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青田視野

    大家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透過“玄武門之變”除掉了當時的太子李建成,進而得到了太子之位,儘管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但是這場政變卻成為他一生中的汙點。然而,李世民在位期間,卻差點爆發了第二次“玄武門之變”,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太子之爭。

    李世民最初冊立李承乾為太子,但是後來卻又垂青於魏王李泰。這讓李承乾心裡十分不平衡,他感覺自己隨時都有被取代的風險,於是開始策劃政變。史書中說他的目標也是先除掉自己的兄弟李泰,然後再逼迫父皇李世民讓位(或者是直接除掉李世民)。但是這個大膽的計劃最終被制止了,事情敗露之後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剝奪。

    但是江山總要在李家傳承,李世民必須要冊立一個新的太子以安定天下人心。但是眾多的候選人之中到底應該選哪個確實是令人頭疼。最終李世民在冊立新太子的問題上聽取了兩個人的意見——第一個人就是廢太子李承乾,第二個人是褚遂良。

    李承乾表示,他之前就已經貴為太子,還能有什麼別的奢求呢?如果真要許個願的話,那麼這個願望就是安安穩穩地保住太子之位(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但是後來這個太子之位遭到了威脅,威脅就是李泰。現在皇帝如果真的要把李泰立為太子,那不正中了他的奸計(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同時又給後世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嗎?

    李泰在李承乾被廢之後就光明正大地入宮侍奉李世民,並且提出過一個大單的計劃——只要皇帝把皇位傳給了他,那麼他臨終的時候一定會把自己唯一的兒子殺掉,保證傳位給弟弟晉王李治。李世民表示非常感動,然後把李泰的這個計劃告訴了褚遂良。

    褚遂良呵呵一笑——李泰的話能信嗎?人家李承乾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太子,現在是陛下你嫡庶不分,讓李泰有機可乘。現在如果真的要立李泰為太子,那麼唯一能保住李治性命的就是把李治遠遠地調走。李世民聽了之後哇哇大哭:“我捨不得這個寶貝兒子啊(帝泣曰:我不能)”。

    所以,李世民得出了兩條結論:

    第一、冊立李泰之後李承乾和李治都有生命危險(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第二、我已經發動過政變,並且讓李承乾有樣學樣了,所以絕不能給後世再開個篡奪太子之位的壞頭了(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

    最終,一個平時比較低調甚至被人稱為“平庸”的李治脫穎而出,李世民把曾經希望最大的魏王李泰降封為東萊郡王,遠離了唐朝的政治核心,這的確是一個防止兄弟殘殺的穩妥方式。另外,後來的歷史也證明,唐高宗李治並不是一個平庸的君主,只不過他的父親唐太宗和妻子武則天的風頭太大,將他的光芒掩蓋了。

    英語翻譯:Everyone knows that Li Shimin, Emperor Ta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eliminated the then prince Li Jiancheng through the "Xuanwumen Transformation" in the 9th year of Emperor Gaozu"s martial arts (626 AD), and thus obtained the position of prince, even though Li Shimin was the most outstanding politician in Chinese history. One, but this coup has become a stain in his life. However, during Li Shimin"s reign, he almost broke out the second "Xuanwu Sect Change", and the root cause was the prince dispute. Li Shimin originally appointed Li Chengqian as the prince, but later he fell in love with Wei Wang Litai. This made Li Chengqian feel very unbalanced. He felt that he was in danger of being replaced at any time, so he started planning a coup. The history books say that his goal is to get rid of his brother Li Tai first, and then to force his father Li Shimin to give up (or to get rid of Li Shimin directly). But this bold plan was eventually stopped, and Li Chengqian was deprived of his crown prince after the incident was revealed. But Jiangshan must always be passed on in the Li family, and Li Shimin must establish a new prince to stabilize the world. But which one should choose among the many candidates is really a headache. In the end, Li Shimin listened to the opinions of two people on the issue of setting up a new prince-the first was the abandoned prince Li Chengqian, and the second was Chu Suiliang. Li Chengqian said that he was already a prince before, so what else could he have? If you really want to make a wish, then this wish is to securely keep the prince"s position (the prince is the prince, what else do you want? But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lan, I will find a way of self-security with the courtiers), but then the prince"s Bit was threatened, and the threat was Li Tai. If the emperor really wants to make Li Taili the prince, wouldn"t he be hit by his treacherous tricks (today, if Tai is the prince, it is so-called within its limits), and at the same time set a good exampl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fter Li Chengqian was abolished, Li Tai went into the palace to serve Li Shimin in a fair manner, and proposed a big plan-as long as the emperor passed the throne to him, he would kill his only son when he died, guaranteeing Pass the throne to his younger brother Jin Wang Lizhi. Li Shimin said he was very moved, and then told Chu Suiliang of Li Tai"s plan. Chu Suiliang laughed-can Li Tai believe it? Li Chengqian was originally a very good prince, but now it is your majesty and your concubines, letting Li Tai take advantage. If you really want to make Li Tai the prince, then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save Li Zhi"s life is to transfer Li Zhi away. Li Shimin cried loudly after hearing this: "I can"t bear this precious son (the emperor said: I can"t)". Therefore, Li Shimin came to two conclusions: First, after Li Tai was enrolled, both Li Chengqian and Li Zhi were in danger of life (Tai Li, Cheng Qian, and Jin Wang were not alive; Jin Wang Li, and Tai Tong inherited Qian and was safe). Second, I have launched a coup d"etat and let Li Chengqian learn something, so I must not give future generations another bad head to usurp the crown prince (if I am Litai, the crown prince can be obtained by request ear)! In the end, Li Zhi, who was usually relatively low-key and even called "Mediocre", came to the fore. Li Shimin subjugated the once hoped Wei Wang Li Tai to the title of Donglai County King, far away from the political core of the Tang Dynasty. This is indeed a way to prevent brothers from killing Safe way. In addition, later history also proved that Tang Gaozong Li Zhi was not a mediocre monarch, but his father Tang Taizong and his wife Wu Zetian were too popular to cover up his light.

