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辛言686

    先說說我的垂釣經歷,2020年9月27日晚,和釣友在當地一小型水庫水庫垂釣。晚上六點至9點有小魚鬧窩,9點以後完全沒口,堅持到12點,收竿回家。這個水庫鯽魚較多,鰱鱅和鯉魚也不少,以前垂釣時從沒空軍過,當晚天氣有點冷 釣4米水深。之前幾天曾在當地野河一沙坑老釣位作釣,水深1米2,下午3點至6點,小白條三條,鯽魚沒見。周圍釣魚也都沒有上魚。

    看來,中秋節前魚真的是不好釣了。白條晚上都沒口,蚯蚓商品餌料都不怎麼吃 ,釣深釣淺效果都不佳。

    分析下原因:

    一是溫度影響 。魚是變溫動物,對溫度變化比較敏感。最近天氣變化太快,忽冷忽熱。我看了下當地今年國慶前兩個周的天氣,有晴有陰有雨,最高溫度在30度,最低溫度只有11度,溫差很大,人都感覺不舒服,魚當然也會感覺到不舒服,所以當然胃口不佳了。二是氣壓的關係。說實話,我平時對氣壓不太注意,只有得空,就想拋幾竿。但是氣壓也是影響魚口的重要因素。我看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氣壓,基本上在955至975之間,與夏天時的1000多的氣壓比起來算是低多了,氣壓低,水中溶氧量就低,魚兒就不愛活動,進而影響魚口。三是水溫的影響。天氣變化快,水溫也會逐漸變化,白天太陽出來後 淺水升溫快,魚兒會游到

    淺水。晚上深水溫度下降慢,魚兒會躲在深水。魚兒位置發生變化,如果還在原來的老地方,難免會空軍。

    分析了原因,就要採取應對的措施了。雖然釣魚是個技術活,但沒有什麼能難住釣魚人。比如採取長杆釣、逗釣、釣草窩、釣流水、多點打窩走釣、更改小線組、更改料型等多種多樣方式方法。具體怎麼樣操作本文不做分析,釣友可自行補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產品不能象工業品那樣自然漲價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