鍵了。看兩三個醫生,按照最接近合理判斷的醫生的說法來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