  • 2 # 星火文娛天地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當初上位時亦是如此,李世民也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與身為太子的長兄李建成都有帝王心。兩人明爭暗鬥了很多年,後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並殺了太子李建成,才奪得太子之位。

    在李世民上位後,立八歲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從小聰慧令父喜愛,後來沉迷娛樂又因患有足疾,害怕被廢除,十分妒忌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

    貞觀十七年,承乾與漢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儼、杜荷、趙節等密謀造反,未成,被紇幹承基告密,下獄後廢為庶人。

    在太子廢除後,閒置的儲君之位又成了令人爭端的話題。身為長孫皇后的兩位嫡皇子,其太子之位必然是二中其一,到底是立魏王李泰,還是晉王李治?

    魏王李泰本人堪稱是才華橫溢,史載其“聰敏絕倫”,因為他不僅對文學十分精通,所藏書籍甚至和皇室的藏書樓一樣多,還寫得一手好書法,對書畫鑑賞也相當在行。深得父親李世民的喜愛。

    唐太宗對李泰百般寵愛,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甚至不過短短一日見不到他,也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為“將軍”的白鶻去送信,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而且在《舊唐書》上“魏王泰寵冠諸王”用來形容李世民對李泰的喜愛也不為過了,足以見得李世民的喜愛。

    長孫無忌卻一定要立晉王李治。這時太原出現了一塊石頭,上面刻有“治萬吉”幾個字。也就是“李治萬歲吉祥”的意思。李世民又動了改立李治的念頭。

    李治雖說宅心仁厚但是生性懦弱,擔心孩童心性的李治誤事,而時任宰相的長孫無忌認為如果李治繼承皇位的話,便於自己控制,可以對朝政全面掌控,所以李世民也是想到了這些李治繼位難免會被朝臣控制。

    而李世民其實是更鐘愛於文韜武略的李泰,其實李世民私下也想立李泰。因為李泰作為兒子更像李世民一些,李世民雖然對於這個兒子極度的寵愛,但是對於太子這等大事還是要多多考慮的。

    李泰藉機向自己的父親撒嬌,聲稱自己百年之後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而唐太宗見青雀投進自己的懷中,立馬心就軟了,再一聽這樣的保證,當即心裡許諾立李泰為太子。

    不過這樣的謊言卻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唐太宗冷靜下來也明白殺子傳弟的事根本不可能發生,畢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看,肯定是不可能的。於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其他孩子能夠同時活下來,果斷地立了李治為太子。

  • 3 # 走街串巷一壺酒

    這和古代的傳位制度有關----嫡長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李世民的嫡子只有三個,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個。唐太宗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四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三個嫡出兒子就剩他一個,所以才傳為給李治。

    李世民自己親口也說了“若立魏王,承乾、晉王皆不可活;晉王立,承乾與泰可無恙也。”立了李治,承乾和李泰還能安然無恙,因為李治不會對哥哥出手。

  • 4 # 香姐逛歷史

    因為他的大兒子不務正業,而且是個同性戀,常在太子府和他的書童亂來,二兒子心機重,如果傳給他二兒子,那麼他勢必會殺掉李治和李承前,為了不讓他們自相殘殺他只好讓位給心地善良的李治,但李治性格有點軟弱,所以他叫長孫無忌等大臣輔助李治!

