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因特理臻

    中國支援這些國家,印度南亞一哥目標成為泡影,現在印度被南亞國家圍攻,自己反而有被解體的風險。中國勢力進入南亞,印度抱美國大腿也沒用。

  • 2 # 江南詩丐

    讓印度知道應該永遠需要向我們學習就是:客觀上南亞次大陸是一個偏僻的地方,但是亞洲人太會生育,但是落後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這種假民主根本解決不了印度內在問題,所以讓他們蹦躂蹦躂吧,讓他們自得其樂。

  • 3 # 立鶴書苑

    巴基斯坦曾經跟印度都屬於英屬印度,你說的這些問題都是地緣政治,印度必須戰略上避免兩線作戰,所以扶植孟加拉獨立,至於馬爾地夫和不丹,純屬印度為了自身利益操作的小國,印度實際國內問題要比國際問題來的嚴重,畢竟他統治比較短,內部的問題實在太多,像不丹這種,擴充套件一下印度的縱深,不然印度東北邦與中央連線點太過脆弱,至於南亞一哥,南亞除了印度,其他國家小的可憐,根本不需要成為,只要印度保持統一,就是南亞一哥

  • 4 # 北京欣甜文具商貿中心656

    聽信別人的都是傻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事關起門來自己商量著來,不要別人來指手畫腳。別人只會火上澆油。國家也一樣

  • 5 # 歷史中簡堂潑潑熊

    印度這個國家你還別說真不能小看,他從尼赫魯時代就有成為世界級大國的強烈願望。從目前看印度在南亞確實是一個小霸王,南亞就是他的自由王國,它所控制的喜馬拉雅山小國連他的大哥美國都無法插手。可反過來說,印度能走到這一步主要歸功於那七個小國實在太弱了。

    在追求世界大國地位的野心路上,印度首先要確立自己在南亞的霸主地位,絞盡腦汁把世界上的其他大國都排斥在南亞以外,決不讓他們能染指他的南亞王國。然後以南亞為基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影響力。因此,印度首先在南亞地區進行了外交政策,糖衣炮彈和棒槌兩手抓,試圖奴役南亞小國成為自己的附屬。

    早在英國殖民前,印度是一個基本沒有存在感的國家,歷史上多次分分合合,從未建立起統一的印度政權。直到後來英國佬扶持了他一把,印度才猛然甦醒過來,發現自己其實不是垃圾而是一個大國家。透過英國殖民的精細化管理,領土面積、人口、經濟實力已經遠超其他所有南亞鄰居國家的總和了。

    就拿目前來說,印度的國土面積已經達到298萬平方公里,而南亞其他七國面積加在一起還不到180 萬平方公里。而印度在世界人口的數量已經僅此於中國達到13億。印度以外其餘七國合計為剛超過4億,還不到印度的三分之一。

    經濟實力方面,早在2014年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了20485 億美元,其餘七國才5400 億美元,都沒達到他的四分之一,特別是馬爾地夫和不丹這樣的渺小國家,其經濟規模在印度眼裡基本可以是忽略不計的。

    印度還非常重視在南亞地區的文化侵略,由於其他南亞小國高等教育規模實在太弱後,不能滿足本國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印度政府乘機伸出橄欖枝,用優厚的教育資源把印度文化包裝灌入其他小國。甚至不惜血本將大量的獎學金分發給南亞學生。

    一系列的措施收到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大量孟加拉國人、尼泊爾人、 斯里蘭卡人和不丹人都到印度接受高等教育。而能外出讀書的往往來自於各個國家的各界精英。他們的在印度的學習經歷使他們對印度非常有好感。日常越久,不僅加深了印度與這些國家的聯絡,還對其國內政治,對印政策產生較大影響。

    為了確立南亞地區霸權地位,印度將第一目標放在與尼泊爾關係的處理上,尼泊爾與印度有自古就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淵源,英國開始在印度殖民後開始繼續向北推進,透過暴力手段把尼泊爾南部大片領土劃入了印度,並要求尼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監督。在1923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了 “永久和平條約”,承認尼泊爾的獨立。

