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什麼要重置

    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這樣的表現就是投入到歌曲或者詩詞的自己中去了,表現自己的能力很強大啊。動情的時候還可以哭啊。

  • 2 # 紫雨傘的傳說

    是為了排解心中的怯場與恐慌,全身運動看起來是帶有節奏感,是身體表情的配合,其實就是掩飾內心的那份不安,否則在舞臺上渾身顫抖,影響發揮水平,再者肢體語言能更好的將當事人帶入境界,忘記周圍的存在,從而更加完美的表達作品的寓意。

    如果一個人直挺挺的站裡,沒有肢體的配合,那表演來說相當尷尬與麻木,肢體語言不僅僅能偽裝自己,更加能將觀眾帶入其中,使人激動,使人遐思。從而融為一體。

  • 3 # 龍岡居士

    《毛詩序》說:“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從以上可以看出,真正的唱歌是情感的喧瀉,唱歌只有唱出真情實感才能有感情,也就是說歌唱者真正進入了角色,投入了情感才會手舞足蹈,也只有首先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這才是唱歌。否則,就如同人們常說的,像一杯白開水,沒什麼味道。我們經常形容歌唱者唱得好,叫作聲情並茂,也就是聲音裡浸透了歌唱者的自身情感,哪怕是唱的與原作者的初衷有出入,但也唱出了歌者自己的情感,這與個人的理解與閱歷有關,也可視為二次創作,只要歌者唱出了情感就必然手舞足蹈,這是自然現象。

    同樣,朗誦詩歌也是如此,只是換個形式罷了。所以,對於藝術,不管是唱歌,還是詩朗誦,抑或是演話劇,唱戲等等,不光有聲音的傳達,也要有行為語言的表達,否則就不能充分地表達作品的內涵。只有當聲音與肢體語言完美地融合,才能淋漓盡致地傳情達意,從而感染觀眾。

    當然,一個歌者,一個朗誦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沒有藝術修為,在臺上只是聲嘶力竭地亂吼亂跳,也不叫好的藝術,只是一種自己情感的釋放,或是造作而已。所以,要想唱好歌,朗誦好作品,必須要努力學習藝術表達,掌握各種知識,體驗各種生活,只有修養提高了,專業水平提高了,才能演繹出好的作品。

  • 4 # 樂不可支908

    這些做作是八九十年代從港臺歌手那裡學來的,甚至還要邊唱邊閉眼睛,邊搖擺腦殼,以顯示唱得入神,已陶醉在歌的意境裡。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歌手都是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大眾化,沒有這些扭捏做作。現在和西方接軌了,也許搖頭晃腦閉眼睛唱歌更吸引人,但如果搖得不協調,不自然,會讓觀眾覺得很彆扭,如兩個男女歌手對唱時,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要同時對視,如不合拍,自己也感到彆扭了。習慣成自然,現在人們對那些肯搖頭晃腦唱歌的歌手也習以為常了,只要唱得好,同樣受歡迎。

  • 5 # 東方白542

    歌手在唱歌的時候都喜歡舞動身體,這是因為唱歌雖然是用歌聲來表達情感和感染觀眾,但對於一首歌曲本身,其詞曲作者在創作時就賦予了歌曲應有的藝術內涵,這種藝術內涵主要包括歌詞和曲譜旋律所具有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場景。而作為歌唱者,他在練唱一首歌曲時,首先必須充分理解歌曲所要展現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場景,在此基礎上對歌曲進行藝術再創造。而這種再創造又要在不改變歌曲樂音、旋律的前提下對歌曲所進行一些必要的藝術加工,比如旋律的節奏變化、某些樂音的強弱、裝飾音等;同時,在情感的表達上,又必然結合歌曲所要表現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場景,在面部表情(包括眼神)和肢體動作上去進行藝術加工,這與舞蹈透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藝術形象是一樣的。

    這就是,當歌者唱歌時的抬頭仰望,觀眾必然會感受到歌者似乎在以之展現歌曲所要表達的天空高遠或者是看高山雄偉、大雁南飛等等藝術內涵;當歌者揮手舞動時,必然會感受到歌者好像在展示歌曲所要表現的某種生活場景或生活氛圍等等……。通常情況下,這些都是為了歌曲情感和意境所有這些表達方式,就是為什麼歌手在唱歌時要舞動肢體的原因所在。並且,肢體的舞動也會讓歌者不會顯得身體僵硬呆板,同時,更能使其歌曲的藝術形象更加生動鮮活更能增加歌曲的藝術感染力對於詩人在創作吟誦詩歌時為什麼要搖頭晃腦,主要是詩歌情感、節奏和韻味表達的需要。詩人搖頭晃腦的創作,更容易令其進入一種創作意境;詩人搖頭晃腦的朗誦,更聲情並茂,更能加強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和韻律感。詩人的這種搖頭晃腦,是詩歌情感表達的使然,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表達方式。尤其是古詩詞的創作者搖頭晃腦更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評價一套理論是否為哲學體系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