    李世民選擇李治的背景

    因為當時的晉王李治是無慾無求的,而李世民在多方考慮之下,也是為了讓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可以活下去,所以才會將皇位留給李治。只不過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李治手中的唐朝居然會被武則天謀奪了,而且武則天還將李氏的江山改成了武周。李世民原本是李淵的次子,按照古代的繼承製度來說,李世民是沒有繼承權的。

    而且當時的李淵甚至還封李建成為太子,這就更沒李世民什麼事了。只不過李建成因為害怕自己的皇位被李世民奪去,而且當時的李世民建立的功勞比李建成大,所以在加害李世民之後,李世民不得不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並且逼迫李淵退位後,李世民才登上了這個皇位。

    其實李世民的皇位來的有點不那麼正規,所以為了防止自己身上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因此當時的李世民為了避免兄弟間的殘殺,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就冊立了太子李承乾。李承乾在小的時候很聰明,待人比較有禮貌,所以對於當時的李世民和大臣來說,李承乾是可以當皇帝的。

    為了培養未來的接班人,李世民也是花費了很多心思,給李承乾找了十多個老師,但是因為李承乾的肚量比較小,所以在李承乾被老師罵了之後,李承乾便開始出現了叛逆。後來因為李承乾養男寵的事情被曝光之後,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也沒有了。

    魏王李泰也是長孫皇后的兒子,很受李世民的寵愛,並且在眾多兒子中,李世是最喜歡魏王李泰的。而李泰為了得到皇位,並且在李世民的面前允諾,會善待自己的兄弟,同時在自己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只不過當李泰和官員之間的關係沒有維護好後,被官員揭穿了陰謀。

    這時候的李世民也只有李治這一個選擇了,而且為了保住自己的兒子,李世民只好讓無慾無求的李治當上了皇帝。

    李世民為什麼傳位給李治?

    首先是因為李治是一個非常有治國才能的人,如此一個人才,李世民怎麼可能不讓李治繼承皇位。李治是李世民和皇后的第三個皇子,他的兩個哥哥命不好,都因為犯了錯被李世民廢掉,所以能夠繼承皇位的就只能是李治,又加上李治頗有治國之能,李治繼承皇位也是什麼意外的事。

    其次是因為李治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不會傷害手足。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殺兄逼父才能上位的,所以心中一直有一個疙瘩,看到李治沒有像自己一樣眼裡容不得手足,李世民心裡頗感欣慰,想著把皇位傳給李治,那他的其他孩子也能安身立命,有一個好的結局。因為李世民做了父親才知道,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自相殘殺,所以把皇位傳給了李治。

    還有是因為李世民當初就不是嫡長子,所以一直對把皇位傳給嫡長子這件事比較忌諱,李世民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但是就是因為自己不是嫡長子,李淵就把皇位傳給嫡長子李建成,所以李世民將心比心,不想過分看重嫡長子的身份,只想把皇位傳給更適合它的人,李治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是李治很有才能。

    再者說,李治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也是深得李世民的歡心,李治也非常有眼色,從來不會在李世民面前忤逆他,所以李世民對李治比較滿意。而李治的兩個哥哥都讓李世民非常頭疼,因為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讓李世民非常惱怒的事情,這樣一對比,李治就顯得乖巧懂事,所以就把皇位傳給李治了。

    而李治當上皇帝后,他又做出了哪些功績呢?

    第一,李治比他父親更勤快,李治將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並改革了貞觀留下的一些弊端,緩和了社會矛盾。這段時間,社會穩定,人口多了二十萬戶。李治完善了唐朝的法律,令人編寫出了《永徽律疏》,推行寬平公正的執法,犯罪率非常低。

    第二,李治重視科舉制度,寒門子弟透過科舉可以進入一級官員,打破了被名門望族壟斷的局面。李治身邊的賢臣非常多,大部隊都是他提拔上來的,比如杜正倫、韋思謙在之前都被打壓。

    第三,李治利用廢王立武,把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貶官,打擊了關隴門閥,從此不再受制於權臣。

    第四,李治在位時,唐朝的版圖是最大的,大約1251萬平方公里,並持續了32年。而到了後來越來越小,到了玄宗時,才800多萬平方公里。

    第五,李治晚年身體不佳,武后雖然參與政事,但沒有實權,連支援她的大臣李義府和許敬宗都被剷除。而且李治還啟用了武后的政敵,比如王方翼。不過他以為武后最多是呂雉,沒想到武后野心更大。再加上他的兒子們無法壓制武后,導致江山被篡奪。當然,武后最後還是幡然醒悟,還政與李。

    所以說唐高宗李治並沒有那麼差勁,只能說,因為在父親和妻子兩座高山下,他的光芒也暗淡了,也希望出現一部歷史劇,給觀眾展現更為真實的李治。

    結語

    可以說唐高宗李治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後人在提到他的時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老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以及他的父親李世民,甚至很多一部分人認為唐朝的江山落到了武則天的手中,這個罪魁禍首就是李治了,這一點不得不說是李治的失誤,但是李治的心中有苦不能夠說啊!

