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越再現彼岸

    問的問題有點不科學,臺灣的文明發展要比琉球要早的。

    你應該想問的是面積只有4600多平方公里的琉球為何早早建立了琉球王國,而面積有3.6萬多平方公里的臺灣卻很遲才建立“準王國”吧。

    根據《中山世鑑》(《琉球國中山世鑑》)的記載,琉球王國的初代王朝建立在英祖時期,建立王國的具體時間為1259年,這裡有疑問,不能確定。此時是中國南宋宋理宗時期,對應的是宋理宗開慶初年。

    “當初,未〔有〕琉球之名。數萬年後,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訪求異俗,始至此國地界。萬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虯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虯也。”(《琉球國中山世鑑》)

    當時“琉球”(流求)這一名稱是隋煬帝起的,這是的臺灣島被稱作“流求”,附帶周邊的“琉球群島”。

    琉球王國的三山時代圖

    公元七世紀初期,隋朝大業年間,隋煬帝派遣兩員武將——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數次到達琉球群島,捕獲桀驁不馴的數千當地人到中國大陸的隋朝,歷史上有記載——《隋書.流求國》。根據記載,琉球王國英祖末期。琉球王國分裂為中山、山南、山北三個小國,屬於三山時代。

    1372年,朱元璋派遣楊載出使琉球中山國,中山國嚮明朝稱臣納貢,第二年,山北、山南也向明朝納貢。1416年,中山尚氏征服山北,1429年征服山南,完成了琉球王國的統一。

    反觀臺灣,原住民有16個之多,分別是:

    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賽夏族、噶瑪蘭族、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布農族、鄒族、邵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達悟族

    因臺灣距離中國大陸較近,早在三國時期的孫吳就曾經派遣大將衛溫、諸葛直率軍到達臺灣,並俘獲數千人迴歸。

    原住民由於處於散居狀態生活自給自足,同時由於大陸王朝經常派遣軍隊登陸視察,並未有統一的封建王國出現。由於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入侵,臺灣原住民建立跨幾個民族的準王國——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形式圖

    這個準大肚王國是由巴布拉族、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建立的部落聯盟,主要是對抗荷蘭殖民者。

    為何琉球建立的王國要比臺灣要早?

    從地理距離上來看,臺灣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只有72海里,也就100多公里,駕駛航船很容易就到達臺灣。中原王朝兵力雄厚,經常性的派遣軍隊到臺灣。

    1、夏商時期,臺灣屬於九州之中的揚州;

    2、三國時期的230年,東吳派遣衛溫率領一萬多士兵登陸臺灣;

    3、隋朝隋煬帝時期,三次派人到臺灣;

    4、唐宋時期,此時開始有漢人居住在澎湖生活,然後逐步向臺灣定居;

    5、宋元時期,漢人開始由澎湖向臺灣島移居,澎湖劃歸福建晉江管轄;

    6、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派人到臺灣巡宣,設定了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島;

    臺灣距離大陸比較近,如果建立王國的話肯定發生戰爭,大陸王朝豈能允許臺灣有統一的王國,距離大陸太近了。同時臺灣原住民的規模較小,經濟社會發展落後,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對建立王國這事並沒有危機感。直到荷蘭殖民者不斷蠶食原住民的地域,這才形成一個準王國——大肚王國。

    而琉球王國距離中國大陸700多海里,約合1000多公里,大陸各個王朝的海上勢力較弱,很難衝擊到琉球國,琉球國在“三山時代”的發展還是比較落後的,直到藩屬明朝之後才真正發展統一起來。

    琉球王國地域狹小,很難建立以農業為基礎的王國,除了麻紡織品之外,其他都要依靠海外貿易進口。琉球王國嚮明朝進貢的物品,諸如胡椒、蘇木、香料等都是從東南亞諸國貿易而來。

    琉球的中山尚氏首先向明朝納貢,由於明朝初期實行海禁政策,明朝的對外貿易大都由琉球王國來充當明朝海外貿易的“總代理”。而中山尚氏得天獨厚,首先發展起來,繼而統一了三國,建立琉球王國的尚氏王朝。

    琉球王國能夠在短時間內統一(1372-1429年,57年完成統一),主要還是成為明朝的藩屬國,並由轉口貿易獲得巨量的財富和生活物資,這多虧了明朝的緣故。

    琉球首裡城圖(沖繩島)

    琉球王國在1372-1373年藩屬明朝;

    1611年,日本江戶幕府薩摩藩透過軍事手段控制琉球的貿易,藩屬於日本;

    1663年,清朝冊封琉球王國世子,琉球藩屬清朝;

    1879年,日本完全吞併琉球;

    1879-1885年,琉球很多人流亡中國的北京、福州、上海等地,謀求琉球復國;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清朝在琉球問題上再也沒有發言權;

    1898年,日本在琉球強制徵兵;

    1901,琉球最後一任國王尚泰在日本去世。

    琉球獨立運動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琉球復國運動興起,直至現在。

  • 2 # 七彩飛揚

    只要看地圖的人都知道,臺灣與琉球群島都是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懸於東亞大陸的海外,位於太平洋上的島嶼。

    臺灣距離大陸的距離,比琉球群島距離大陸的距離還要近。但是,在古代歷史上,琉球率先產生了文明。在十二世紀時,琉球群島上建立了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個小國。1372年,明朝使臣到達琉球,琉球三國因仰慕中華文化,所以向大明王朝進貢,成為明朝的藩屬國。

    古代臺灣卻是蠻夷之地,杳無人煙。在古代臺灣,沒有建立過類似於琉球一樣的z中央集權王國。居住在臺灣的土著人,都是高山族,處於原始部落的狀態,沒有產生文明社會的國家。直到明朝中後期,伴隨著中國東南一帶武裝海商集團形成規模,才會有船隻到臺灣,才有大量閩、粵的移民大規模移民到臺灣島,臺灣才擺脫蠻夷的狀態,被有效開發進入文明的狀態。

