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文平銳評

    愛沙尼亞是一個小國,屬於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在反俄方面,愛沙尼亞做得很徹底。因為歷史原因,在東歐各國都有數量眾多的俄羅斯後裔,比如克里米亞,烏東頓巴斯,喬治亞北部,波羅的海三國。其中愛沙尼亞獨樹一幟,不會說愛沙尼亞語的民眾,一律不頒發愛沙尼亞公民身份,使得眾多俄羅斯人離開了愛沙尼亞,返回故土。

    所以,克里米亞事件會在烏克蘭發生,類似的事件卻不會在愛沙尼亞發生。愛沙尼亞總統卡柳萊德是一位女強人,在波羅的海三國名氣很大,其對外政策旗幟鮮明,堅決投靠北約,堅決抵制和反抗俄羅斯。喬治亞遊離不定,在2008年爆發喬治亞戰爭,烏克蘭“反叛”之後,2014年有了克里米亞事件。

    而愛沙尼亞則自始至終,是鐵桿反俄派,在對俄立場上,從來沒有軟弱過,近日波羅的海三國女強人卡柳萊德再爆驚人預言。當地時間9月15日,愛沙尼亞女總統卡柳萊德接受記者採訪,聲稱俄羅斯已經變成了極具危險的國家。其言論如下:第一:俄羅斯的“基因”不會改變。

    俄羅斯依然想蠶食其他國家領土,恢復前蘇聯版圖。第二:為了達成目的,俄羅斯透過各種手段拉攏一些國家,目的就是破壞歐洲團結,歐洲分裂之後,俄羅斯才有機會,現在俄羅斯喜歡用的手段是干涉某國大選,因為這種干預是經濟投入最少的方式。

    第三:不過,俄羅斯的願望不能達成,因為前蘇聯的解體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轉的。西方國家依然在熱炒普京要恢復前蘇聯版圖,其實這種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任何一個大帝國的延續,都需要鉅額經濟支出,都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很顯然,俄羅斯並不具備這一點,俄羅斯經濟羸弱,人口銳減,支撐不起前蘇聯的願望和版圖。

    第四:因此,俄羅斯的機會之窗已經關閉了,也正因為如此,俄羅斯的危險越來越大,在恢復前蘇聯版圖無望,國家進一步陷入深淵之後,俄羅斯可能會孤注一擲,今天的俄羅斯要比以往更加有威脅,這是愛沙尼亞意識到的問題,可惜的是大部分西方國家依然沒有意識到巨大危險的來臨。

    第五:對於世界強國而言(暗指美國),俄羅斯已經是歐洲人自己要解決的地區威脅,(美國)對於俄羅斯的危險已經不聞不問,或者故意縱容,要想避免危險,只有歐洲人團結一致,去消除危險,除此之外,別無他途。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愛沙尼亞女總統卡柳萊德一向是反俄急先鋒。

  • 2 # 南海呼叫

    美國肯定會袖手旁觀,美國根本不敢與大國俄羅斯發生戰爭。因為美國可能就此被俄羅斯毀滅,這種可能性非常大,真正的碰上光腳不怕穿衣的了,美國會極力避免與俄羅斯的對抗,不會讓自己倒黴實現。但美國是一個心胸狹隘膽小如鼠的無賴,一定要在背後搞小動作的。它會在背後攛掇北約當炮灰,並指使北約與俄羅斯開戰。事實上俄羅斯也不懼怕北約,由於北約是多國組成,利益不能均沾。一旦真槍實彈來了,必相互推諉,屆時秒變一盤散沙。因此,俄羅斯完全可以各個擊破,最終戰勝北約。

  • 3 # ruixuezhaofeng

    無中生有的問題,提問者是對1989-1991年蘇東劇變的歷史不夠清晰,還是“拔高”俄羅斯現有實力……

    二戰後的歐洲,從“波蘭什切清到巴爾幹的裡雅斯特降下鐵幕”,從此歐洲兩分。

    蘇東集團堅持到1989年,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先後發生權力變更,執政近半世紀的共產黨(工人黨)下臺。

