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sdm4321
-
2 # 使用者既過不戀
南宋初期封了六個王個個都功勳卓著,但是其中沒有岳飛,岳飛的功勞更多來源於岳珂的著作和演義小說,從岳珂在岳飛死後六七十年了,還在寫書為岳飛鳴冤來看,岳飛當時罪名不小。宋太祖定調刑不上士大夫,後繼皇帝一直遵守。岳飛也是少有的被殺的大將,側面說明岳飛犯事不小,到了皇帝不得不殺他的地步!
-
3 # 亓官仁
原因就是岳飛功高震主,岳家軍所向披糜南宋舉國歡慶,只有泥馬過江逃得活命的趙構不爽,百姓眼裡只有嶽鵬舉,這讓小心眼的康王趙構忌妒。偏偏岳飛領兵打仗是帥才,為人處事少心計。
趙構雖然亡命奔逃出卞梁,一路擔驚受怕忍飢挨餓,卻因禍得福,丟了卞梁的金銀窩,意外在杭州安了家。不同的是在東京卞梁他只是一個錦衣玉食的花花公子哥,到了杭州曾經的混吃等死皇家紈絝子弟則是一統天下的九五之尊真龍天子。
岳飛領兵打仗頭腦精明,真的有運酬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氣概,手握重兵絕對算得上是皇帝要依賴的重臣。誰知岳飛空有手中槍攪海翻江令金兵喪膽的蓋世武功,偏偏沒有秦儈的陰損奸詐。
秦儈是趙構肚子裡的蛔蟲,自然明白皇帝的心事。岳家軍起兵時一條鼓舞百姓軍兵士氣的口號就為岳飛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那句最終讓打的金兀朮望風而逃的岳飛送了命的口號是什麼呢?就是“直搗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帝”,弄明白了嗎?假如你是趙構保不準也會動了殺心,因為趙構太在意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皇帝大位。
趙構這屁股還沒坐熱天下第一把交椅,不識時物的嶽鵬舉居然想把前朝皇帝請回來,趙構怎麼不會恨的牙癢癢。老皇帝還了朝趙構這個遠枝皇家子孫帝位不保,這也是為什麼岳家軍每次大捷百姓萬家歡慶,天下只有一人生氣,那就是康王趙構。
趙構絕不允許岳家軍打過黃河去,金兀朮活著趙構的皇位才能坐得穩,至於兩位先皇趙構就沒想讓他們活著回來。殺了岳飛趙構才能繼續做皇帝,雖然是半壁江山卻是我的天下我做主。秦儈與岳飛並無仇怨,他只是替趙構操刀排除異己。
-
4 # 書史煙雲
不貪財,不好色,功高震主,多次頂撞宋高宗。北宋末年,金人大舉南下滅亡了北宋,北宋皇室僅有康王趙構倖免於難,並在江南建立了南宋王朝,為了抵抗金人的大舉侵略以及收復中原,南宋政權初期湧現了一大批能臣武將,其中劉光世、張俊、韓世忠和岳飛最為出名,史稱“中興四將”。
在四位將領中,岳飛表現最為出色,一度收復中原大片失地,然而宋高宗趙構為了皇位以及偏安一隅,不僅阻止了岳飛的北伐,使得北伐事業戛然而止,而且後來還和姦臣秦檜聯手殺害了岳飛,自毀長城。
“中興四將”中只有岳飛被處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岳飛這個人太過剛直,不僅不貪財好色,而且多次為了北伐的事頂撞趙構,加之功高震主,岳飛的岳家軍更是名震天下,且不受朝廷直接控制,所以趙構在岳飛身上感受到了威脅,於是聯合奸臣秦檜將其殺害於風波亭監獄。
反觀其它三位將領,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其中的劉光世完全就是一個湊數的,膽小怕事,一遇戰事就想著逃跑,後來被宋高宗趙構逼著迎敵才勉強打了一個勝仗,之後又在驚懼之下解甲歸田,所以對趙構來說,劉光世是四人中最沒有威脅的,因此劉光世得以儲存。
再說張俊,張俊此人極其貪財,經常以公謀私,曾經在朝中的一次宴會時,被人當著趙構和文武大臣的面調侃為守財奴,所以趙構對張俊這種人也是挺放心的,因此張俊不僅得以儲存,而且還受到趙構的重用。
最後再說韓世忠,他和岳飛一樣能征善戰,立下了很多戰功,且為人正直,對趙構的威脅也很大,但韓世忠在晚年時對自己的處境有所察覺,因此為了自保,韓世忠多次主動向趙構請求賞賜,表現得非常貪婪的樣子,後來又主動請求辭官,天天在家吃齋唸佛不問世事,加之當年在苗劉兵變時韓世忠對趙構有恩,所以韓世忠也得以儲存。
所以,南宋四大名將中只有岳飛太過剛直和完美而被處死,其他三人都因為自己的毛病或者圓滑而善終。
回覆列表
樹大招風而已,僅憑藉岳家軍之名,岳飛就足以讓趙構皇帝睡不著覺!岳飛北伐,順應民意,各地起義軍隊紛紛打起岳家軍的旗號,使得岳家軍在淪陷北方地區快速壯大!北宋軍隊朝廷並不發一定派發軍餉,而是軍隊自己屯田,自己做生意養活軍隊,使得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力很弱!岳家軍本身只是朝廷很小的編制部隊,但是實際人數龐大,正如八路軍本身在國軍中編制人數不多,但是多了很多地方武裝,獨立團等等部隊,人數就非常龐大了!趙構的南宋,和金國皇帝,對於這一支強大力量的武裝,都是心腹大患,想一想一個一呼百應的擁有強大武力的人,他已經初步擁有了統一天下的能力!這樣一個人,如何不是宋金兩個政權都想除掉的呢?岳飛即使不回朝,割據被佔領土的北方,也可能再現三國,只是岳母刺字,而岳飛愚忠,趙構心黑,秦檜手黑,才有風波亭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