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閱樸賞真
-
2 # 張越智872
這是正常的心裡現象,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共同心願。
拿破崙有句名言,不想當元帥計程車兵,不是個好士兵。新中國的將軍們大部分都是工農出身,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然而這些將軍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實踐出真知,一步步
地成為共和國的將軍。
大將軍許世友家庭貧寒,出家少林寺八年,之後參加了紅軍,敢於衝鋒在前,打了上千場仗當了軍長,最後當了大將軍。
我的父親母親也沒有文化,我卻是工程師,我的孩子是211 學校的博士。這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人都是平等的,要公平竟爭,不要總拿基因說事。
-
3 # X射線60945207
家長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理自古就有,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深思。在此我給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1、確實有一些家庭,家長沒學問,不識字,但是孩子特爭氣,從小就喜歡學習,最後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考上了不錯的大學。究其原因,還是從小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隨著社會的發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顯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需要科學的教育方法,那種“樹大自然直”的粗放式教育方法越來越不適合當前的家庭教育形勢。
3、幾乎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如果把孩子看成是樹上開的花,那麼,家長就是底下的根。花開得不夠鮮豔,多半是根出現了問題”,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話,請家長們認真思考。所以,提升家長文化素養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4、如何提升家長文化素養呢?
多讀書,多思考。很多學校和網站以及輔導機構都開展了類似“親子閱讀”這樣的讀書活動,這是很有益的嘗試,大家值得參加。
優秀的行為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用家長優秀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潤物細無聲”,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無言的教育”。
-
4 # 全職媽媽論生活
窮,窮不過三代,富,富不過三代,老輩子留下來的話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為一個家庭沒有讀書基因孩子們就不是讀書的料,這是錯誤的觀點。就好比,兩個智商不高的人,生的孩子一定就是智商不高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兩個人生的孩子可能讀書第一也是有可能的。再說回來,兩個高學歷人才生的孩子一定是學習好嗎,不一定,甚至還不如智商一般的兩口子生的孩子學習好。曾經看到一篇報道,當清華通知書寄過來的時候,一名貧苦孩子還在工低搬磚掙錢養家,家裡父母連學都沒有上過,孩子家裡也窮,肯定也沒有上過補習班,竟然考上了最高學府。這是多少家庭夢寐以求的夢想,一個貧寒學子卻實現了。所以不是一定的。孩子學習努力,就不論平窮富貴,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
回覆列表
你提這個問題,明顯帶著自傲自大,會栽跟頭的。清華北大又沒明確說是給哪家有基因的家庭開的,對吧?
給你舉個真實的例子:我們這裡農村一戶貧苦人家,父親精神病,母親癱瘓,家徒四壁,你一定認為他家沒有讀清華北大的基因吧?可人家的兒子就考上了清華。
再跟你說個真事:前兩年我僱了一位擦窗戶的保潔員,他的孩子高考被複旦大學錄取,本碩博連讀。如果是基因起作用,也不是你家的基因吧?
心懷希望的人生是美好的。你不要歧視任何人。
你鄙視別人的時候,別人並沒有仰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