    不要認為英國讓尼泊爾獨立是按什麼好心,而是英國當時光管理一個印度就力不從心了,沒有過多精力再去殖民尼泊爾,所幸把他踢掉。可即便這樣也是形式上獨立,實際控制權還是掌握在英國手中。

    1950 年 7 月,印度透過與尼泊爾的《和平友好條約》,先是給尼泊爾幾顆糖吃吃:在對外經貿關係上尼泊爾享有特權,簡單點說印度會扶持尼泊爾的經濟。但代價也是很大的,比如尼泊爾如果要搞防務和安全那必須與印度進行磋商的義務,此外必須從印度或者透過印度採購武器,未經印度允許不得私自向其他國家購買武器裝備,只有同意上述條件,尼泊爾才能獲得印度的經濟援助。

    1950年中國解放軍進入西藏,尼赫魯把西藏作為中印間緩衝區的如意算盤願望落空。因此,印度進只有對尼泊爾和不丹等喜馬拉雅國家牢牢控制,才能把他們打造成新的緩衝區,構築喜馬拉雅防線。

    剛開始尼泊爾還樂呵呵的接受印度的經濟援助,畢竟窮嗎。可後來發現不對,印度這隻黃鼠狼真是不安好心,竟然在尼北部沿中尼邊境搭建印軍哨所,還忽悠尼泊爾簽署“印—尼備忘錄”,規定雙方必須協調外交政策,換句話說,尼泊爾連外交的資格也喪失了。

    尼泊爾當然不甘心受制於印度,尤其是看到錫金在印度的控制之下一步步失去主權,並最終被印度吃掉的結局,果斷在1956年對外宣佈表明其奉行真正的不結盟的中立政策,強調“與印度和中國同等的友誼”,這是尼泊爾試圖結束與印度特殊關係的表現。

    在處理尼泊爾的外交關係時,印度還不忘與不丹這個袖珍國家進行互動。在1949 年 8 月,印度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友好條約》,這份條約可以說很無恥,基本都是印度對不丹提出各種要求,卻基本不給對方任何回報:條約規定不丹的外交事務必須接受印度的指導,未經印度同意,不丹不得單方終止或修改條約。不丹必須接受印度派出大量人員擔任不丹政府顧 問和官員,這些人要安排在不丹海關、交通、通訊、金融和教育等部門。不丹的經濟發展計劃由印度制定,使用印度貨幣。印度提供獎學金資助不丹學生到印度學習。不丹的軍隊建設也必須印度軍方統一管理,軍費全部由印度提供。

    可以說,這份協議完全讓不丹失去了主權國家的地位,儼然成了印度的附庸。這與印度在國際關係中大力鼓吹的反對霸權主義,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主張完全背道而馳。不丹沒有被印度的迷魂湯給迷倒。為避免自己變成下一個錫金,不丹開始小心翼翼反抗。1971年不丹經過努力加入了聯合國並擁有了自己的貨幣,不顧印度的反對設立設立了外交部。但經濟上還需要依賴印度,沒勇氣和印度撕破臉皮。所以直到現在印度對不丹還是有絕對控制權的。

    出兵干預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則是印度向外界展示其軍事實力的最佳方式。80年代,斯里蘭卡政府與泰米爾少數民族的矛盾演變為戰爭。印度看準機會向雙方施加壓力,泰米爾溫和派接受印度的調解,但激進的猛虎組織卻堅持要求獨立建國。斯里蘭卡政府對分裂主義進行了嚴厲鎮壓。由於分裂武裝受到印度泰米爾人的支援,斯里蘭卡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鎮壓變成推翻政府的導火索。1987 年 7 月,斯里蘭卡不得不尋求印度等國家支援,在此情形下,印度一方面答應幫助平息事態,但也讓斯里蘭卡要做出承諾不許再向印度以外其他國家求救,於是斯里蘭卡總統賈亞瓦德納與印度總理拉·甘地在科倫坡簽署《為在斯里蘭卡建立和平與正常秩序的印度斯里蘭卡協議》,承認印度是南亞的老大,也答應印度不會向其他任何國家提供軍事基地。

