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望水繞山
-
2 # 這些歷史要讀
如果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兩國現在的關係很好,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如果兩者要是真的好,當初就不會分裂了。
巴基斯坦脫離英國獨立後,國土被印度一分為二,除了主體西巴基斯坦外,遠在印度東北方還有一塊飛地——東巴基斯坦。然而,打從獨立時起,巴基斯坦政權幾乎完全掌握在西巴人的手中,而佔巴基斯坦人口超過一半的東巴人卻淪為無權地位。
於是,西巴和東巴之間的矛盾便開始不斷激化。終於到1971年初,東巴進一步掀起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並打出了“孟加拉國”的旗號,隨後便爆發了兵變。
東巴動亂不堪的局勢,給一直對巴基斯坦虎視眈眈的印度提供了強行肢解巴基斯坦的絕佳機會。於是,便爆發了第三次印巴戰爭。最終巴基斯坦戰敗,東巴獨立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損失了56%的人口!
由於,西巴和東巴是因為彼此存在很深的政治矛盾,並且是通過戰爭才分裂開來的。因此,孟加拉國本身對巴基斯坦就存在不少牴觸。加上,時至今天主政孟加拉國的人盟政府,還堅持要審判獨立戰犯。所以,巴孟之間的關係並不好。
其次,制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關係有一個關鍵的外因,那便是印度。除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獨彼此之間的矛盾外,在兩國之間還存在著一個跋扈的霸權主義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印度。
作為南亞次大陸地區的霸主,印度一直存在很大的政治野心,並且一貫奉行大國沙文主義,欺凌甚至吞併周邊的小國。比如:1975年,印度強行吞併錫金。現在,印度也一直在強行干預尼泊爾和不丹的內政,將它們完全至於自己的掌控之下。而孟加拉國自然也不例外!
孟加拉國在地理上就夠悲催的,東、西、北三面都被印度包裹,因此也被外界調侃為“印度的腋窩”。
而實際上,孟加拉國在政治外交上,也確實是“印度的腋窩”,長期置於印度的干預之下,難以有獨立發展的機會。因此,孟加拉雖然用有1.64億人口,比日俄還多人,卻在國際上毫無存在感。
也正是由於有印度在從中參和,巴孟之間關係也難以走向正常化。
-
3 # 跪射俑
關係一般。當他們是一個國家時,巴基斯坦被稱為西巴,今孟加拉國被稱為東巴。西巴採取了從政治上歧視、經濟上不公平對待的政策對待東巴,這也是孟加拉國搞獨立的原因之一。孟加拉國能夠獨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的介入,印度通過扶持東巴獨立來削弱巴基斯坦。
-
4 # 諶人
謝小祕書邀請;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的認同點只是共奉伊斯蘭教,由此曾東西呼應成為同一個國家。巴基斯坦人屬於旁遮普人、信德人,講烏爾都語;孟加拉人是南亞達毗荼人與入侵南亞的雅利安人等融合的人種,講孟加拉語。雖然他們都屬於穆斯林,在加上印度的地理阻隔原因,他們之間並沒有親如兄弟的認同感。
西巴基斯坦與印度為爭奪克什米爾成為仇敵,印度為削弱它,在1971年發起第三次印巴戰爭,策動支援了東巴基斯坦獨立建立孟加拉國。
由於東西巴基斯坦人在歷史上沒有多少交集,又生活在不同時空,加上西巴基斯坦國力不強缺少話語權,巴基斯坦承認了孟加拉國,只把分裂仇恨記住印度頭上。當今巴孟兩國關係不溫不火,有微笑,可握手,不對抗指責,但並沒有心心相印,更沒有重新追求統一慾望,最多隻能算是遠房親戚。奇怪的是,巴基斯坦反印度事出有因。但孟加拉國也不感印度的恩,拒絕成為印度的傀儡,為戒備印度,孟加拉國與巴基斯坦一樣,都堅持對中國友好(中國曾在聯合國否決東巴基斯坦分裂)。巴基斯坦是中國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孟加拉國也是購賣使用中國武器裝備的主要國家之一,孟加拉國陸海空軍隊還被譽稱為世界上的“小號”解放軍。
-
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和印度就像英國人設想的那樣,打了起來。1947到194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就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問題爆發了戰爭,此後二者互相攻打,都有損傷,印度看此計不通,於是決定分裂東巴和西巴,以削弱巴基斯坦整體實力。
以上就是小編得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
6 # 武器急先鋒