  • 5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傳位給唐高宗李治?按理說,李治行九、上面有八個哥哥,怎麼著也輪不上他呀!可古人是不跟你論總排行的,首先得論嫡庶,庶出的兒子就算排行再靠前也沒用,即便是長子,也只能是庶長子。漢朝的齊悼惠王劉肥不就是這樣一種尷尬的存在嗎?他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卻因為生母曹氏的“外婦”身份而喪失了皇位繼承權,只能由他嫡出的弟弟劉盈來當皇太子、繼承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只有三個嫡子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雖然生下了十幾個兒子,但跟原配、也是唯一的正妻——文德皇后長孫氏總共只生下了三個兒子,即廢太子恆山愍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和唐高宗李治。隴西李氏是北朝和隋王朝著名的世家大族之一,“嫡長子繼承製”已經滲入到了骨髓裡!唐高祖李淵為何不直接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就是因為這個“嫡長子繼承製”!李淵當年為何能夠跨過哥哥、承襲唐國公爵位?同樣是因為“嫡長子繼承製”。

    所以,在那個門閥政治尚未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的時代,“嫡長子繼承製”是相當有市場的。李世民想要立皇太子,就必須嫡子優先!那麼,在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被廢之後,他只剩兩個選擇:時為魏王的李泰和時為晉王的李治。所謂李世民想立吳王李恪為皇太子云雲,不過就是是一些人的一廂情願罷了……唐王朝的宰相可是能駁回皇帝聖旨的!唐王朝的皇帝恐怕還不能像後世的一些皇帝那般為所欲為。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放棄年長的李泰

    在李承乾被廢之後,李世民其實是非常糾結的。按理說,李承乾被廢了,理應立年長的嫡子魏王李泰為儲。可李泰這個人呢,通俗講就是被老爹給寵壞了的孩子!李承乾之所以會選擇鋌而走險,很大程度上就是讓李泰這個“熊孩子”給逼的。讓李泰當皇太子、將來繼承皇位,被廢的李承乾、甚至是後來的唐高宗李治,恐怕都很難得以善終。

    糾結來、糾結去,李世民最終選擇了性格溫和的李治。在他看來,李治將來繼承皇位,還不至於會要了李承乾和李泰的命。事實也的確如此,李泰在李治即位之後,不僅待遇相當不錯,而且得以善終了。但是,這難道僅僅是李治的仁慈嗎?看看他是怎麼對待自己三哥李恪的吧!難道說,那真的就是長孫無忌一個人的主意?恐怕未見得吧?李治的權力雖然受到了長孫無忌的掣肘,但還不是傀儡!沒有他點頭,長孫無忌恐怕還殺不了李恪。

    換句話說,李恪是被李治給犧牲了。後來的那些個什麼平反,無非做給活人看看罷了……試想,如果李泰在李治即位之後不安分,他還有命活著嗎?都是親外甥,您認為長孫無忌會不會阻止李治殺李泰呢?

    綜上所述,李世民之所以選擇李治,主要還是為了保全幾個兒子,不至於讓兒子走上自己當年的舊路。只可惜,李治並沒有李世民想象的那麼性格溫和,殺起他認為該殺的人可從來沒有手軟過!三哥李恪、還有李治的親孃舅長孫無忌等等等等,他什麼時候仁慈過?更重要的是,如果李世民不立李治,後來也就沒有武則天什麼事兒了,老李家得少死多少人?李世民此舉到底是對是錯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 6 # 虛靜天下

    李世民有三個嫡子可以繼承皇位,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因謀反被廢,四子李泰在爭奪皇位過程中,兇狠畢露,被囚禁。這樣就剩下老九李治,性格仁弱,以孝為本。這樣唐太宗就不會擔心有玄武門之變的再次發生。同時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也希望繼承皇位的是李治這樣的,不是李泰那樣的。太宗無奈只得找了一個不類自己的繼承人繼承了皇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忘掉以前,忘掉痛苦的事情,不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