    印度佔了這個便宜,出兵也不含糊,先是努力協調泰米爾人溫和派與斯政府達成和平協議,結果局面更加不可控制。很快印度與猛虎組織發生了武裝衝突。到了1988 年中,印軍一度增加到 10 萬人,軍事行動不僅沒有消滅猛虎組織,也沒有讓猛虎組織屈服而走上談判桌。最後,印軍在未能平息斯里蘭卡內戰的情況下,在 1990 年灰溜溜全部撤出斯里蘭卡。這次軍事行動印度讓世界對他“刮目相看”。

    但是,另外一場軍事行動平叛馬爾地夫政變卻打的有聲有色。1988 年 11 月,馬爾地夫著名商人盧徒費帶領一群平民,加上來自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伊拉姆人民解放組織”80 名僱傭兵,竟然成功顛覆了加堯姆總統的政權。加堯姆呼籲印度、美國和英國進行軍事幹涉。拉·甘地收到的請求後,迅速派印度王牌特種兵傘兵空降馬累。隨後的數小時之內攻佔馬累,重新奪回首都的控制權,恢復了加堯姆總統的地位和馬爾地夫的秩序。此後,馬爾地夫多次發生政治危機,都是在印度的干預下得到平息。

    總之,印度直到現在在南亞的政治地位還是很高的,他的外交干涉有成功,也有失敗,其獨霸南亞的意圖為南亞各國所認識。印度對錫金的吞併充分實踐了尼赫魯的“小國滅亡論”,是印度對南亞鄰國霸權主義的體現。就那當前來說,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聯合控制印度的水源問題就讓印度很頭疼了。

    莫迪政府想延續尼赫魯的霸權思想完全是自尋死路。六十年代的尼赫魯完全是一個政治瘋子,他痴迷於英國殖民政府的政治戰略思想,鼓吹大印度聯邦”、“印度中心論”和“小國滅亡論”。到處宣傳小的民族國家註定要滅亡的,它可以作為文化上的自治區苟延殘喘,但不能成為獨立的政治單位。這種觀念是標準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當前莫迪政府南亞一哥地位雖然還在,但保不準某天南亞七個小國聯合掀翻他的船,畢竟再小的國家也是需要主權的。

  • 6 # 兔哥哨位

    印度確實是在南亞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也要看到印度的影響力在下降,並且周邊所有國家都煩印度,要說印度成為南亞一哥,這話早了點,印度成不了南亞一哥。印度對領土擴張慾望非常強,也渴望擴大影響力,印度有一個戰略夢想,就是成為一個響噹噹大國,也就是成為世界一極,印度把印度洋視為“印度的洋”,並且它確實這樣佈局了,不過,印度的實力、做事拖沓的作風、有點成績就飄飄然的自戀秉性、自我感覺良好的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的態度,讓印度自己搞砸了自己的野心。

    印度天性就好吹捧自己,也開始渲染民族主義情緒,而印度政客為了大選需要也推行民粹思潮,導致印度野心膨脹,它吞併錫金後,就變得更加自信,干預周邊國家,妄圖在南亞成為老大,甚至是亞洲老大。印度的手段不是以德服人,而是學美國,胡蘿蔔加大棒,雖然周邊弱國都迫於壓力和印度親密,但事久見人心,印度的霸道、狂妄也讓這些國家感覺印度不是好人,再加上大國崛起的影響,印度的影響力開始萎縮,印度所謂的周邊國家甚至是開始和印度明著抗爭了,這一點越來越明顯,所以,印度想成為南亞一哥,做不到。

    東巴基斯坦脫離出來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是有原因的,東西巴基斯坦兩者之間除了宗教信仰相同,其它的並沒有相同之處,這種矛盾是一個主因,印度趁機發動對西巴基斯坦的戰爭是一個助因。印度干預馬爾地夫確有其事,但是是被邀請的,馬爾地夫反政府人士糾集“泰米爾伊蘭人民解放組織”的武裝,試圖顛覆該國政府,當時的馬爾地夫總統加堯姆請求印度幫助,印度出動1600名傘兵平息了反政府武裝,因此,馬爾地夫與印度關係開始密切。然而,印度太狂妄了,不把馬爾地夫放在眼裡,馬爾地夫感覺印度把自己當老大對待馬爾地夫,干涉馬爾地夫內政、外交事物、威脅施壓,讓馬爾地夫對印度越來越反感,終於馬爾地夫新總統上位後,馬爾地夫和印度的關係出現了反轉,域外勢力進入印度洋,讓印度想繼續幹預馬爾地夫已經不可能了。

