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濫竽和充數

    一回頭,真實感覺,周圍沒有信認的靠山,可能人的能力,:

    感覺像匹駿馬賓士在草原上

  • 2 # 大乘擺度重升

    舉頭三盡有神明。信因果,達摩面壁九年也是自私自利。入鄉隨俗。當有則有當無不留一切隨緣。人行人道,已過不可得,何必內疚。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我之心必有私!

    人就是因為有私心,才來到這個世間。常言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即或是聖賢者,也莫過是從前的眾生,即是都有自私自利的經過。

    世間的名利追求,是一切凡夫俗子的本性,其中有善惡是非的差別,站在覺悟者的角度,應以慈悲為懷,平等心廣施普度。站在世俗角度,應該崇善抑惡區別理智行事,但是世間的一切,都具有兩重性,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放,無意插柳柳蔭濃。自已之願行,於已而言,信行因果,與他而言,善中之善,惡中之善,未必盡如他意不說,只重結果不計過程的常人意識下,善未善報的遇知愚見,是常常遇到的,世俗中的好心未得好報現象屢見不鮮,人人都會遇到過。所以覺者而言,不計他非只和已過問心無愧就足夠了,何必愧疚自尋煩惱呢?常人眼裡,達摩祖師面避九年無我修行,世人亦有以白受人供養是自私自利行為!

    所以六祖慧能說,世上無有真不以見與真若見與真者是見盡非真。世人若修道,一切盡無妨,常見自已過,與道即相當。誓行一切善,何必須愧疚!是非人我不斷,即是自尋煩惱。

    和其光同其塵,入鄉隨俗,一切隨緣隨隨遇而安,知己命盡已責,凡事賦予正義智慧使命,抑惡揚善於心無愧,無須愧疚自責!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此做答。

  • 3 # 泉清緣動

    問,你是否曾經因為自己的自私自利而感到內疚?

    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只要是自己自利的人就不可能感到內疚的。原因如下。

    何為自私自利?在思想性格上,把一切事和物都得為自己為準繩的人。只要有半點不如意都是別人的錯。就這樣性格的一個人,是沒人能夠讓他(她)改變的。自私自利的人大多數個性都是相當的固執。

    這樣的人大多數把別人對他(她)的好,當成應該,當成理所當然。一切的人都該圍著他(她)轉。還要你不計代價盡情的為他(她)服務。在他的思想氛圍中,沒有親情觀,沒有大眾觀。為了他(她)你可以不要日夜。但不能沒有他(她)。就這樣子的人,連臉恥都不顧,還能內疚?

    哎,只能說提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太可笑呢?請問你有能力去改變這樣的個性嗎?中國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來著,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這樣子的人有多麼的難改變啊!

  • 4 # 道法自然ID

    坦誠地講,肯定是有的,雖然捫心自問,在人生過去的時光裡,雖沒有犯過大的錯誤,但小的問題還是有的,我想只要是人,都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就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由來。我們不是聖人,私心的萌動難以避免,一時的糊塗佔一點小便宜,明知是錯卻因為自己的一點尊嚴和控制不住壞脾氣,說了一些傷害親人和朋友的話,總之小小的私心直致今天都無法完全去掉。內疚是有的,而且會時常在平靜下來後自審,思考自己的失誤,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自私自利為的是什麼,廣夏千間不過七尺而眠,糧田萬畝,也只是一日三餐,爭什麼呢?想歸想,但生活的現實又讓難以除去貪真痴,沒辦法,看樣子還得繼續內疚下去。

  • 5 # 662663991田廉鋒

    天下本無不自私自利的人!

    天下也無真大公無私的人!

    一個人的任何行為,1:首先是自己,2:再就是家庭,3:再就是本族,4:再就是本村,5:再就是本鎮,6:再就是本縣,7:再就是本市,8:再就是本省,9:再就是本國,10:再就是鄰邦,11:再就是全球。3:本⭕️⭕️,4:本單位不,5:本組織,6:本系統,7:本國,8:人類,9:動物累……

  • 6 # 嘉杭

    謝邀:內疚倒沒有,自私自利每個人都會存在這樣的心態!正如,自己在密識到一個戀愛物件時,彼此在交往過程中,都是在私自的進行,別人無法分享。時間的見證,相互都產生了好感,總是處在依依不捨狀態時,雙方已經達成了婚事,就不會感到內疚。如果覺得對方很適合自己,但已經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最終,還是沒有得到對方的心,此時,就會感到內疚,難以原諒自己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年的賽拉圖和12年的江淮和悅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