    1990年,兩德統一。1991年,蘇聯解體,一分為15個獨立國家。

    彼時東方陣營的兩大堡壘華約和經互會土崩瓦解。

    劇變之快之烈,甚至歐美政要、輿論都大為驚訝(當時英法等對兩德統一都不熱絡)。美國曾有兩德統一後北約不在東德軍事化、北約不東擴的口頭承諾。

    結果如何?波、捷克、斯洛和匈牙利在權力更迭的第十年加入北約,此後北約東擴車輪滾滾,如今已有30多個成員加夥伴,基本拿下除塞爾維亞的前中東歐所以國家。

    前蘇聯國家中波羅的海三國最早被西方“拿下”,它們早已成為歐盟和北約成員。烏克蘭現已基本倒向西方,國家事實上東西兩分;白俄羅斯因總統大選成為西方新的攻擊點。在歐洲,還有小國摩爾多瓦。在外高加索,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對俄呈反抗、“中立”和親近三種態度。在中亞,前蘇聯中亞五國囿於地緣態勢,與西方拉開一些距離。

    俄羅斯出兵東歐恢復蘇聯?這怎麼可能?!結果會是自取滅亡。

    從1989年至今31年,不是俄羅斯在出擊,而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咄咄逼人、步步緊逼,將北約東擴程序推進到俄羅斯周邊。

    於是,俄羅斯奮起抗擊。2008年在喬治亞,2014年在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2015年至今在敘利亞。

    至於“出兵東歐恢復蘇聯”,普京沒有那樣的宏願或夢想,能保住現有勢力範圍――殘缺的獨立體/歐亞聯盟(俄、白、亞、哈、吉)就是勝利。

    而“出兵東歐,恢復蘇聯”,那是戰爭行為,必將挑起歐洲乃至世界大戰。提問者不會不知北約章程,何以明知故問?

  • 4 # 寶樹白石

    俄羅斯不會岀兵!

    蘇聯解體之後,形成了許多的政權體系,每一個分裂的國家都有一套班底,這些人高官厚祿,地位很高,形成了一個個的統治集團,控制著他們本國的人民。這樣的集團是不能打破的。

    如果俄羅斯岀兵,會引起戰爭,而且是一大片地區的戰爭。

    美國與北約一定會趁虛而入,加入到戰爭中去。這樣的機會美國求之不得。這點,俄羅斯早有預見。

    所以一但一個國家分裂成為許多的小國,想統一是非常困難的。

    比如朝鮮半島分裂成為二個國家,想統一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有大國強國的加入,根本無法統一。

    這種現象會長期存在下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長期的分裂,會造成文化的變異,語言的變異,而出兩種文化,會變異成為新的民族,差異越來越大。