    印度干涉斯里蘭卡也是如此,斯里蘭卡猛虎組織能與政府對抗,背後是印度在提供支援,而印度的目的是控制斯里蘭卡,於是和斯里蘭卡達成和平協議,並且部署維和部隊,而猛虎組織不願意放下武器,印度就開始了武力鎮壓,結果猛虎組織先下手,打得印度士兵丟盔卸甲,印度軍隊一度增兵10萬人,還是佔不到便宜,最後於1989年~1990年印度軍隊灰溜溜的自己撤出了斯里蘭卡。印度控制不丹也在出現變化,不丹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依附大國的小國,是否受印度控制,要看印度能不能成為大國,現在看,印度還到不了這個地步,印度控制不丹的能力必然被削弱。印度的周邊國家,巴基斯坦和印度硬抗,其它國家都懼印度,因此,印度確實是有成為南亞一哥的態勢,然而,隨著大國勢力進入印度洋,特別是印度主動挑起和大國的邊境衝突事件後,風向變了,都開始硬抗印度,沒有一個和印度沒有矛盾的,因此,印度這個亞洲一哥真不是印度想做就能做到的,只所以這樣,印度實力還進入不了大國行列,沒這個實力是主因。而且美國的印太戰略也把印度的夢給打碎了,印度想當印度洋霸主還沒有這個資格,也做不到。

  • 7 # 楚國多怡人

    特殊的歷史時期造就了印度在美蘇兩強之間左右逢源,英佔前分裂的南亞次大陸造成印度獨立後,印仍視周邊小國為它的領土,內因是印度一直是民族主義掌權,對外擴張是舉國上下的共識。不可否認現印度已成為南亞一哥了。

  • 8 # 曠谷幽狼

    我們要正視歷史,也要正視現實。印度就是南亞一哥,在南亞無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規模,以及經濟實力,在南亞首屈一指。

    印度成為南亞一哥,必須感謝它曾經的主子大英帝國,無論是國家的建立,還是政治制度的形成,那一樣也離不開大英帝國。

    沒落的大英棄印度而去時,留下的印度半島確實讓印度人激動,但並不完美,留下不少隱患,和無法彌補的裂痕。

    雖然有安達曼群島意外囊括,但印巴分治更如鯁在喉,印度周邊的環境雖不至於惡劣,但絕不平靜,大國的野心雖有,但並不光明。

    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還有孟加拉都是穆斯林國家,而他的背後是整個穆斯林世界,和巴基斯坦作對,也就相當於站在整個穆斯林的對立面,況且還有東南亞最大的穆斯林國家印尼,不談印度內部矛盾,就是這些外部因素,處理不好,也將永無寧日,另外還有一隻無形大手始終在壓在頂部。安心發展才是治國之道,四面樹敵不應是一個大國所為,這樣的一哥,也是徒有虛表,有所不實。

  • 9 # 王小刀520

    印度是個矛盾的名族,被英國殖民又被英國掠奪分裂。但又極力想繼承英國的殖民遺產,學英國分裂周邊鄰國,可問題是基礎太差,難以複製英國當年在南亞的地位……

  • 10 # 趙讓2

    有野心有理想是好樣的,但是首先自己要強大,其次自己要有德行,能服眾,其三方法要對頭,第四在自己不夠強大時要懂得隱忍。不然永遠成不了老大,即是撐一時之能也長久不了。

  • 11 # 謝先生4773

    那個時代英國風頭正勁,美蘇各自頭痛國內外,天朝被閉關鎖國。阿三撿便宜了。南亞次大陸在蘇美眼裡還不是必爭之地

  • 12 # 剡子河

    印度是南亞的強國,但正面的影響力不大,負面影響裡不小。吞併錫金,肢解巴基斯坦,干預別國內政,覬覦我國領土,妄圖稱霸南亞,甚至稱霸世界,這都是印度的前進政策所致。印度的這種心態遺傳自宗主——大英帝國。

  • 13 # 人人特惠

    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是,凌弱欺小,多行不義,無視公平正義,內部壓榨剝削,對外不斷吞食與尋求擴張,在中國衰弱時,它可以稱雄南亞次大陸。然而,隨著中國的發展壯大與和平崛起,還有“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落地,同時加上南亞諸小國的日趨覺醒和在中國的幫助下日益發展,那麼,印度稱雄南亞的美夢必然會面臨滅頂之災!這就是印度不斷對我國進行挑釁的深層次戰略背景!因為,在印度看來:主動對中國發起進攻,或許將是最好的戰略防守!

