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普通中學英語教師

    是啊,宰相王荊公,性格是確實有點“怪”的,不納妾,不合“常理”啊!。就像,唐的白居易,他也是晚唐的宰相,繼令狐綯之後上臺的。但是,白官人,最後也遣返兩位小妾叫樊素與小蠻的。後來,他就有了描寫女孩子的風姿,“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 2 # 閒來聊史

    提到王安石,我們最先想起的就是北宋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在我們的印象中,王安石是那個“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憂心天下,勇於創新的改革家。

    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且官居至宰相一職,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按理來說,在文學青年總是浪漫多情的北宋那個年代,特別是像王安石這樣位高權重的人,有個三妻四妾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王安石的一生只有結髮妻子吳氏一人,再沒有納妾,甚至連這種想法都沒有過。

    王安石畫像

    為什麼不納妾?

    也許是王安石在和妻子吳氏結婚的時候有過“不會再娶第二個女人”的承諾,但無論在24正史中,還是民間野史中,都未曾有過這方面的記載。但從王安石沒有納妾的做法,讓我們能夠看出在他內心裡邊有種承諾,這個承諾就是“必須要堅守夫妻兩人之間的純粹的感情,純粹的婚姻”。

    當初的承諾就是堅守,而現在所堅守的也正是曾經的承諾,這是一個純粹的人的表現,他的純粹不僅僅是表現在不接受賄賂,做官清廉,而且體現在個人的感情生活方面。

    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辭妾》的故事

    關於王安石拒絕納妾的故事,在宋朝文學家邵伯溫編著的《邵民見聞錄》中《王安石辭妾》記載:

    “王荊公知制誥,吳夫人為買一妾,荊公見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執事左右。”安石曰:“汝誰氏?”曰:“妾之夫為軍大將,部米運失舟,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公愀然曰:“夫人用錢幾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為夫婦如實,盡以錢賜之。”

    這段話的大意就是:“王安石曾經做過一個官叫知制誥(就是專門負責給朝廷起草中央檔案,給皇帝起草詔書的),有天晚上正在屋裡正辦公時,突然有人給他端茶送水,王安石抬頭看見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卻不認識。

    這時候,王安石的夫人吳氏趕忙走近前來,解釋說:“這是給你買的一個專門侍奉你的小妾”。該女子長相美貌,儀態也非常端莊。

    這女子就告訴王安石:“我的丈夫也是一個將軍,在走水路給朝廷運糧食的時候,船翻了,糧食全沒了。把家裡都家當全部賣完了,還是補不上這空缺,於是丈夫就把我也賣了,賣了90萬錢”。

    王安石聽後覺得十分的傷感,於是將女子的丈夫叫過來,勸說他們和好如初,並沒有向他們索要90萬錢,反而還盡所能給他們錢,幫助他們。”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便可知道王安石是一個品德高尚,絕不趁人之危的人。但作為一個男人,尤其是在唐宋時代,當官的娶個三妻四妾是很尋常的事情,而王安石面對妻子主動送上來的小妾卻不為所動,實在是不合北宋時期的常理。

    王安石像

    總結

    在古代社會里,像王安石這樣的做法不能說絕無僅有,但也是非常罕見的。他一輩子只有這一個夫人吳氏,吳氏與王安石是表兄妹關係。但是,有很多純粹的人,他們的做法堅守了自己的原則,卻違背了世俗的常規,往往真理往往就在少數人的身上。

    我們經常說起“正人君子”這個成語,但放在古代的北宋時期來看,王安石無疑最配得上這個稱呼的人,他不靠賞心悅目的活著,而是靠自己的做人原則,即使是在“王安石變法”中,面對朝堂一片反對聲,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可以失敗,但不可以失去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支撐起了王安石純粹的人格,以至於受到後人的敬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不遠將來人類發明了可以延長壽命的藥物,那國家能允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