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鳳仙花兒朵朵開
-
2 # 迷戀芬芳
朋友甚至親戚因為借錢成了仇人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在少數。
關於借錢,不借吧,對方說你太小氣太無情;借的少了,對方會說你太摳門;借出去了,要對方還的時候,那你就成了孫子,求著對方還錢。因此,碰到借錢的,除非是很必要,能拒絕的還是拒絕吧。
"借錢"的學問可大了,開口借錢難,別人向我們借錢,怎麼樣拒絕而不傷感情,更是一件有學問的事,難。
你看,吳強和李斌是五六年的老朋友了,原來經常在一起玩,很說得來,最近幾年各自成了家,來往就少了。有一天,吳強突然電話約李斌吃飯,喝了幾杯後,吳強對李斌說:兄弟,我現在手頭有點緊,想向你借點錢。
李斌也沒多想,就說:你要借多少啊?
吳強說:五萬吧。
李斌聽到這個數,就說:現在我手頭哪有這麼多錢,平時我沒存到什麼錢,借不了這麼多。
吳強心裡有點難受了,說道:那能借多少啊?
李斌說:就借給你5千吧,我手頭也實在緊。
吳強一時也沒說什麼。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李斌雖借給了吳強5000塊錢,並不見得會落個人情。吳強心裡還會想:真是打發叫花子,我們這麼多年的交情就值5000塊錢?太讓我傷心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李斌首先就犯了一個錯誤,吳強在開口借錢的時候,他直接就問"借多少"。
你想啊,你問他"借多少",就表明你起碼沒有拒絕,不管是多是少,你是會借給他一些的。而且有可能對方借錢的時候已經碰壁了很多次,然後找到你時,一問,你說"借多少",對方就會有一種"終於有人能借給我錢了,而且還問我借多少,看來應該能借不少呢"的感覺。提高了對方的預期,讓對方頓時充滿希望。
可最後李斌只答應借5000,這又一下子把吳強的心裡預期潑了一盆涼水,最終李斌即使借給了吳強5000,吳強也是不太高興的,你看,這不是典型的吃力不討好麼?
因此,對方問你借錢時,你如果問他"借多少",言外之意必定要借給他錢,只是數額多少的問題,最後無論借多少,你們倆都不會爽快的。結局就是,你倆的關係,基本就要快破裂了。
如果用借錢的具體數額來衡量兩者的關係,甚至到了要討價還價的地步,結果無非就是,兩個人都覺得自己虧了,彼此都不領情。
面對借錢這件事,我們該怎樣做呢?
首先,別關心數額,先關心原因
朋友或親戚向你借錢時,記住,不能問對方說:你借多少啊?
當你問"借多少"後,後面的談話內容就不是借不借的問題,而是借多少的問題,也就是進入討價還價階段。
因此,別人問你借錢時,你首先問下對方,為什麼要借錢啊,借錢幹什麼用啊?並且表現出一副很同情、關心他的樣子。
其次,感同身受,委婉拒絕
當你問了對方借錢的具體原因之後,你可以說你和他遇到了差不多同樣的困難,表示對他目前的處境感同身受,然後再委婉地給予拒絕。
比如,如果對方說借錢是因為他們夫妻倆上班的地方距離家比較遠,每天騎個車辛苦不說,還時不時地遲到,想買輛小轎車,現在首付還差點錢,所以才來找你借點。
聽了他的借錢原因,你也可以找一個差不多的理由來拒絕他,可以這樣說:兄弟啊,你的這個煩惱我很理解,我懂,我最近也為一件事煩著呢。跟你的境遇差不多,我丈母孃在幫我們照顧孩子,你也知道,我家裡地方太小了,我老婆正建議我買個大點的房子呢,最近也正為這事總吵架,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現在是真的拿不出錢來。
這樣對方一聽,你也正為錢發愁呢,甚至比他還煩還苦,怎麼著他也不好意思硬要在你這借錢了吧。
你說呢?
-
3 # 雪花飄飄揚
這個問題還真難以回答,我只能舉幾個案例供大家借鑑。
1.高利貸,千萬別借,你想著別人的利息,別人想著你的本金。一個很好的朋友,大約8年前,借給他外侄50萬,年利率10%,頭兩年拿回了十幾萬後,就再也沒有進帳。他外侄住著140平的大房,開著幾十萬的豪車,但就是不還。我見了他的借條,借條上寫著以房子抵押,於是馬上叫他到法院起訴,最後拿回了二十多萬。而叧一朋友,借給別人八十多萬,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借款人的財產,全部轉移到別人名下,雖起訴贏了官司,但是至今一分錢也沒拿回。
2.親戚借錢,如比較少,能借就借。2009年,我堂哥找我借2萬元錢做生意,說兩個月之內還。當時自己也很緊張,只借了1萬,也沒想著他什麼時候還。2015年,堂哥做生意破產,欠了四十多萬,於是他到福州一豬產打工,省吃儉用,拼命還錢,就在去年底,他把我的一萬元還上。堂哥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絕不賴別人的賬。而另外一侄兒,大學畢業,到處借錢,從不提要還別人錢,所有親戚朋友的錢,加起來估計也有幾十萬。他找我三次,我也就借了他三千,他不提還錢,我也不找他要。
3.上世紀八十年九十年代,父母為了我們三姊妹讀書,為了給我們借學費,吃盡了苦頭,受夠了白眼。因此,如果是親戚朋友因孩子讀書差學費找我借錢,我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我給別人借錢的原則:1.太多不借,我也沒多少錢。2.高利貸不借。3.給親戚朋友借錢,就從不催著他們還。
回覆列表
除非你有跟多錢,否則錢能不借絕對不借。親戚也是兄弟姐妹那種幫急不幫窮。朋友同學都是要酌情考慮,先考慮自身條件,然後適當幫助。只幫正道不幫懶惰歪門邪道之類。寧可不借失去朋友,也不做要錢的時候在失去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