  • 14 # 潮汐4948

    印度成南亞一哥,是不可改變的現實。但任重道遠,困難重重。想成為世界大國,地區霸主,除本國經濟實力,軍事強大,科技先進外,外交政策,手段及涉及的種種問題,搞好了,才能有希望被認可尊重。

  • 15 # 史之魏晉

    歷史上印度是靠殖民者建立起來的,而沒有出現像我國一樣的民族主義情緒,最後導致分崩離析。印度的殖民歷史和我國有很大不同,印度這個國家居然在被殖民過程中受益了,所以現在印度還存在殖民主義傳統,那就是種姓制度。

    印度是殖民歷史的受益者

    印度人在理解殖民歷史方面有很大的偏差,他們以自己會說英語為榮耀,特別是那些高種姓的人,認為說英語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英國殖民者在統治印度期間曾幫助印度發展經濟,建立了基礎的輕工業,同時教會了印度人如何管理,但是在撤離的時候把印度強行的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防止印度過分強大;不過,這為以後的衝突打下了基礎。

    現在印度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整個西方國家也在支援印度,認為印度是能夠推廣西方體制的,亞洲國家可以按照西方的模式走。其實印度本質上是一個靠種姓制度統治、靠宗教信仰維持的國家。

    由於印度和西方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所以西方國家是為了支援印度而支援,對印度一些侵犯人權的行為視而不見。

    比如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民眾的鎮壓、修改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對婦女權利的漠視等,這些事情在印度頻繁發生,可見作為一個所謂的西方國家,人權狀況卻是如此糟糕。

    按道理說西方國家應該集體譴責印度的人權狀況,但是西方國家為了證明民主體制的正確性,對印度的現狀視若無睹。

    英國和前蘇聯對印度的發展幫助巨大

    英國殖民者撤離之後,印度走上了民族獨立的道路。在尼克魯時代,印度和蘇聯發展了外交關係,前蘇聯對印度給予了大力支援,曾向印度出口大量的武器,幫助印度建立了基本的工業系統,雖然這些基礎工業並不完善。可以說印度在發展過程中依靠前蘇聯取得了很大的戰略優勢。

    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一直在進行博弈,其間印度搞了一個不結盟運動,號稱自己是第三世界,結果成了蘇聯和美國爭相拉攏的物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竟然吞併了錫金,並且其明目張膽的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居然沒有受到國際指責。

    由於印度的國土面積比較大,人口也非常的多,英國人曾幫助建立了社會秩序,而蘇聯人又助其建立了工業基礎,這樣印度自然是在不斷的發展壯大,逐漸成了南亞大國。

    此外,印度的資源較為豐富,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於是印度開始向西方國家訂購為數眾多的先進武器,在此背景下,印度大國心理日益膨脹,總以為只有美國才能和自己相比。

    在印度,北方民眾大多受到鎮壓,這些民眾的地位非常低,所以現在印度的種族矛盾異常尖銳,各個種族之間矛盾突出,經常會發起所謂的獨立號召。可見印度之所以派重兵到北部地區維持社會秩序,其實就是印度的天然不穩定性導致的。

    而這種天然不穩定性實乃西方國家留在印度的隱患,因為英國給印度建立的體系就是一種等級制,印度很難打破這種體系;雖然現在印度也是一個法制化國家,但是社會執行的方式還是種姓制度,以及宗教制度。

    印度國內種族矛盾異常突出,並不像印度政府宣傳的那麼強大

    印度這個國家表面上很強大,但如果發生危機就如同一盤散沙。雖然印度曾接受了殖民者帶來的益處,但沒有經過國內的相互鬥爭,也沒有經過民族融合。

    相比印度,儘管我國曾經歷了上百年的戰爭,不過這段歷史也是各個利益派系和民族相互鬥爭和博弈的時代,是社會關係的深層調整,在此過程中把種族矛盾全部化解掉了。而印度現在仍然是種族矛盾突出,猶如一個巨型炸彈。

