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文笑譚

    袁崇煥說過的話:五年不能復遼,甘願軍法從事。那時候的形勢是袁崇煥率明軍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後金被擋在了關外。

    岳飛說過的話:“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爾!”,那時候的形勢是金國已經滅了北宋,佔領了北方。岳飛對金軍主力的勝仗也只有郾城大捷一場慘勝。

    岳飛穿越到明末,估計還是這話“直搗瀋陽,與諸君痛飲爾!”,明粉聽了這話,估計都會說岳飛比袁崇煥還能吹牛!

    話說明末能不能平遼,實際上不取決於某個將領,而是取決於皇帝是不是個英明的皇帝。

    就拿己巳之變京城保衛戰來講,京城保衛戰是四次戰鬥,德勝門之戰、廣渠門之戰、左安門之戰和永定門之戰。結果德勝門之戰明軍滿桂侯世祿兩個總兵慘敗,城上紅衣大炮沒打著敵人,殺傷了不少自己人。廣渠門之戰袁崇煥領兵血戰,最後小勝,城上紅夷大炮一炮沒放。幾天後的左安門之戰,紅夷大炮發揮了點作用,後金兵早早撤退。之後袁崇煥被捕入獄,十幾天後的永定門之戰,明軍滿桂孫祖壽黑雲龍麻登雲四個總兵全軍覆沒,城上紅夷大炮是不停地放,或許是怕傷著自己人,炮口角度較高,結果沒有殺傷一個敵人。

    對比一下寧錦之戰,袁崇煥是寧遠城上指揮,滿桂祖大壽等城下列陣,憑堅城,用大炮,大量殺傷敵人,後金軍敗退。京城是加強版寧遠,結果京城保衛戰較寧遠多得多的紅夷大炮沒有發揮出作用,明軍最終慘敗。

    為什麼寧遠明軍能擊敗皇太極,加強版的寧遠反而慘敗於皇太極?

    根本原因是皇帝無能,不能善用手下的長處。如果皇帝稍微英明一點兒或虛心一點兒,照抄寧遠的作業就行,那樣京城保衛戰將是明軍大勝。

    所以即使岳飛穿越到明末,也是空有平遼的志氣,卻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平遼基本是空想。

  • 2 # 無心報國

    這個提問突發奇想,把岳飛和袁崇煥對調,岳飛能平遼東麼?

    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要對比一下岳飛和袁崇煥的個人能力及人品。

    從帶兵能力和個人武力上來說,岳飛肯定完勝袁崇煥,岳家軍成軍後敗績很少幾近於無,袁崇煥的勝績接近與無,唯一一個寧遠大捷是防禦守城戰不說,造成後金傷亡也僅有數百人,據說努爾哈赤被炸死,然而努爾哈赤是半年後率軍出征病死的,唯一的戰勝記錄是吹出來的。個人武力就不比了免得說岳飛單手打十個袁崇煥。能力上來說,除一點外,岳飛甩袁崇煥十條街,作為文官出身的袁崇煥寫詩都寫不過武將岳飛。。。當然,才情什麼的並不重要。

    人品上來說,岳飛除了個性倔強容易犯上外,基本沒什麼毛病,個人踐行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既不愛財,也不怕死,身先士卒,愛兵如子。

    袁崇煥其它能力都很平庸,但有二點優點很突出。一是能吹牛,在朝會上當眾許諾五年即可平遼,不然軍法處置。私下好友問他你真這麼有把握,袁說哄皇帝開心罷了。二是能內鬥,自作主張殺了與自己不對路的一品大員毛文龍,導致毛文龍手下投敵,自此滿清多了三個漢八旗,功勞超過滿清第一巴圖魯。人品方面,袁崇煥很有特色,袁崇煥比岳飛強十條街。

    能力與人品二人各有千秋,現在來看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明末的政治大環境和皇帝性格。崇禎皇帝性格多疑,好大喜功,不擅長用人是出了名的。一個喜歡說真話不貪財不怕死老犯上的岳飛,一個喜歡說假話為了升官發財不惜當眾欺君的袁崇煥,哪個更容易生存?顯然是袁崇煥,然而連擅長拍馬屁說假話袁崇煥都沒活過5年,岳飛就更不談了。

