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產隊長老楊
-
2 # 泰山農家人
收穫大姜的時間,一般在霜降前後。而種植小麥的時間,一般在寒露之前。也就是說,收穫大姜後種植小麥,比正常種植小麥的時間晚了一個節氣(15天左右)。那麼,在種植時間延後的情況下,需要怎樣確定播種量呢?
根據時間,增加播種量秋分至寒露期間,我們當地的小麥播種量,每畝在30斤左右。左右的原因,是根據小麥的品種分櫱量、土壤情況和乾溼度決定的。適宜的播種量,達到分櫱的最大值,形成壯苗;而播種量過大,根系錯綜複雜,吸收養分能力差;而麥苗擁擠,不但生長不良,容易遭遇凍害。而播種量過小,分櫱少從而影響產量。所以,適宜播種是豐收的前提。
而晚播15天左右,由於溫度降低,同時年前生長時間縮短,自然會造成小麥分櫱減少,所以根據多年種植小麥的經驗,總結出了增加播種量的方式解決由此造成的問題。一般增加原播種量的10%~20%。例如正常時間播種小麥,用量每畝在30斤,而寒露後種植,播種量可增至33斤~36斤。
根據地利條件,適當增加播種量種植農作物,較好的前茬是蔥薑蒜。尤其種植大姜的地塊,通透性好,土壤肥力好,特別在中後期,多次追肥,從而有較多的養分遺存在土壤中,而種植小麥後,只要根系下扎到土壤中,既可大量吸收,從而長勢良好,要比正常播種的小麥苗全、苗壯、苗旺,並且分櫱能力較強。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較正常種植時間晚了15天左右,但是播種量應適當增加,儘量不要超過10%,也就是說每市畝在原播種量30斤的情況下,增加3斤就能達到適宜的分櫱量。
當然,既使以種植小麥為主的北方,各地的溫差相對不同,這僅是以我們魯中地區為例。因此,具體播種量的增加幅度,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我的回答僅是參考。
-
3 # 慶雙三農
【慶雙與三農同行】收穫完大姜,我想種植小麥,如何確定播種量?──根據不同的地區來確定播種量。詳情請看下文。
小麥的產量高,播種面積居糧食作物的第二位。而播種量的確量,主要是根據當地的播種季節(氣溫)來決定。
小麥播種的適宜溫度是多少?小麥分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小麥,但全國大部分地區播種的都是冬性小麥,而現在正是或即將是冬性小麥的播種季節。冬性小麥需要經過30~50天0~5℃的低溫生長,才能進入春化階段拔節和後期的生長髮育。否則,小麥就一直處於分櫱階段。冬性小麥播種期的適宜溫度是16~18℃,在播種時,就要根據小麥對適宜溫度的需求來選擇。
小麥在什麼時候播種最合適?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較大,播種的具體時間需要根據小麥對適宜溫度的需求來選擇。
在筆者當地,小麥播種的適宜季節是在“霜降”節(10月23日)前後。現在外界氣溫還在17~24℃,到“霜降”節前後,氣溫就降到16~20℃了,那時,就是小麥播種的適宜時期。而在“霜降”節前後,也是大姜、紅薯和芋頭的收穫季節,將以上農作物收穫後,就接著播種小麥。但北方的氣溫下降較快,小麥播種的時期要適當提前,在氣溫下降到適宜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播種。
小麥的播種方式有哪些?傳統的小麥播種方式有“穴播”和“條溝播”,而近年又採用“撒播”,因其播種方式不同,播種量也就有明顯的差別。
收穫完大姜播種小麥,如何確定播種量?在筆者當地,收穫完大姜正是小麥適宜的播種時期。採用“穴播”的方式播種,每畝(667平方米)用種量為20~22斤(10~11千克);採用“條溝播”的方式播種,每畝用種量為24~26斤(12~13千克);採用“撒播”的方式播種,每畝用種量28一32斤(14~16千克)。
在北方地區,大姜收穫後種小麥的時間就明顯的晚了,需要適當增加播種量。最好將小麥催芽後再播種,以縮短出苗的時間。而在筆者當地,在大姜收穫後播種小麥,一般不經過催芽。
-
4 # 建行漸遠
眼下正值我們北方農村秋收的季節,而忙完秋收,就要種植冬小麥了。以前的時候,我們當地都是秋分前後種小麥,而由於全球性溫度變暖,冬小麥的種植時間普遍拖後至寒露節後到霜降前這半個月之內。而大姜的收穫期在霜降前後,若是收完大姜利用農田種小麥,就稍微有點晚,但也不是說不可以。有經驗的老農通常會增加麥種的用量,來彌補種植時間延後,以保證來年小麥的產量。
像我們魯東地區,這幾年小麥的適播期是10月1日到10日,這時候為小麥的最佳種植時間。而此間種植冬小麥,一般每畝用種量在16斤至18斤之間為宜。而按照種植經驗,每提前或延遲一天,則在小麥播種量上進行適當調整,通常是以每畝地增減半斤麥種的量為宜。
