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思以致遠1
-
2 # 周伯剛
家裡出了事,家屬、或親屬裡,肯定有懂得上網的人,幫著出主意,發到網上,主要用於籌集資金,以度過難關,也給社會人士一次獻愛心的機會,這種情況,難免會混進一些並不是太困難的人,有了事也跟風。
用這種辦法,能夠得到的,大多是比較熟知人給的。只有熟悉,才會獻錢給他。不熟悉的人,也只當忽略而過,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
人有求救的自由,給不給也是人的自由,如果真是騙人,也會有法律找他的,作為平常人,過好自己就好。
同情心一直都在被過度消耗!記得上學那時,沒有網路,但是學校裡經常搞捐款,那個老師病了,那個老師的爹媽病了,哪個老師的孩子病了,哪個老師的奶奶病了,哪個老師的父母過世了,哪個老師的七大姑八大姨病了……反正捐款就沒斷過,爸媽給的每個月100的生活費,我自己能用上70就很不錯了,如果我只捐了1塊,就要被老師帶頭取笑,最少必定5塊,已經成為我們那個年代學生捐款的不成文規定。
現在時代發展了,網路發達了,這些要求被捐款的,就透過網路到處散播了,指望這樣比學校學生身上收刮的更多一點,倒是現在學校不怎麼捐款了,我的孩子自上學以來,我就聽到過一次,可能孩子們的錢實在太少了,欲海難填吧。倒是我們同學群、朋友圈動不動就在搞捐款,被捐的還是那些人,捐款的還是那些人,我們就是被時代消耗的一代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自認為“頭腦聰明”的人,在消耗著我們這個時代另一些自認為“無比善良”的人。都是那個年代改革開放背景下“善良”教育的結果,改革開放把一些人培養成了投機取巧的人,“善良”教育把另一些人培養成了“不捐款就不是好人”。所幸我們的下一代在健康成長,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