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攀登的岩羊
-
2 # 綠野萍蹤01
水滸哥說得沒錯,取得成就的人需要幫助,幫助自己的就是貴人、甚至是靠山。宋江在梁山做了寨主,帶領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成就很大,自然一定也有貴人和靠山了。
那麼,宋江的靠山和貴人又是誰呢?
揭穿九天玄女的謊言“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這回書可謂《水滸傳》中最大的一個關節,甚至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宋江梁山以後的故事,以及施耐庵的主題思想,梁山好漢的結局,都寫在這回書中。讀出這回書所隱藏的深意,《水滸傳》寫的是什麼,大致就明白一大半了。
本回答不講這回書的深刻含義,只講與題目有關的“貴人”、“靠山”這件事。
從文字故事看,九天玄女讓宋江喝了三杯仙酒,吃了三枚仙棗,賜予了三卷天書,宋江唯唯諾諾,不斷稱臣,彷彿是見皇帝一般。於是,從“宋江要招安”這個角度來理解,九天玄女就是宋江的“靠山”了。因為,施耐庵把九天玄女殿就寫成了皇宮,宋江見到的就是皇帝。
書中說,兩個青衣女使把宋江帶進了九天玄女殿。一路行來,一派皇家園林景象,到了玄女殿,又是不斷的細節描寫,宋江每走一步,彷彿是接近了金鑾殿一步,是去朝見皇帝的。
書中的描寫比較繁瑣,不多贅述,此處,只講一個詞,就能明白施耐庵確實寫的就是皇宮。這個詞就是“龍墀”,龍墀,就是指代皇帝的。
接受了皇帝的指令,最終又祈求皇帝招安,這不就是宋江最大的靠山嗎?
有了靠山,腰桿子硬,但不一定每走一步都得靠山來撐腰。於是,九天玄女又給宋江指定了兩個貴人。書中說,九天玄女搞完一系列操作之後,對宋江說了四句“天言”,道是:
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外夷及內寇,幾處見奇功。
“天言”中說的“宿”,無疑就是宿元景,那個為宋江招安積極斡旋的青天大老爺。“高”,無疑就是高俅了。這兩個人大概就是九天玄女給宋江指定的“貴人”了吧。但是,又奇怪了,遇見宿元景固然是喜,為何遇見高俅也是喜呢?不是兇便是喜,九天玄女不會給宋江算八字,還來個半兇半吉的斷語吧。
《水滸傳》前七十回中,確實也寫到了吳用賺金鈴吊掛,利用宿元景打下華州府這件事。書中也提到了“九天玄女”的話,說的是宋江聽說宿元景奉旨前來華山降香,心中暗喜道:“昔 日玄女有言,‘遇宿重重喜’,今日既見此人,必有主意。”
後來,宿元景果然繼續幫助宋江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招安願望,九天玄女的“天言”得以驗證,果然是“遇宿重重喜”。
遇到宿元景是喜,遇到高俅呢?先別說半兇半吉吧,簡直就是大凶了。宋江、盧俊義都直接死於高俅之手,還不是“兇”嗎?
由此觀之,九天玄女的“天言”其實是謊言,不僅預言高俅是個謊言,連“遇宿重重喜”也是偽天言。乾脆說白了吧,這個九天玄女本身就是假的。
既然九天玄女都是假的,那麼,此神便不是宋江的靠山,宿元景、高俅也都不是宋江的貴人。
那麼,為何說九天玄女是假的呢?
宋江絕不讓九天玄女做靠山上文講到,九天玄女授予宋江“三卷天書”,還贈予了四句“天言”。首先來講,“天言”絕對是偽天言。為何?