今年霜降是10月23日,按正常小麥種植時間10月10日計算,在收穫大姜後種植冬小麥,則是拖後了13天至15天左右的時間。那麼,適當增加麥種的用量以彌補種植時間稍晚所帶來小麥分櫱減少所帶來的問題,那麼按照種植經驗此時應該按照每畝麥種用量25斤左右進行播種。
我們當地農村老話說“麥倒一把草”,如果小麥種植時間晚,在大姜收穫後種植的話,若按照正常小麥播種量,則分櫱少,麥苗出苗後苗稀苗弱,容易產生倒伏現象。所以要適當增加麥種的播種量進行彌補種植時間晚帶來的影響。
不過,因為我國地域遼闊,具體在小麥的播種量上還要參照當地的種植經驗和品種進行適當調節,以保證小麥的豐收。
-
5 # 家在南鄉
父親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對於小麥的播種量,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按照我們招遠當地的氣候,大姜收穫是在霜降節氣前後,小麥播種的適宜時間是在寒露節氣,從播種時間來看,整整推遲了半個月,因而這小麥播種量也增加到二十斤左右。
我們膠東半島以前種植小麥是在秋分前後,後來因為氣候的變化,推遲到寒露以後。小麥是我們當地的主要種植農作物,收穫後磨成麵粉,用來蒸饅頭、包包子或者炸面魚,因而小麥的種植老百姓總是格外上心。
原來的小麥種植在秋分前後時,父親播種小麥用量是9一10斤,在寒露節氣播種是在12一13斤,最多不能超過15斤,隨著播種時間的延遲,到了霜降節氣是20斤左右的播種量。
有一年父親播種小麥,因事耽誤了日期,當播種時己經快到立冬節氣,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播種用量每畝在25斤。
當父親在地裡耬種的時候,引起了村民的圍觀。村裡三叔說:這也太晚了吧,地面都見霜茬了,這麼低的溫度,哪還能種小麥?村裡劉叔也建議:這麼晚的時間才種,小麥畝播種量就是30斤,也不為過啊。父親那年鼓足勇氣做的嘗試,第二年小麥返青後,及時施肥和澆水,小麥照樣有個好收成。
總之,就我們當地農村而言,收穫完大姜正值霜降節氣,如果想種植小麥的話,畝播種量是在20斤左右,這是為了彌補播種時間晚,越冬前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紮根分櫱,因而增大播種量,確保第二年返青時保證苗量足夠。
-
6 # 天潤土元帥
收穫完大姜,我想種植小麥。如何確定播種量?這個問題主要看收穫大姜的時間,收穫大姜的時間越早,小麥播種量越少,同樣道理,收穫越晚,播種量相應的就越多。
近幾年,我們膠東大姜種植面積越來越多,人們都是把大姜收穫後在播種上小麥,而大姜的收穫期從霜降前10天至後10天左右,在這20天左右的時間,小麥播種量根據大姜收穫的時間完全不一樣,人們大都以霜降節氣為分割線來確定。
如果是霜降前收穫的大姜,每畝小麥播種量在15-20斤。
因為霜降前溫度比較高,地溫一般還會保持在18度以上,此時播種小麥,由於溫度適宜,出苗時間短,大約5天時間可以出苗,小麥出苗後,霜降前的氣溫如果不是急劇下降,小麥起身較快,能保證苗全苗壯苗旺,有利於小麥分櫱,所以播種量控制在15至20斤,也就是時間早,15斤即可,時間稍微拖後,就需要20斤。同時高肥水地塊用種量是15斤左右,低肥水地塊則要增加到20斤左右。
如果是霜降後收穫的大姜,每畝小麥的播種量在25-30斤。
霜降後,氣溫突然下降,晝夜溫差變的更大,地溫下降,小麥出苗時間變長,大致拖後2-3天,由於溫度下降,小麥出苗後生長變緩,分櫱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小麥播種量要適當增加。高肥水地塊每畝需要25斤左右,低肥水地塊每畝至少需要30斤左右。
另外,今年降溫時間比以往要早,像近段時間就有大幅度降溫,在氣溫降低的情況下,即便不到霜降節氣,小麥播種量也應該有所增加。
-
7 # 圖說農村事
此時種麥為時已晚,關鍵是要採取措施進行“補晚”!不知題主是哪裡人?今年的霜降是10月23日了,一般冬小麥種植區,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小麥在寒露,即今年的10月8日前後種植是比較適宜的,到霜降再種麥確實是有點晚了。不過為了趕茬口,到了霜降再種麥也還是可以的,不過需要適當加大播種量了。
那麼,霜降前後收完大姜種植小麥應該如何確定播種量呢?想必種植大姜的地塊都是水肥條件比較好的,這樣的地塊對於小麥來說也是適宜種植的高產田。