    鑑於此,印度並不像表面上看的那麼強大,它只能去欺負一些小國家,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印度最喜歡欺負的國家是巴基斯坦,有時也會欺負尼泊爾和緬甸,當面對大國的時候印度的不穩定性就會展現出來,所以印度政府現在拼命的搞所謂的民族主義,印度媒體也跟著不斷的宣傳,導致印度民眾的心態極端膨脹。

    這種民族主義能夠防止印度內部的種族矛盾爆發,起到穩定團結印度內部的作用。不過這也是印度被逼無奈做出的一種選擇。當然隨著西方法治不斷在印度推進,印度的這些不公平現象和種族問題遲早會凸顯出來,幸好印度還有宗教,但是萬一宗教有一天不管用了,印度過度商業化了,屆時底層民眾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的和印度政府進行鬥爭。

    前段時間印度爆發了嚴重的種族抗議活動,主要是反對印度總理莫迪推出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現在印度國內又開始抗議了,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導致失業率急劇攀升,很多大學生以及高階知識分子找不到工作,這些人開始上街抗議莫迪政府,認為莫迪經濟學一無是處。

  • 16 # 新思維看世界

    並非印度有多強,而是其他國家太弱小了。

    南亞,印度天生就是一哥

    南亞一共7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臨海國)、尼泊爾、不丹(內陸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島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

    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最密集的地區,更是一個貧困的地區,貧困程度僅在非洲之後。

    人口15.6億,印度人口占據77%,也僅有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人數超過1億,經濟和軍事上,印度排名更在前列。

    成為南亞的一哥,不是印度有多麼的強大,而是周圍的國家太弱小了。當然印度的本身實力也不容小覷,經濟排名世界第七,軍事排名世界第四。

    印度,南亞最不安穩的因素

    印度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低矮平緩的地形,讓交通便利;熱帶季風氣候加上肥沃的土壤,一年四季可以種植;面積廣闊,礦產資源豐富。並且印度挨著印度洋,海上交通更是便利。所以印度在1757年就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50印度才獨立。

    印度沒有在英國學到什麼好的東西,但是英國的殖民思想全部繼承!吞併錫金、肢解巴基斯坦、干預馬爾地夫和不丹內政,而扶持孟加拉也是無奈的選擇,印度想要吞併孟加拉,但是孟加拉1.67億的人口,印度很難短時間內拿下,還會給尼泊爾、巴基斯坦機會,得不償失。

    然後印度在西方國家的鼓吹下,自信心膨脹,對東方大國動手了,結果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自此幾十年的時間裡,印度一直在邊境線挑釁,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好處。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戰爭就沒有停歇過。

    印度離不開西方的扶持

    印度的囂張離不開西方國家的支援,首先印度的本身條件就決定了印度在南亞的主導地位,其次印度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不過這個潛力因為印度國情似乎難以爆發出來。

    印度的經濟短期內無法撼動西方國家;軍事上依靠武器進口,算是個外強中乾,有錢就買武器,這是一隻大肥羊;在意識形態上,印度也算是一個西方國家。綜合上述的這些,西方國家對印度就是自己人對自己人的姿態,一隻聽話的大肥羊,能夠源源不斷的輸送財富,還能控制南亞地區,並且緊鄰中國,那麼印度在西方國家眼裡就更有價值了!

    印度是南亞的強國,但是卻不是亞洲的強國,更難以成為世界強國!沒有衝突的時候印度是自己人,有衝突的時候估計第一個就會被滅掉!印度政府還一直洋洋自得,認為自己能夠在美國、俄羅斯、西方國家中間遊刃有餘,卻從不知道自己只是別人的一個工具!