    所以假設把袁崇煥換成岳飛,你覺得岳飛有機會平定遼東麼?沒有,在明末當時的環境體制下,換誰都沒用,岳飛這樣人連生存都成問題,更沒有發揮才能的機會。

  • 3 # 期待DF11G

    明朝抵抗清朝,不是簡簡單單的邊境問題和將領問題,而是朝廷高堂的問題,說白了,是崇禎的問題。

    當時國內的問題是皇親國戚太多,鄉豪士紳太多,國內土地兼併嚴重,賦稅不足。

    加上小冰川季,天氣乾燥,旱災嚴重,收成較差。

    要想平遼東,就需要錢,可是加重百姓賦稅,又加重了民變。

    這個時候,崇禎如果沒有雷霆手段,是壓制不住的。

    但是崇禎吧,又不願意背鍋。特別是兩個鍋:一個是殺士紳,殺皇親,奪其金銀土地,金銀充遼餉,土地分百姓。二是不願意背和親議和,不願意攘外必先安內。

    這一方面,看看康熙雍正乾的事,對比一下,更看得清楚。

    如果我是崇禎,第一肯定是加強中央集權,殺皇親國戚和部分歸田老臣,奪取他們的財富土地。第二加強寧錦山海關一線防守,派人和後金議和,除了稱臣,其他皆可談。第三直接管理江南財米重地和中原鎮壓農民起義。

    只要守住江南錢糧之地和山海關一線。

    減少和後金的大規模直接軍事戰爭,明朝的命還能續一段。

  • 4 # 三葉草悅典

    平不了。滿清能在遼東坐大,有三大原因。

    一曰天時。當時東北地區的三大勢力(明朝、朝鮮、蒙古)都在走下坡路。其中①明朝,接連出現萬曆、泰昌、天啟三任昏君,且被閹黨與東林黨爭搞得雞犬不寧。最後一任所謂明君崇禎,經驗不足,志大才疏,在內有李闖之亂外有滿人入侵之時,不分輕重,兩線作戰,焉能不敗。②朝鮮,先是被豐臣秀吉入侵嚴重削弱,後又陷入西人黨爭而不能自拔,最後只能投降滿清。③蒙古,先是嚴重分裂,各自為戰。最後一任正統大汗一一林丹汗,昏招迭出,既不能與明朝聯合,又不能號令諸部,最後為滿清所滅。

    二曰地利。遼東地區與關內依靠狹長的遼西走廊聯接,易守難攻而自成一體,不利控制卻易於割據,自戰國時期燕國在遼東設郡置守以來,一直與內地分分合合,卻沒有完全融入內地,且多數時期遊離於中原之外。即使是三國時期,漢人公孫瓚治遼,也曾割據四十多年,形成第四國。滿清一旦據有遼東,擁遼河與遼西走廊之險,從地理上來講,已成割據之勢。

    三曰人和。滿人的前身是女真人。女真人以漁獵為生,體質強悍,極善野戰。參觀過努爾哈赤、皇太極生前使用弓箭的人,都會為其膂力而驚㤉。當時女真人使用的弓箭,多數明朝及朝鮮士兵無力使用。時人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最初明朝對女真人實行分而治之,一旦某一部落做大或女真有統一跡向,明軍馬上剿殺。比如成化年間,明軍就曾五次討伐女真人中的領頭部落。努爾哈赤五世祖董山,就是被明軍剿殺的。到努爾哈赤時,一方面創立八旗制度,實行兵民合一,凝聚女真人力。另一方面借豐臣秀吉入侵朝鮮與明軍苦戰之機,統一女真各部。至此,女真終於在遼東坐大,只能以當初對待蒙古俺答汗的方式,改剿為撫,以和為上。

    可惜,明朝不識大勢,一昧剿殺,最終內外交困,被滿清替代。即使岳飛再世,已不可扭轉大局!悲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力診斷沒過確診要戴助聽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