正常情況下小麥從播種至開始越冬小麥需有0℃以上的積溫570℃~650℃。這樣山東地區的小麥最適宜的播期的氣溫範圍為冬性品種在18~16℃、半冬性品種為16~14℃。具體的適播日期一般為魯中、魯北、魯東地區小麥適宜播期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為10月3日至10月8日。魯南及魯西南地區小麥適宜播期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為10月7日至12日。而魯西地區小麥適宜播期為10月3日至10月12日,最佳播期為10月5日至10月10日。所以10月8日寒露時及前後幾天是全省小麥的最佳播期。
小麥適宜播期推遲了,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從魯中地區近四十年來的自10月1日至冬前日平均氣溫達到0℃小麥停止生長時的積溫數就能明顯地看出。自1967年至2005年間,第一個十年每年的平均積溫為676.9℃,第二個十年為716.8℃,第三個十年為745.4℃,第四個十年為764.4℃。以此可以看出,冬前氣溫是逐漸變暖的,所以10月1日至日平均氣溫達0℃時的日累積溫度是逐步增加的,這樣在按原來的10月1日種麥就早了,種上後就會因積累過高而導致小麥旺長,這樣的麥苗就很容易發生冬季及早春冬害,所以後推到10月8日就成為最佳適播期了。
象題主說的,姜茬的小麥要到霜降即10月23日前後播種了,按照上述的分析確是有點晚了,但是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也還是可以的,必要的補救措施中在播種量上就需要適當加大了。
到底應該如何確定晚播小麥的播種量呢?
我們知道,小麥在適播期內主要以精播、半精播為主,播種量一般按“斤籽萬苗”是這樣確定的:分櫱成穗率不高的大麥穗品種一般畝播15斤~18斤;分櫱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種一般畝播12斤~16斤。在這個播量範圍內中產田宜多播、高產田宜少播。當然也要根據當地常規播量來確定最合適的播種量。
對於晚於適宜播種期的,要透過加大播種量實現以密補晚。由於小麥播種過晚而越冬前的積溫不足就會使麥株難以分櫱,而春季分櫱雖成穗率高但單株分櫱又太少,所以使用適宜播期的播種量會使畝穗數顯著減少從而嚴重降低產量。所以加大播種量透過增加主莖成穗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根據生產經驗和試驗,一般山東區域晚播小麥如果在10月15日前後進行播種,畝播量以15斤~20斤左右,在10月中旬以後播種的,一般按照每晚播2天每畝增加播量1斤~2斤。10月25日前後播種的畝播量可達到25斤~30斤,這樣基本苗可達25萬~30萬,畝穗數可以達到26萬~38萬。如果過晚可再適當加大播量。這指的是精播、半精播條件下的播量。建立合理的麥田群體結構是小麥達產的重要條件。
當然,補晚措施中,加大播種量是重要的,還需要其他配套措施相配合才能達到補晚的效果。一是要選用半冬性的小麥品種,以達到麥穗大、麥粒多、早成熟而豐產的目標。二是要增施肥料、增加養分以解決晚播小麥植株弱小、根少分櫱少等問題,透過以肥補晚以促苗、壯苗。三是精耕細耙、足墒播種以提高播種質量,要適當淺播、播後及時鎮壓以保墒增溫促進發芽出苗。四是春季返青及時鎮壓劃鋤並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以促麥苗健壯生長。
總之,大姜收穫後已到霜降,這時再種小麥已過適播期,小麥播種過晚因冬前積溫不足而使冬前苗小苗弱,到了春季由於生育程序快、生育時間短,會導致穗粒數較少,但要利用春季分櫱成穗率高的特點透過適當加大播種量、選用適宜品種、加大養分施用量、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田間管理等“補晚”措施實現補、促結合,最終實現理想的產量目標。
回覆列表
問:收穫完大姜,我想種植小麥。如何確定播種量?
河北平原種麥子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白露的麥子分櫱多,可以少下種子,寒露的麥子分櫱少,應該多下種子。這裡的種子量是白露節氣的種子量略低於每畝二十斤,秋分節氣的種子量是每畝二十五斤,寒露節氣的種子量每畝略高於三十斤。"霜降的麥子不倒針兒,寒露的麥子小盤墩″,霜降節氣的麥子幾乎不分櫱,每畝種子量都在四十斤以上。
種大姜的地方應在黃河以南,那裡冬天來的較晚種麥應該是比黃河以北晚一個節氣甚至還多,是寒露種麥正當時。
大姜收穫在霜降前後,若想種麥就是在霜降節氣或之後了。
那裡若是在霜降節氣裡播種小麥,小麥的分櫱少,種子量就應該定在每畝三十斤,如果是出了霜降到立冬節氣裡播種小麥,為了保證明年小麥返青時的株數密度,那播種量就應該定在每畝四十斤之上甚至四十五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