    所以,很多人就好奇,臺灣距離大陸比較近,為什麼卻是古代琉球先產生文明瞭,分析起來也就如下:

    一 臺灣島開發價值低

    只要我們看臺灣島嶼的地形特徵,全島山系縱貫南北,東部多山地,只是在西部海岸地區形成廣大的海岸平原。所以整個臺灣島都是以山地與丘陵為主,佔據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3,低平地大約佔1/3。

    由於山多平地少,在古代臺灣居住的高山族很多處在與世隔絕的狀態,過著部落制的生活,距離集權政權也有很遙遠的距離。即使是坐著海船千里迢迢來到臺灣的中國商人來說,這一塊土地是缺乏吸引力的,沒有什麼特產,再加上只有沿海地區的幾塊微型平原,也是不適合大規模種植農業,荒瘠的土地是沒多少可利用的價值。

    而且,即使中國沿海商人到了臺灣,當地的土著人也是不會幫助開發種植農業。所以,臺灣對於古代中國商人來說,作用就是一個臨近大陸的良好商品中轉港,比如避稅與走私什麼都有。

    由於進入文明社會到臺灣的人,對開發臺灣不感興趣,不願意花費太多資金、技術與人力開發臺灣,這也是至少在明朝之前,臺灣發展都不算是很好,處在原始部落狀態的重要原因。

    二 臺灣海峽地勢險要,也限制了大規模人口遷移

    由於臺灣海峽地勢險要,也限制了人口大規模遷移,這也是古代臺灣一直處在落後狀態,缺乏與先進農耕文明交流與融合的機會,難以產生文明的重要原因

    臺灣與中國大陸福建是最挨近。在臺灣海峽的最窄處,從福建平潭島到新竹直線距離大約是130公里。這一段看似不太遙遠的距離,中間隔著的海道——臺灣海峽是一到很難跨過的天險,後人也把臺灣海峽叫做“黑水溝”。

    根據《臺灣縣誌》中記載:

    “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裡,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裡,則為臺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

    在這裡就是記載,古代大陸人從廈門到臺灣,必需經過“大洋”,如果選在澎湖中轉,由澎湖到達臺南的鹿耳們,則必先經過“小洋”。無論是“大洋”還是“小洋”,使橫渡臺灣海峽變為十分困難。由於臺灣海峽的水神很難下錨規定。再加上古代的風帆船,必需順風急行,如果不及時透過,就會被海流捲走,迷失方向。

    臺灣海峽還會有黑潮的出現。黑潮是在太平洋地區經常出現一種強海流,它出現時候,水色看起來是深藍色或者黑色,所以就叫做黑潮。黑潮水量也是非常大,擁有超過長江1000倍的水量。雖然主流不在臺灣海峽,卻總會有一股支流時不時竄進海峽之中。有時流動速度最高達到2-3節。所以,在古代史書中經常記載海峽中經常會“無風起浪”。當古代帆船在橫渡臺灣海峽的時候,當遇到黑潮時候都會被驚濤巨浪捲到海底,人員也葬身於海底的魚腹之中。

    由於臺灣海峽的險要,故有俗語:“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大約是平均十人中,就有六個會死在海上,只有三個能平安到達,最後一個轉頭放棄渡海。可以看到,古代大陸人去臺灣都是九死一生,難去也很難回,這也限制了人口大規模的遷移。

    沿海的閩粵兩地的漢人,開始有規模地移居臺灣,據明確記載可追溯到400多年前,荷蘭殖民者吸引漢人協助開發臺南之時。與此同時,大海盜顏思齊和鄭芝龍,也曾引三千漳泉移民在臺設立據點。雖然如此,橫渡臺灣海峽依然被認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三 瘴疫的存在,阻礙了臺灣開發的步伐

    古代去臺灣的外來移民,也要適應臺灣的臨海溼熱,多蚊蟲的氣候與環境。由於溼熱與多蚊蟲,臺灣容易有瘴疫與瘟疫。事實上,瘴疫不僅出現在漢人移民中,凡是登島的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都大規模患上過鼠疫、瘟疫或者瘧疾。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在四個月內亦旋即病死,有猜測他也是因瘧疾暴亡

    至於清朝,來臺灣的官員對瘴疫可謂是人人皆恐,有人形容山間的毒氣已結成塊,觸之必死;也有人說山中實有鬼怪或者魍魎,吞吐毒氣,吃人無數。這些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臺灣瘟疫的可怕。由於瘴疫的存在,也限制了人口大規模遷移臺灣,使大陸控制與管理臺灣的成本很大,阻礙了臺灣開發的步伐。

    四 琉球地處商道,有利於文明的交流

    在古代,琉球在海上商貿通道位置比臺灣還要重要,一直處在東海貿易關鍵節點上。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琉球群島雖然有自己的創世神話體系,不過琉球地區文明與日本原始文明是有些淵源。現在在沖繩群島和奄美群島出現了日本列島彌生時代的土器以及當時的貝輪等貝製品,證明最早居民從日本列島來。

    十四世紀明朝建立之後,琉球使臣上貢明王朝,願意成為大明王朝的藩屬國,明王朝也願意撥款資金扶持琉球的發展。琉球國趁著自身有優越條件,大量從日本、南洋等地進口商品,再透過轉口貿易出口給明朝,同時,也從明朝進口茶葉、瓷器等商品,再賣出去。

    就這樣,透過轉口貿易,琉球國由此㛑變得非常富庶。可以看到,就是由於海上貿易交通的便利,使琉球比臺灣率先發展了文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