  • 17 # 大嘴爵爺侃球

    不管外界如何去嘲諷印度,印度是南亞一哥的事實是不容否定的,但這個一哥的含金量實在是太低了。

    印度獨立之後,就開始走上了擴張的道路,肢解巴基斯坦,將其分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還吞併了錫金,將其列為印度的一個邦,此外印度到處干預南亞地區的內政,比如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

    印度之所以在南亞稱王稱霸,主要源於兩點,第一,美蘇的扶持,為了限制我國,美蘇都對印度進行扶持,蘇聯都解體了,俄羅斯也依然還在向印度出售軍火,而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印度的武器雖然是萬國造,但相比其他南亞小國先進多了。

    第二,印度絕對的地緣優勢。印度很多地區都是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所以發展很快,每年GDP都在快速增長,而且印度人英語雖然有著濃重的口音,但是普及程度超過了中日韓,再加上印度人的軟體技術不錯,所以在美國矽谷有著不少印度精英。

    但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制約了他們的發展,另外盲目的自信令印度不時被胖揍,比如中印邊境戰爭,那次是把印度徹底從所謂的第三大國領袖的寶座上拉了下來,就此老實了幾十年。

    印度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支援猛虎武裝,企圖控制斯里蘭卡,然而當猛虎武裝不願意放下武器與印度軍隊硬剛時,印度人同樣被打得很慘。

    還有前段時間印度又在邊境上惹事的時候,尼泊爾出動軍隊,佔領了印度之前佔據的一些地方,印度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由此可見,印度所謂的一哥地位並不穩,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哥,其實就是以大欺小,可真當這些南亞小國得到大國支援,開始與印度硬碰硬時,印度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問題就顯露了出來,就漏了怯,這個一哥,真的是虛有其表。

  • 18 # 靜夜史

    這個問題讓印度非常不爽,什麼叫“成為”南亞一哥?印度天生就是南亞一哥好吧!就像很多時候天賦比努力更重要一樣,從來不曾努力的印度自然也對“奮鬥改變命運”嗤之以鼻,它們信奉的是“與生俱來”,鼓吹的是“上天註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的“南亞一哥”地位也就無所謂努不努力了,畢竟這是天生的。

    所以,印度是先成為南亞一哥,而後才馬不停蹄地幹了很多破事,諸如肢解巴基斯坦、控制不丹,干涉斯里蘭卡內政等。

    而印度之所以能成為南亞一哥,根本原因在於英國人的偏愛。

    因為殖民了英屬印度很多年,英國人對英屬印度有了越來越深厚的感情,印度更是成為英國女王王冠上的明珠。

    但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二戰的猛烈摧殘使英國雖然博得戰勝國的地位,但本質上卻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輸家。伴隨著英國一夜回到解放前,各自治領和殖民地相繼獨立,昔日囊括全球的日不落帝國終於成為過眼雲煙。

    而在英國的殖民地中,英屬印度可謂重中之重,其提供的財富佔到了英國GDP的40%以上,某種程度上說英屬印度就是日不落帝國的根基所在。

    但兒大不由娘,為了摧毀日不落帝國的統治基礎,使其徹底失去東山再起的可能性,美國和蘇聯爭相站在道德制高點,高調支援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謀求獨立,印度也在這樣的裹挾中實現了自立門戶,而英國也因為英屬印度的失去而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但作為舉世聞名的攪屎棍,如假包換的屎殼郎,英國怎能心甘情願選擇成全?於是英國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勳爵經過冥思苦想,創造性地提出了“印巴分治”的天才構想。

    在英國的主持下,面積達500多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被人為撕裂,除了早先被踢出去的葉門和緬甸,剩下的區域這被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並分別在這樣的基礎上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由於印巴分治以民族分佈作為劃分依據,恰巧印度教徒人數和分佈分為遠多於穆斯林,所以印度的體量遠比巴基斯坦大,可以說從印度橫空出世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南亞最大的國家,簡稱南亞一哥。

    而且尼赫魯在印巴分治前,奪走了本應屬於巴基斯坦的東旁遮普和西孟加拉,這更讓印度如虎添翼。

    而英國的安排,主要體現在巴基斯坦的左右夾擊和英屬印度的陰魂不散。

    雖然印巴分治讓印度靠著印度教徒的人口優勢成為南亞一哥,但巴基斯坦絕不只是可有可無的擺設。事實上為了達到讓南亞烏煙瘴氣的目標,英國在給了印度強大實力的同時,也給了巴基斯坦這個宿敵。巴基斯坦獨立時,東西兩部分別佔據了恆河路海口和印度河中下游,進出恆河的印度不得不借港出海。