這個“天言”大概是續書《徵四寇》為了照應自己的故事而插進來的,包括吳用賺金鈴吊掛時,宋江“暗喜”,在心裡說的那番話,都是續書作者所為。《水滸傳》的版本所示,九天玄女這四句“天言”,經過了多次修改,從無到有,從“外夷及內寇,兩處見奇功”,到“外夷及內寇,四處見奇功”,然後就是上文所抄錄的那樣了。
最早的《水滸傳》續書,只有方臘這一“寇”,自然就沒有“x處見奇功”之類的“天言”了。後來,百回本水滸傳出籠,便有了“外夷及內寇”,宋江便有機會“兩處見奇功”了。諸如此類,不再羅列,總而言之,九天玄女根本就沒在施耐庵的書中說過這樣的“天言”。
沒有“x處見奇功”,是不是有宿元景、高俅這兩大貴人出現在“天言”中呢?這個,金聖嘆先生早就做了結論,肯定也是沒有的。
金先生批點《水滸傳》雖然極端的不靠譜,但補寫的“梁山泊英雄驚惡夢”卻有一部分非常接近原著,那就是宋江是被張叔夜打敗,為了救先被俘的“副賊”而投降。
宋江如此投降,施耐庵是有伏筆預寫的,朱武投降史進,其實就是宋江投降的“預演”。所以,我說金聖嘆補寫的故事有一部分接近原著。不僅接近原著,還符合歷史真實。因而,宋江投降招安與宿元景沒有半毛錢關係。宿太尉不過就是洪太尉那樣,是書中的匆匆過客而已,“完成任務”就去領盒飯了。
當然,洪太尉還另有隱喻大明王朝秘史的秘密使命,所以,他的影子一直都在,宿太尉便沒有這樣的機密任務,算不上宋江的貴人。
貴人沒了,“靠山”呢?九天玄女倒是想做宋江的靠山,但宋江卻不領情,不僅不領情,還旗幟鮮明的反抗他。九天玄女怎麼變“他”了?
《水滸傳》中的九天玄女,絕對不是傳授兵法,幫助黃帝打敗蚩尤的那一位,而是另有傳說故事。究竟是怎樣的故事,一句話講不清,於是便不講了,我直接公佈結論。這個廟裡的九天玄女隱喻的是宋真宗、宋徽宗兩朝皇帝。為何?
《水滸傳》中寫了宋江兩次翻看天書打仗,一次是打祝家莊的時候,另一次則是打高唐州。讀者朋友都知道,這兩次作戰,天書都是“然並卵”。所以,天書隱喻的是宋真宗“天降天書符籙”這件荒唐事,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九天玄女天書兵法。
為何要隱喻宋真宗呢?施耐庵在書中極端反對“崇道抑佛”,主張“佛道合一”,宋真宗、宋徽宗則是北宋時期崇道、抑佛的兩大急先鋒。所以,九天玄女隱喻的是這兩朝皇帝。
宋徽宗的隱喻就更明顯了,宋江所見到的“二龍相戲”、“二龍戲水”講的都是宋徽宗、宋欽宗的故事。而《水滸傳》早就宣告,宋江等一百單八個妖魔就是來反宋徽宗的,所謂“一朝皇帝寢食難安”,反的都是宋徽宗這朝皇帝。
所以,宋江絕對不會以九天玄女做“靠山”。這段故事中,其實還隱喻了《水滸傳》主題“替天行道”被宋江及道家高層不斷改寫的過程,羅真人、宋江先後否決了九天玄女的“替天行道”,改弦更張,梁山走上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之路。
宋江絕不會以九天玄女做“靠山”,宿元景、高俅也都不是他的貴人。那麼,宋江的貴人、靠山會是誰呢?