    許多的國家就是這樣變異而來的。

    所以分裂可是在一天完成,統一卻不能短時間完成,而要出現超強的勢力集團,用強硬流血的手段完成。

    比如秦始皇統一中國,就是用強硬的軍事手段完成。

    但是,今天的俄羅斯還不強硬,要統一就要和美國打仗,打敗了美國,才能光復蘇聯,不然,分裂會長期的延續下去。

  • 5 # 劉衍泰

    俄羅斯已沒有恢復前蘇聯版圖之魂的勇氣實力。時代已經變了巳不能再回到了過去!俄羅斯比蘇聯失去了整整五百萬平方公里領土。而且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人口密集工業發達之區域。還有俄羅斯同族斯拉夫對蘇聯重工業,農業經濟影響舉足輕重地理位置優越的烏克蘭!失去烏克蘭俄羅斯如同失去了一臂之力!能伺機收復克里米亞半島是因為大部分居民都希望迴歸俄羅斯!一一一失去中亞加盟國雖然失去領土,但唯一好處是中亞是落後異教少數民族分離出去,減輕異族群體對主體民族人口的壓力。一旦惹惱俄羅斯該國大舉進攻烏克蘭,美國必定不再搭理烏克蘭,類似的事例在2008年的俄格衝突就曾上演過。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真的發生戰爭,也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但不太可能直接參戰!美國想利用烏克蘭作為《棋子》拖住俄羅斯發展腳步而已!一一就類似東亞的臺灣問題一樣!一一一但如果俄羅斯真對東歐國家出兵,首先奮勇懟俄羅斯是原東歐華沙衛星諸國家:波羅的海三國,波蘭與歐盟國家。烏克蘭離美國何其之遙遠,會象徵支援武器和少數外籍人士軍團!出動航空母艦及戰機巡邏示威,絕對不會正式宣戰出兵協助應對!一一一這是我一點看法!謝謝

  • 6 # 靜夜史

    會,具體來說會個錘子。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比太陽從西方升起更不可能出現的事,那毫無疑問就是蘇聯的死灰復燃。

    而既然蘇聯不會復活,那麼所謂美國會不會袖手旁觀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今日的俄羅斯雖然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土面積,有混吃等死仍然能夠坐吃山空幾百年的海量資源,但就像有錢人也有煩惱一樣,俄羅斯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處處被針對。

    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俄羅斯這樣“人厭狗嫌”了,不僅絕大多數鄰國希望俄羅斯當場去世,很多西方國家更是希望俄羅斯死無葬身之地。從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西方國家就從未停止過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尤其是北約東擴和克里米亞事件後的經濟制裁,讓俄羅斯的發展舉步維艱,完全無法實現普京所謂“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的目標。

    這時的俄羅斯,就特別懷念那個紅色帝國。普京曾說“誰不懷念蘇聯,誰就沒有良心”,對於當下的俄羅斯而言,雖然蘇聯早已遠去,但畢竟是蘇聯的直系繼承者,說完全忘記那是自己騙自己。而且“大俄羅斯”主義的理想也需要俄羅斯重新佔據高加索和中亞兩大帝國之基。所以如果可能,俄羅斯當然願意將昔日的加盟國重新收入麾下。

    但這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

    1、不倫不類的身份

    蘇聯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大國,本質上不是因為蘇聯強大,而是因為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

    作為同意識形態下的金字塔頂之國,所謂的超級大國在同一個陣營下只能有一個。因為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了分庭抗禮的局面,所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才能並駕齊驅,而早先的超級大國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則是順序出現。

    而既然是社會主義國家,走社會主義路線,那俄羅斯就必須是布林什維克領導,這是統一俄羅斯黨的普京不可能接受的。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之所以改旗易幟,就是因為雖然國家還在,但布林什維克早已下臺,廣大人民對布林什維克的絕望為葉利欽的上臺提供了可能,於是俄羅斯走上了資本主義路線,成為資本主義的陣營國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想要出兵東歐恢復蘇聯版圖,普京要首先進行自我革命,因為只有布林什維克執政,蘇聯的復活和超級大國身份才有法理基礎。

    如果由普京來領導蘇聯的復活,那就相當於國民黨為共產主義而奮鬥一樣不切實際。想想當年葉利欽就是透過分裂蘇聯才獲得的上臺機會,當下的普京又怎麼可能為了虛無縹緲的蘇聯而主動把權力交給敵人?