    更要命的是,英國故意留下了克什米爾這個隱患,而第一次印巴戰爭時巴基斯坦佔據了克什米爾的2/5,這阻斷了印度前出中亞的可能,將印度徹底封死在南亞次大陸;而東孟加拉的存在,讓印度的東北六邦只能靠狹窄的西里古裡走廊連線,而且極易被鄰居切斷。

    正因為被巴基斯坦制約得緊,印度才會不顧一切地肢解巴基斯坦,推動孟加拉國獨立,因為只有改變了國土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的窘境,印度的大國崛起才有可能。

    控制不丹和叫板尼泊爾似乎也有自衛的成分,畢竟一旦這些北方鄰國倒向北方鄰居,印度的狀況將大大不妙。

    當然,侵略就是侵略,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掩蓋不了侵略者的罪惡,雖然印度自古以來就和戰鬥民族沒有關係,但印度同樣希望自己可以靠侵略實現自己的大國夢想,就像俄羅斯一樣。

    而和俄羅斯懷念蘇聯異曲同工,印度也對英屬印度有著蜜汁“責任”和“使命”,從印度建國的那一刻開始,開國領袖尼赫魯就為印度定下了“要麼有聲有色,要麼默默無聞”的大國目標,而恢復英屬印度版圖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印度而言,高唱英屬印度夢不僅能有效粘合一盤散沙的印度社會,更能讓印度的所謂侵略合法化,所以印度才會幾十年如一日地折騰,甚至不惜上馬核武器。

    不過,巴基斯坦的成功擁核帶來的核平衡,也宣告了英屬印度夢的徹底破產;而且印度想要在南亞次大陸上橫衝直撞的日子,也必然隨著北方鄰居的復興而舉步維艱。

    概括來說,印度雖然有一哥的軀殼,但卻是三哥的靈魂,而這樣的國家,註定也不會有更大的作為。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9 # 冷月鉤沉

    在南亞次大陸上,印度絕對是一哥。

    要說印度是如何成為南亞霸主的,就要從脫離英國殖民統治開始。

    英國撤走之前,提出了一個主張就印巴分治。

    他們以宗教信仰不同,讓印度分裂為兩個國家,信仰穆斯林的地方叫巴基斯坦,印度教的是印度。

    印度繼承了英國在這裡的遺產,完整的工業體系,讓印度一獨立就達到了巔峰。

    那時,中國在內戰,日本被美國佔領,朝鮮大陸南北對峙,沒有一個國家比印度強大。

    這時,印度總理尼赫魯從不稱霸,不結盟中脫離出來,提出了印度大國夢。

    就是成為像美蘇英法那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

    這是印度建國後做出的一個政治構想,直到現在依然在努力去實現。

    為了實現印度的大國夢,他們對周邊國家頻繁干預和騷擾。

    利用政治和軍事手段,將東巴基斯坦變成了孟加拉國,干預不丹和馬爾地夫的內政。武力吞併錫金,與中國發生武力衝突。

    印度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就是和周邊國家都有矛盾。

    不過,印度也收穫了許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夢想,成為南亞一哥。

    印度在人口,地域,經濟和軍事上,都比其他小國要強大,這就讓他很容易成為地區大國。

    加上美俄的爭相拉攏,印度成為世界大國的夢想越來越強烈。

    比如,為了得到美國的支援,印度挑起了和北方鄰國的矛盾,用一對三的強硬態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北方大國),博取美國的好感。

    可是,印度也應該清醒一下,不是使用武力就可以成為大國的。

    大國不僅僅是軍事實力強大,更需要一個胸懷天下的政治魄力。

    現在看來,印度只在乎自己眼前的蠅頭小利,根本沒有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所以,印度大國夢之路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 20 # 手機使用者DIAOYUDAO

    印度這個國家是千年多國自立,從來沒有一次統一過。就是現在也沒有完全統一。從東印度公司到獨立,現在算是最好的時候,剛能喘口氣,有不知天高地厚。中國一怒之下,印度就沒有好了。聽美國指揮只能害印度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廠家宣傳的電動汽車,或者說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到底可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