宋江的確有靠山貴人《水滸傳》一開頭,寫的是洪太尉誤走妖魔,宋江的靠山、貴人都在這個故事中隱藏著。說是隱藏,其實也寫得很明確,只是我們把《水滸傳》讀成了一部宣揚投降的書來讀,把這個引領全書的故事說成了“封建迷信”,因而,去掉了《水滸傳》的精華。
卻說洪太尉要開啟伏魔之殿的大門,上清宮住持真人立即制止,告訴洪太尉:
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不得妄開。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八九代祖 師,誓不敢開。
住持真人說的大唐洞玄國師,應當指的是唐武宗時期的張天師張諶。這條資訊其實是一處伏筆,施耐庵把宋徽宗與唐武宗扯在一起,為的是在後面的故事中抨擊宋徽宗的“革佛”鬧劇。而洞玄國師鎮鎖的妖魔,肯定就是梁山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那麼,是不是說大唐洞玄國師就是宋江的靠山了呢?
其實,洞玄國師只是負責把妖魔鎖進了伏魔之殿,這些妖魔是真武大帝降妖除魔,打入地獄的妖魔。也就是說,梁山天罡地煞的前途命運都在真武大帝的手上。書中以“三月初三”這個日子引發誤走妖魔故事,說的就是這件事,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誕辰。
然而,真武大帝還不是宋江的最後靠山,再往上查,就是真武大帝的“頂頭上司”紫薇大帝。所以,九天玄女透露,宋江日後有可能重登“紫府”。
如此說來,宋江背後真正的靠山應當就是紫薇大帝。那麼,誰又是宋江的貴人呢?
我覺得,宋江的第一貴人是真武大帝,“三月初三”點明瞭是真武大帝指令張天師虛靖先生放走了妖魔。那麼,第二貴人就是張天師虛靖先生了。張天師借洪太尉之手放走妖魔,這個洪太尉也就是宋江的第三貴人了。
施耐庵為什麼這麼寫呢?說到底,還是為了表述《水滸傳》“替天行道”的主題。同時,也蘊含著隱寫明朝秘史的資訊。這個問題講起來很複雜,以下儘量說簡短些。
梁山好漢是道家妖魔,一切都在道家“上界”的操作下,來到北宋反抗宋徽宗,讓這朝皇帝寢食難安,擾亂他的乾坤。也就是說,宋江絕對是造了宋徽宗的反。但是,宋江不造宋欽宗的反,在宋欽宗時期,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抗擊金兵,成為英雄好漢。
上文講到,“替天行道”先後被羅真人、宋江賦予新的內涵,否決了九天玄女的“輔國安民”而“保國安民”、“保境安民”。施耐庵這是在按照歷史的程序演繹宋江及梁山好漢的故事。
書中寫道,宋江在九天玄女廟見到了“二龍戲水”,這是“坐井觀天”的預寫,《水滸傳》的真故事一定會寫到靖康之難之時,宋江與梁山好漢共赴國難,抗擊金兵,保境安民。用一句很現代的話說,北宋最後幾年,社會矛盾已經發生根本變化,一致對外,抗擊外侮應當成為梁山好漢的人生目標了。
這一點,我認為沒錯,即便是宋江等人最終以戰敗投降的方式接受了招安,不影響他們成為抗金英雄。如此說來,迫使宋江投降招安的張叔夜,以及把他們送上抗金戰場的其他人,都可以算作是宋江的貴人了。
宋江聚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正式提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張。這是宋江有“靠山”做底氣,有“貴人”給支援的緣故吧。
但是,宋江的“靠山”、“貴人”不是早就出現了嗎?為何作押司的時候就沒有這等底氣呢?因而,一定要說宋江有靠山,有貴人,那一定是與他同生共死的梁山兄弟了。
有一百單八將誓同生死,盡忠報國,宋江才把梁山做得這般強大,“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然後青史留名。
回覆列表
宋江本身家境富裕,自己又是個公務員,為人又仗義疏財,結交了不少人物。背後有三大靠山,在他落難時,想投奔就能看出來,一是小旋風柴進,黑白兩道都好使的柴大官人,二是小李廣花榮,武藝高強的一方將官,三是孔家莊孔太公,地方上一豪強,後來又有了梁山晁蓋等後盾,上梁山後,真正的貴人,是捧起他和跟著他的梁山眾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