在我看來,兩國未來的關係,不一定會很好,但兩國關係也不會太差,且不說兩國曾經同根同源,至少目前對兩國來說,兩國面對同樣的敵人——印度,因此,兩國為了生存和發展下去,一定會報團取暖,共同對抗印度。
-
7 # past穎甜
兩巴之間的政治經濟不平衡,不同的民族,註定了孟加拉的獨立。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後,孟加拉獨立,可是獨立之後的孟加拉也沒有倒向印度(印度的強權政治讓人害怕),中國曾否決孟加拉入聯,可很快兩巴關係正常化,現在,中巴孟關係都還不錯,南亞“警察”的存在,誰也不想淪為像不丹一樣的小弟,更何況同為伊斯蘭教信眾,兩國人口也不少,具備地區大國的潛質,誰也不想成為傀儡。因此,兩國關係向好發展是時勢所驅。
-
8 # Mr與川
原本在印度東西有兩片土地,都屬於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早在1947年,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開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1947年,英國頒佈《蒙巴頓方案》,對印印度獨立及印巴分治提供了具體的可行性方案!
按照《蒙巴頓方案》,將當時英屬印度按照信仰的不同,劃分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與信仰印度教的印度!
因此,當時的孟加拉地區因為以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群為主,因此被劃歸巴基斯坦,稱之為東巴基斯坦!
後,因為在稅收,財政等問題上的矛盾,使得東巴基斯坦與西巴基斯坦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在1971年,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印度隨即介入表示支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
因此,兩國間多有合作,關係並不錯!
但在兩國關係持續發展的背後,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孟加拉國要求巴基斯坦賠償戰爭導致的損失,以及兩國間人員遣返的問題!
孟加拉國還要求巴基斯坦要向孟加拉國正式道歉!
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的阻礙了兩國間關係的健康持續發展,後來,巴基斯坦總理穆沙拉夫對孟加拉國做了正式道歉,這一問題才得到解決!
因此,兩國關係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健康發展,合作共贏的態勢!
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援,十分感謝!
回覆列表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關係是:既相互支援,又互相鬥爭。有分歧,也有合作。可以說是前景光明,道路曲折。
1947年印巴分治,南亞次大陸西部印度河流域和東部東孟加拉地區因為都信仰伊斯蘭教,被組成了一個國家——巴基斯坦。東巴和西巴在地理上相距兩千公里,分屬兩個不同的民族。既無歷史血緣關係,也無共同文化紐帶。
建國後,西巴西掌控國家政權,排擠孟加拉人。國家資源向西巴傾斜,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給了西巴。這引起孟加拉人民的強烈不滿。1970年,以拉赫曼為首的孟加拉人民聯盟贏得大選,但是西巴解散了議會,將拉赫曼投入監獄。1971年3月東巴宣佈獨立,4月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11月印度藉口難民問題侵佔東巴。1972年1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成立。1974年巴基斯坦承認孟加拉獨立,1975年兩國建交。
兩國建交後,面對共同的敵人——印度,兩國不得不聯合起來,相互支援,對抗印度。孟加拉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支援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則在恆河水資源分配問題支援孟加拉國。
巴孟兩國關係發展上有三個障礙:1.巴基斯坦資產分配問題,沒有最終解決。2.巴基斯坦人遣返問題,無實質性進展。3.鎮壓孟加拉地方武裝問題,直到2002年7月巴總統穆沙拉夫訪問孟加拉,公開向孟加拉人民道歉,至此兩國和解告一段落,為兩國關係掃清障礙。
最近幾年,巴孟兩國在貿易、農業、旅遊以及國際區域合作等領域開展合作,取得一定進展,兩國關係進入快車道。
祝願兩國和平相處,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