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水682171256684

    果子小,產量低,對於獼猴桃種植戶來說,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個頭疼問題。今天,就以自己為例項,談談這個話題。

    還得從前年說起,2018年金秋10月,對於種植獼猴桃的果農來說,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田間地頭歡聲笑語,交通道路車水馬龍,共同沉浸在幸福快樂的氛圍中,而自己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其原因是自家的果子小,質量差也無產量,客商也不理睬。到了晚上心情更加沉重,思來想去是哪個環節岀了問題,難道是自己身懶,管理粗放,捨不得投資(施肥量少)嗎?非也。非也。痛歸痛,還得亡羊補牢。

    咋辦?到底咋辦?究竟問題岀在哪?還得靠自己分析對比找癥結。

    於是先在人家地裡看看,能否找到答案,經過對比發現,人家的獼猴桃樹葉,大而黑,黑而厚,而自家的葉片小而黃,黃而薄。人家的獼猴桃結果母枝粗而直,直而長。而自家的結果母枝細而曲折且短。再看看人家的果子,長得不光勻稱,色相好且繁果累累。自家的卻相反。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答案逐漸浮岀水面,原來是自家的獼猴桃樹樹勢太弱。

    哲學家丶思想家有句名言,透過現象看本質,樹勢為什麼弱呢?能否透過地面以上的現象,找到根源呢所在?

    幾天後,帶著鋼鍁扒開土層,發現獼猴桃樹根系全在地表位置,淺者距地面五公分,深者才十五公分,吸收根系顏色灰暗,距樹幹距離僅五十多公分,再向下深挖見土壤堅硬未見根系。分析認為,只所以樹勢衰弱,實質是根系上浮的問題。

    然而,問題又來了,根系為什麼上浮呢?為什麼不能扎進深層土壞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呢?

    又分析認為,得出結論,才是主觀方面的錯。

    一.不瞭解獼猴桃樹的生長習性丶規律丶特點和土壤狀況,人云亦云。

    二.追求短期效益,忽視養好根才是優質高產的前提。

    三.注重地面以上的現象,忽略地面以下的實質。

    回想起當年種植獼猴桃樹的時候,挖了一個籃球大的穴,把樹苗栽進去了事,恕不知,栽植穴大小太淺,加上土壤堅硬,透氣性差,等於給樹戴了緊箍咒,怎能扎深伸向遠方呢?

    再者,栽植時沒有施入腐熟的農家肥丶有機肥、複合肥等,根系區域環境惡劣,怎能根深葉茂?

    另外,也沒有逐年放盤,改善區域環境,根系怎能不上浮呢?再加上旋耕次數大多,開溝施肥,肥料過於集中且距樹幹近,沒有保障樹體所需的營養的供給,還起了破壞性的作用。

    可見樹體根系上浮,既怕高溫乾旱,又怕水淖和低溫凍害,機械損傷化肥肥害也在其中。樹體衰弱了,形成了僵樹,果子怎能長大,又怎能優質高產?

    既然,根本問題找到了,那年秋天,著手實施方案。先在樹冠位置開挖50X50公分的溝,施入腐熟過的農家肥丶有機肥和複合肥埋土澆水,在平時管理過程中,村絕一切不利根系生長的行為,第二年又以同樣的方法延伸開挖並施肥。到今年樹勢表現非常好,果子也大了,顏值也好了,產量也高了,客商爭著要。自己也感到欣慰了。

    綜上所述,獼猴桃要想果個大,養好根才是關鍵,根深才能葉茂,葉茂才能優質高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大家對《道德經》有哪些版本都瞭解嗎?對哪些版本有所領悟?