    2、力不從心的實力

    就像那句“如果生孩子不是為了玩,那將毫無意義”的網路用語一樣,如果俄羅斯出兵東歐不是為了復活蘇聯,那將毫無意義。

    而復活蘇聯,不僅要將波羅的海、白羅斯及烏克蘭等昔日蘇聯加盟國收入囊中,更要讓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等昔日蘇聯衛星國重新插上蘇維埃的旗幟。

    這是典型的強人所難,因為俄羅斯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實力。

    今天的俄羅斯雖然有毀滅地球幾十次的核武器,普京更是高調宣稱“沒有了俄羅斯,還要世界幹什麼”的豪言壯語,但這掩飾不了俄羅斯力不從心的尷尬。

    1991年的蘇聯解體,不僅使俄羅斯失去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7000多萬的人口,由於特權階層與西方資本的勾結,蘇聯幾十年來的財富積累被洗劫一空,俄羅斯一夜回到解放前。

    更要命的是,由於各加盟國的獨立,俄羅斯失去了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不得不靠出賣油氣資源為生,這決定了俄羅斯不得不受制於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油價的長期低迷讓俄羅斯的經濟雪上加霜。

    在長期一蹶不振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僅沒有支撐領土擴張的經濟實力,更沒有對昔日蘇聯衛星國和加盟國的吸引力,相反,他們早已紛紛投向了西方國家的懷抱,成為俄羅斯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所以,俄羅斯恢復蘇聯版圖並復活蘇聯的想法,是真正的想不開。屆時不用美國乃至北約出手,俄羅斯自己就作法自斃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7 # 炎世叄平值

    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目前就是不允許俄羅斯進攻波羅的海三國還有波蘭,不會軍事幹涉俄羅斯在其他地方的行動,但是我估計美國大機率不會為了波羅的海三國和俄羅斯翻臉,最多就是和在烏克蘭克里米亞一樣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但是俄羅斯不能動波蘭,這應該就是北約的真正底線,俄羅斯進攻波蘭,就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 8 # 冷月鉤沉

    筆者認為,俄羅斯沒有恢復蘇聯版圖的可能性。

    第一,俄羅斯人不同意。

    普京曾經說過,誰不懷念蘇聯,誰就是沒良心;誰若是想回到蘇聯時代,誰就是沒腦子。

    可見,在普京的認知中,蘇聯雖然強大,但早已經時過境遷。

    俄羅斯人民也認為,蘇聯雖然強大但他們不會選擇去回到過去。

    確實是這樣,蘇聯在解體前經濟已經頻臨崩潰,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而是有的甚至食不果腹。

    而特權階級卻擁有蘇聯大部分財富,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社會出現了嚴重的財富不均勻,讓蘇聯人民對執政者非常失望。

    蘇聯解體時,許多老百姓非常興奮和激動。

    就連老百姓都不想去恢復蘇聯,這肯定行不通。

    第二,東歐國家不同意。

    二戰結束後,蘇聯作為戰勝國實際上控制了東歐地區。

    而美國則扶持了西歐各國,這表示二戰也是大國之間政治利益的劃分。

    而蘇聯在得到了包括東德,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和其他加盟國之後。

    成為世界上實力最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現在俄羅斯的政體已經出現變化,他們去收復東歐地區,這在名義上是說不通的。

    更何況,東歐國家在蘇聯時期經濟發展都不很好,他們也不會選擇去恢復蘇聯的政治版圖。

    他們跟著西歐國家吃香的喝辣的,哪兒還記得俄羅斯這個曾經的盟友。

    第三,北約組織不同意。

    在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後,就註定了它和北約不會相安無事。

    整個歐洲大陸加起來,還沒有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大。

    而俄羅斯還有可以摧毀世界幾十次的核武器,怎麼能讓北約放心呢。

    本著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的宗旨,北約一直針對俄羅斯。

    在北約東擴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策略下,烏克蘭在顏色革命下倒下北約,白羅斯也出現了混亂局勢。

    可以說,俄羅斯現在根本沒有實力向外擴張,周邊國家幾乎全部投靠了北約,俄羅斯已經成了孤家寡人怎麼去擴張。

    所以,現在俄羅斯能保住現在的地盤已經不容易了,向外擴張只能自取滅亡。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放學家裡無人,上延時班要收費,自己在校園打球玩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