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1愁
-
2 # 大林W
回答:
既然打招呼,就神親。師兄昨晚上想什麼著,讓小尼通宵失眠。
-
3 # 彈指hong顏老
回答一下你這個有“品味”的問題。以後乾點正事兒!
尼姑見和尚:他爹,早點回家。
和尚見尼姑:她娘,該做飯了。
-
4 # 藏經閣印經部主任
無論比丘還是比丘尼誰遇見誰都稱之為法師或者師兄。比丘可以一個人出行,但比丘尼如若出行必須要有使者等兩人以上隨行方可出行。
-
5 # 清晨的風223
尼姑會稱呼和尚什麼呢?
--嗨,小哥哥幹嘛呢?
--哥哥幫我值一下班,我要wc
--小哥哥,你想家嗎?
--光頭,你要出去嗎?幫我帶一下舒爾美好嗎?
光頭摸摸頭:什麼舒爾美,一輩子從來沒有聽說過呀!
-
6 # 麥客MAIKE
和尚和尼姑都同屬佛門弟子,除了稱呼不同外,修行方式基本相同。
實際上,尼姑也可以稱為和尚。
和尚是一個尊稱,由西域語言轉音而來,本義為“師長”,在梵語中也稱為:和上、法師、大師、比丘、禪師等。
和,為三界統稱,尚,乃高尚的意思。也就是說,和尚不是誰都能稱的,只有那些堪為人師且具有一定資格的出家人才能稱為和尚,不分男女。但在中國通常指男性僧人為和尚,女性僧人為尼姑、師姑、師太、比丘尼等。
宋《雞肋編》捲上:“京師僧諱‘和尚’,稱曰‘大師’;尼諱‘師姑’,呼為‘女和尚’。”可見,和尚這個稱呼不能亂叫,也並不是男僧的專屬。
儘管叫法不同,但和尚和尼姑的修行方式是一樣的,都是早上五更起床做早課,下午四點開始做晚課,飯後坐禪靜心禮佛。尼姑禮拜的方式、誦唸的經文和腔調都與和尚無異。只是男女有別,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不能住在一塊兒,就為尼姑專門設立了庵堂,我們俗稱尼姑庵。在我國最大的尼姑奄就位於五臺山的普壽寺,有3000尼姑在裡面修行。
為什麼要把女和尚叫尼姑呢?在佛教梵文中,把男性出家修行者稱為“比丘”,把女性出家修行者稱為“比丘尼”,尼姑就是從“比丘尼”的稱呼演變而來。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尼,就是“比丘尼”,姑,就是“姑母”。之所以把女和尚稱為姑母,是因為寺院會經常收養一些孤兒,撫養他們成長,在孩子的心目中,這些女和尚就像姑姑和母親一樣親切,久而久之,大家就尊稱這些女和尚為尼姑。
實際上,也只有在中國有這樣的稱呼,而且是來自民間的,佛家並沒有這樣的稱謂。
當然,也有些沒有出家的修行者,佛教稱她們為“居士”,雖然修行,但不離家。
尼姑見和尚怎麼打招呼呢?和尚和尼姑在佛教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區別,就像一個班的男女同學,見面打招呼是一樣的。
佛門有佛教禮儀,對見面的禮節和稱呼是有嚴格規定的。當然,肯定也有上下尊卑之分。
一般對年長的和尚尊稱為:長老、老法師、大師,或師父、法師。對年長的尼姑尊稱為:師太、尼師,或師父、法師。也可以把和尚和尼姑一律尊稱為:師父。
見了師父不能稱“我”,應謙稱:弟子、學生。更不能見了師父問:“您貴姓?”因出家人一律姓釋,然後由師父賜予法名,所以,問師父名號時應說:“請問師父尊號?”或“法師尊號上下?”
與師父談話時,不能比師父站的高,也不能立在路中間和師父談話,更不能扯著大嗓門叫喚師父。
師父在看經、寫字、上課、休息,都不能與師父談話;師父在與客人談話時,不能插嘴。
尤其對獨修的師父更有嚴格規定,哪怕生病,也不能男女單獨相處,喂藥奉湯,必須請其他僧人在場。
一般見面時,不管是和尚還是尼姑,都要合掌問訊,以示禮儀。合掌問訊時要雙手,不能用一隻手作揖。如果手中有東西,可用鞠躬示禮。
互相見面打招呼:“師父好!”或“阿彌陀佛!”被問候者合掌回禮:“阿彌陀佛!”
也就是說,尼姑見和尚打招呼,與和尚見和尚打招呼是一樣的,沒有男女區別。
佛門淨地,我們不要想得太複雜,在佛家心裡,眾生都是平等的,和尚和尼姑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
7 # Fengqingying
比丘尼要向比丘頂禮。言頂禮法師或師父。不論比丘尼年齡大小,都要給比丘頂禮。比丘無論年齡大小都要受比丘尼禮拜供養。如果是路上遇到,比丘尼要給比丘讓路,合掌問訊。比丘是五眾之首(師位),比丘尼是比丘下位(弟子位)。
回覆列表
尼姑稱呼比較熟悉的知道尊號的和尚,一般稱呼和尚的法號+大師,或是直接稱呼"師父",不熟悉的直接稱呼"師父",通常先呼"阿彌陀佛"以示問候。
和尚稱呼尼姑的規則跟尼姑稱呼和尚的規則差不多,只是改"師父"為"師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